政治僵化石企权重 中国“毒雾”难消

【新唐人2013年2月6日讯】(新唐人记者易闻综合报导)自一月中旬以来,北京和中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持续被雾霾笼罩,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国两家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CNPC)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上。

分析认为,这两家能源巨头权力过大,加上中共政治僵化,使得环保部整治污染显得力不从心。而污染的根源性更难以解决,因为中国的体制不够完善,中共领导人不惜一切代价只盯着经济。

两大巨头权力过大 拒不执行严格排放标准

专家认为,卡车和公共汽车排放尾气是造成中国十多个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011年末,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立军召集两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官员开会,并说他力争制定法律:不再拖延实行机动车排放第四号国家标准。

石油公司官员也承诺,在2012年中国新年,即2012年一月过后开始供应清洁燃油。

可是,几个月后,环保部政策研究小组的定点抽查发现,两家公司供应的仍然是普通柴油。

分析人士认为,石油公司全然不顾环保法规,一直拖延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根本原因还在于钱。也就是说,谁该为提炼更清洁的燃料花费资金?

苏格兰邓迪大学能源经济学高级讲师穆晓义(Xiaoyi Mu,音译)说,石油公司需要投资几百亿元人民币(相对于几十亿美元),来清除硫含量,才能提供更清洁的柴油。

分析人士认为,石油公司拖延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凸显出环保部没有实权,在通过限制排放量来遏制空气污染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

路透社分析说,公众广泛而又高涨的愤怒情绪,正在改变一些政治顽结,同时也让人们质疑中共新一届领导层是否会站出来抵抗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在这个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国家,在与某些部门的交锋中,国有企业一直占据上风。

专家认为,中石油中石化的权力太大了,中共新政府应该削弱这些利益团体。

复杂的官僚机构导致环保部无实权

另一方面,中国环保政策制定过程,至少有十个政府机构参与,包括位高权重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工业和信息化部(MITT)等,在这种官僚迷宫下,环保部推动空污排放标准的实权很小,甚至无权制定排放标准,其他部门在作出可能影响环境的决定时,往往也不会咨询环保部。

车辆废气排放控制中心副主任丁延(Ding Yan,音译)说,比如,国家发改委和工业信息技术部召开会议,商议对节能车给与政策性补贴,它们从不咨询环保部。事实证明,有些节能汽车实际上污染更厉害。

2008年,中共当局把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升为正部级单位,试图加大其整治污染的分量。不过,该部仍然没有权力,难以使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按其规定行事。

丁延说,“强有力的环保部长也没用,需要像习近平和李克强这样的最高领导人真正重视环境部的工作。”

解决方案不明朗

环保部有关人士说,中国财政部已开始协商给石油公司税收特惠政策,帮助其抵消生产洁净柴油燃料造成的低价。

上周,中共官媒称,除了现行排放标准,新的洁净柴油燃料标准很快将会施行。该标准类似于欧洲第四号标准,严格限制硫含量。然而,即使是新规则,也宽限石油公司两年,使其用这段时间达到标准。

路透社分析说,如果没有更高层领导的介入,拖延仍将继续。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是否会限制石油公司的影响力还不清楚。随着公众愤怒情绪的上升,一贯服从的媒体也不断呼吁采取措施,使得中共新一届领导层的政治压力日益增加。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