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尽古诗词 小学教材“去中国化”之争

【新唐人2014年09月12日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朗朗上口、伴随着几代人记忆的古诗词,却从2014学年上海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被删除。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未点名地评价称,“很不赞成”,“很悲哀”。结合中共近年来,重兴所谓传统国学,究竟是何动机?来看记者的分析报导。

大陆中小学刚刚开学,上海市的家长就发现《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夜宿山寺》等8首,伴随了几代国人启蒙教学的古诗词,被从小学一年级课本中一篇不剩地删除,上海教委的解释是,要减轻小学生的压力﹔但不少家长认为,这些诗词难度不大,是认识传统文学的起步﹔从语文课本中全部删除,体现了上海教育当局对经典文化的态度。

而对事件的争议,还不止是停留在教育分歧层面。9月9号,习近平参访北京师范大学时说,他“很不希望”把古诗词从课本中去除,对“去中国化“感到”很悲哀”。

盘点中国汉语教材的变迁,在民国时期叫《国语》,1949年后就改名成《语文》,对比发现,优美而富有人性的词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少充满政治和斗争色彩的字词

直到2000年左右,各地可以开始采用自编版本的教科书,虽然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但在教学大纲中,仍然把向学生灌输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对应到课文中,就是所谓“爱国爱党”的潜移默化。

章天亮:“在中国古代,当政者并没有对文化的解释权,共产党它是一党专政,它是把自己的权力摆在文化之上,共产党它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一方面是毁掉传统的一些经典,另外一方面它建立起自己一套党文化的东西。”

不过,“传统文化”,近年突然又重新被官方摆上桌面。办国学课堂,推祭孔仪式,在海外大兴孔子学院,甚至今年初路透社还报导,中共有意重新借儒释道三教来修补当前中国的道德急剧下滑。——中共真的会重新尊重传统文化吗?

章天亮:“它如果真的恢复传统文化,过一段时间 如果民众,真的对传统文化有了解的话,反而对共产党的政权是一个威胁,因为整个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有神论,敬天 包括鼓励人舍身取义等等”

学者分析,中共所谓重推传统文化,一个要点就是,由它来掌握对传统文化的解释权。无碍其执政的表面文化,
例如古诗词,就将其打上标签,称为中国软实力。而被古人视为传统文化精髓的内涵,却被称作,传统文化的糟粕。

章天亮:“所以我想它并不是真的,把传统文化恢复出来,而是拿传统文化的外衣,里面再包装一些它的党文化的东西”,学者说,看来这番由上海小学删古诗词,引发的所谓去中国化和传统文化之,可不是在课本中多加几首古诗,就能解决。

新唐人记者林澜纽约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