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名嘴的退休与总统的推特

【新唐人2015年05月26日讯】【热点互动】(1315)上周,美国晚间脱口秀名嘴大卫.莱特蔓退休,为他33年的传奇电视生涯画上句号。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在他刚开通三天的twitter账号上向莱特蔓致意。媒体评论说:莱特蔓是最后一代看电视长大的人的明星。而有趣的是,他的退休却点燃了twitter上一众名人为首的向他致敬的风潮。在新一代看着智能手机长大的今天,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有多大?前者会最终取代后者吗?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这期的《热点互动》直播节目。上周有两件事成为美国媒体报导的热点,是什么样的两件事呢?在今天节目的开始,我们先带您看一看这两件事,之后我们再展开今天的讨论。

8日,总统奥巴马开心宣布:我终于拥有个人推特账号了!“你好,推特!这是巴拉克,这是真的!六年了,他们终于让我开设我自己的账号。”这是奥巴马在个人推特账号上的首段推文。

奥巴马的召唤,瞬间获得众多回应,短短数小时,追随者超过119万人。

而就在奥巴马推特账号开通的第三天,他发文向周三退休的脱口秀名嘴大卫.莱特曼致意。

周三晚上,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上演《深夜秀》最后一场告别演出,作为最长寿的《深夜秀》主持人,他获得了众多重量级嘉宾助阵,5位美国总统也发来视频幽默道别。对莱特曼33年的脱口秀生涯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美国前总统福特:“美国同胞们,我们国家多年的噩梦结束了。”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我们国家多年的噩梦结束了。”

美国前总统柯林顿:“我们国家多年的噩梦结束了。”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我们国家多年的噩梦结束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我们国家多年的噩梦结束了。赖特曼退休了。”

周三晚间的告别节目众星云集,资深媒体人芭芭拉.华特丝(Barbara Walters)、好莱坞笑星斯蒂夫.马丁(Steve Martin)、喜剧演员杰里.赛恩菲尔德(Jerry Seinfeld)、艾美奖影后路易斯.卓佛(Julia Louis-Dreyfus)等人,都来为莱特曼助兴。

脱口秀主持人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我想谢谢我的家人,我太太蕾吉娜和我儿子哈利。好了,在节目最后,我想最后一次说谢谢,晚安。”众多名人也在推特上向大卫.莱特曼致敬。

主持人:好,大家看到了这二件事,一件事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开设他个人的推特账户,还有一件事是脱口秀名嘴大卫.莱特曼的退休。那在这二件事中,社交媒体都扮演不可获缺的角色,所以今晚我们来谈一谈社交媒体以及它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我们今天有三位嘉宾,一位是在现场的时事评论员杰森博士,杰森好。

杰森: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另外二位是在线上,一位是在Skype上的资深媒体人北风先生,另外一位是在电话上的资深报人李勇先生,二位好。

北风:您好。

李勇:您好。

主持人:谢谢三位。那我想先请问杰森,刚才我们看到大卫.莱特曼他是在33年之后,周三退休,所以媒体评论说,他的忠实观众是最后一代看着电视长大的人。但是有意思的是他的退休在推特上激起了很多反响,很多名人在推特上向他致敬。您怎么看这个挺有趣,但是似乎有点矛盾的现象?

杰森:其实它是很自然的现象。本身你要发表一个想法,一般人目前现在最好的方式、最有影响力的发表您的想法就是在推特上。名人的反馈,比如奥巴马对大卫.莱特曼的反馈我们看到了,其实有很多的普通人在家里头说话,在自己推特上也发了,但是大家没看到。

其实推特现在已经变成了表达个人想法的一个非常自然的工具,所以我自己感觉它倒不是好像传统电视和推特是敌人、互不侵犯领地,它已经完全溶合在一起了,电视上演的东西和推特上发表的评论很多时候是溶合在一起。事实上现在很多电视的软件,它事实上允许你同时看电视、同时在线上和人聊天用推特传递。比如一个球赛,你可以一边看球赛一边和别人用推特讨论。这个互动、这个因素已经溶入现在的电视节目里头了。

主持人:我想问北风先生,刚才杰森谈到,推特现在已经是很多人发表观点的一个重要场所。但是如果说大卫的这些人是看着电视长大的,那您认为同样的一群人,他们是不是也在习惯于开始使用社交媒体、推特这样的,就是它对同样一批人的生活方式已经造成很大的影响吗?

北风:起码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我现在很少会完整的去看一个电视频道的节目,我往往是有重要事件发生的时候才会打开电视台的新闻频道观看电视。这可能是这一代人目前本身获取信息的手段发生了变化,当它主要信息获取的方式都是通过移动端设备来主动获取的时候,要端坐在电视机面前这种阅读,或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可能未免效率太低、太落伍,所以这也是传统媒体必须要面对自己主要的人群他们现在变化的问题。

主持人:李勇先生,您怎么看刚才二位提到的现在的人群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的一些变化?我知道您作为资深报人,在平面媒体已经有50年的经验了。

李勇:对。

主持人:您怎么看现在的这一代,或者是以前的中年人,他们已经开始改变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呢?

李勇:我想一般的传统的传媒是由听众、受众主动去找来看,这种是他需要看他看的东西,至于不是他需要看的东西,他没有兴趣的,所以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有这么多不同的信息,是不是每个人都关心每一件事情?不见得。你关心的是哪一方面,我关心的是哪一方面。

所以我想传统的传媒之所以不可以取代就是因为它有它存在的道理,就是因为人是选择性的去阅读,或者是观看自己需要的信息,是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说传统的传媒大家可以选择,但是作为社交媒体和电子媒体的话,大家也还是可以去做同样的选择,是不是这样呢?

李勇:当然,这是当然的。

主持人:杰森,您有什么补充吗?

杰森:我自己的感觉,我们是不是要首先定义一下什么叫“传统媒体”?现在单纯的传统媒体已经不存在了,几乎每个电视台都在网上有一定网络获得的信息,比如说新唐人有新唐人网站,可以在网上直接可以看,包括一些平面媒体,包括《纽约时报》它有印刷版的,同时它也有网上版的。

主持人:就是传统媒体它已经开始向这方面。

杰森:对。如果我们真的一定要定义出传统媒体的话,我自己感觉是坐在电视机前头看电视这种形式和拿起报纸看报纸这种形式,和通过手机、iPad,或者电脑来通过网络、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信息,这两个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感觉,如果简单的我们以媒体发布者,比如《纽约时报》来说,其实《纽约时报》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靠报纸发行的一个媒体,它已经是一个综合传统和新媒体共同存在的一个东西了。所以你真的说是矛盾存在在哪里?是存在到底平面报纸这样的一个形式还能存在多长时间?这是一个我自己觉得是很有趣的问题。

主持人:对。但在看到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澄清一下另外一个概念,就是社交媒体的概念,我想问一下北风先生,当然像杰森刚才说的《纽约时报》、包括新唐人我们都有自己的网站,但是在网络上,作为传统媒体来讲,它有自己的网站,这个是不是等同于它就变成社交媒体了呢?社交媒体的定义是什么?您能不能谈一下您的看法?

北风:这当然不能这样认为。我们知道像传统媒体的网站它们往往缺乏交互性的功能,它的内容主要还是单向性的信息发布为主。但是社交媒体它重要的特征,它的内容是通过交互产生的,就是用户之间的交互的行为、互动的行为产生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很多时候又是在私有的朋友圈的范围内分享,而不是被完全的公开发布出来。

所以在这一点上是基于一种人际的关系的东西,还是基于一个媒体属性的东西,两者之间是有显着的区别。这也是现在我们去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所在,你是基于人际关系的,还是基于媒体形态的?这两者之间是有根本的区别。

主持人:您能不能举一、两个例子,比如说现在社交媒体,哪一个算是社交媒体呢?

北风:一般来讲,社交媒体,像推特或者是脸书,我们会认为是社交媒体,但是像微信、LINE这些,我们甚至连社交媒体都不算,因为它本身不是媒体,它是社交平台,但是像传统的新浪网,或者像现在的新唐人网站,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传统媒体的网站。

杰森:对。其实是这样子的,如果说是学术的定义上来说的话,一个概念是网络媒体,一个是社交媒体。事实上网络媒体是个更宏观的概念,网络媒体有人把它分了两到三代,第一代网络媒体其实就是网站,就是现在基于网站的媒体,有的时候信息可以从网站直接获取,比如说《纽约时报》、新唐人网站,一定可以通过Google这些网站搜索出来。

第二代的网络媒体其实就是刚才北风先生谈到的,基于朋友圈的信息传递。事实上你最终会得到信息,但是这种信息并不是你自己主动搜索,或者到这个网站看到的,它是朋友喂给你的,这个过程中,Facebook、推特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做法,当然YouTube其实也有这样一个介于这个中间的概念。

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第一代的网络媒体事实上还是一个传统媒体的过渡,只是从纸变成了网络。第二代社交媒体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媒体的享受者和产生者变成不可分了,我可以把信息传给你,比如说奥巴马他本身是个信息消费者,同时他也是个新闻产生者,他发一个消息,这就是一个新闻。本身来说,这种也是个新概念,换句话说,信息没有这种社交媒体网状的信息传递方式,事实上这个颠覆性是非常强的一个概念。

主持人:我们来谈一谈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其实刚才大家已经提到,到底社交媒体的产生和普及,对于传统媒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今天这个话题我想对大家都比较了解,我们也希望观众朋友能够积极打电话跟我们谈一下您现在还用不用传统媒体?另外,您觉得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有多大?我想问一下李勇先生,关于这个问题,您的观点是什么?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李勇:在我看是不会受影响,原因在哪里?一般的手机,或者是网络,都是你去主动拿来,想看去拿的;而传统的媒体几乎是摆在那个地方,你每天必须要去找寻不同类型的,比如说关于社会的动态、经济的动态、军事的动态、政治的动态,他也有不同的需要,受众有不同的需要,他会去选择会去看。

在网站也好、在网络上也好,你看到的就是它供给你的,毕竟整个世界这么大,不少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传到你的面前来,你不可能通通看完,所以传统的传媒就跟你做一个选择,编辑或者记者他跟你做一个选择,他来找出来东西给你看,他判断你的爱好,就是读者的兴趣在哪里,他就会寻找这方面的。比如读者喜欢看有关社会方面的动态,他就会提供社会动态,政治方面他就提供,包罗万象这么多东西,所以传统媒体是不可能被网络代替的,手机是通讯传递的工具而已,我想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

主持人:对,您刚才提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平面媒体,或者传统媒体它的信息是加过选择和编辑的。我想问北风先生,您怎么看传统媒体?我们先不要谈它是否会被社交媒体取代好了,先谈一谈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到底有多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北风:我想体现最大的方面我们显而易见,一个当然是发行,我们知道美国像新闻类的周刊基本上已经全部不存在在市场上,包括一些百年历史的报纸也停止了发行,像《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之类的报纸。另一方面就是广告盈收的数据,我想也是很能清楚反映出这种趋势,也就是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这一点很正常,信息它永远会往两个洼地流,一个叫作发布成本更低的方向,一个就是效率更高的方向。而现在移动端的应用刚好就符合了这种信息的趋势,当你用户被带走、当你的眼球被带走的时候,你的广告自然也会被带走,这个就是传统媒体现在受到冲击的最大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所在。

杰森:对,我觉得两位先生谈的都有道理,我是这么想的,还是那个概念,我同意平面报纸这个形式有可能逐渐会被淘汰,如果智能手机到了进一步普及的状态,有可能它市场会越来越小。但是刚才李勇先生谈到的,媒体本身它如果树立了一个可信度的话,那么人们还会去看它。

比如《纽约时报》,它在网上的流通量比以前接触的人更多,而且通过很多角度,它接触的比以前只能订报纸看到的影响力可能更大,因为毕竟它的质量很高。我刚才谈到了,现在社交媒体这样的东西,人人都是可以说点话,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确确实实它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信息的准确度是参差不齐的。

像这种有一定品牌主流的媒体的话,它有它建立近百年的所谓的可信度,那么这种概念本身会让它一直存在,当然存在的形式有可能会逐渐从实体世界转向虚拟世界,这是非常可能存在的。这也就是很多报纸未来发展的方式。

当然我自己更喜欢看到的,到底这种无中心的信息产生和传递,也就是社交媒体,就是第二代的网络媒体和第一代网络媒体之间,它到底占的市场比例有多大?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我看来的话,就是社交媒体这种网络媒体形式的存在,事实上给我们带来非常非常多的很多新的问题,而它可能是两刃刀,我对它的发展一直惴惴不安。

主持人:谈到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李勇先生,我知道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尤其是对像您这样的资深报人,就是作为专业的记者他们来做新闻的话,质量是有一定保证。但是很多人就担心在网络世界,或者是在社交媒体中,有一种“公民记者”的概念,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但是在质量上是否有很大的不同?

李勇:当然当然,我想网络上,或者社交媒体的东西,很多方面来的很多,就等于我们进入一个超级市场,我们看了很多东西,吃的、用的、喝的饮料,各种方面都有。报纸就等于一个餐馆,它不是把所有超市的东西拿来,而它是选择性的拿来之后把它做成菜,供给食客。

报纸跟杂志的作用也是在这里,从超级市场里面,从网络上或者是从不同消息的管道,弄了很多东西,经过整理、做个标题、然后引述,放在前面或者在后面,或者放大或者放小,它编辑专业,所谓新闻专业就是说经过这个训练的人,他就知道选择性,或者是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来提供给读者看。

所以我在想传统媒体可能会受社交网络媒体影响,是会影响,但是完全取代是不可能的。平面的媒体还是有一大群人喜欢看,或者年轻的一代、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可能对报纸的兴趣不那么浓厚,可能会看手机、看电视、上电脑、上网,可是还有很大的一批人是从平面媒体取得资讯,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北风先生,像刚才李勇先生谈到的,在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方面,可能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还是有一些差距。那您怎么看这两者之间的优劣?我知道像您现在的阅读习惯可能很少去看传统媒体,那您会不会担心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这些东西的可信性和权威度?

北风:其实我想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并且传统媒体总以为自己的公信力要更强,在这一点上,在我看来也是一个误会。基本上现在新媒体,哪怕是个人他发布信息,他也要接受受众的检验,他本身也需要做一个公信力的累积。你时间长了你自然知道哪些社交媒体用户它本身的信息是有公信力的。

并且我认为传统媒体它可能面临更大的冲击来自于它本身生产方式可能受到一个重新的解构和重组。假如说一个《纽约时报》的王牌记者,他本身以前他即使写出好报导,他不可能自己印一份报纸,但是现在他有可能自己通过一个应用,把它的内容直接销售给读者。所以读者不需要去买一份报纸来看某些方面内容,他直接可以通过网上去买这些内容,这个才是更深刻的变化。到时候报纸会变成什么?报纸可能真的就没了。

主持人:杰森,您怎么看?

杰森:对,我就说报纸这个形式随着手机的出现,可能逐渐会越来越式微。我自己也看到了,为什么社交媒体逐渐逐渐越来越壮大?事实上是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至少我在美国观察到的。其实美国这个社会它越来越多元化,你从人口的比例来看的话,随着白人占的整体比例越来越下降,然后移民的数量越来越多,西班牙裔、亚裔的崛起,它事实上人群的兴趣点已经是越来越分化了。

比如说莱特曼他可以有30年的经久不衰的这种性质,未来这种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少。事实上因为人的多元化,而且各种各样的兴趣点不一样的话,媒体可能逐渐越来越进入独特性的东西,就是个性化、独特性的东西。比如说新唐人它有它的特点,这种媒体它也许不是说是占了美国30%的观众群,但是它这种非常有独特特点的媒体它可能会一直有它的发展。

主持人:或者一个媒体可以创建不同的频道,针对不同的人群。

杰森:对,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可能像以前一个《纽约时报》人人都得读,这样子的概念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这种东西是最受社交媒体冲击的方向,认为人总是会寻求个性化这个方向的。

主持人:我们接一下观众电话,我们也欢迎观众们给我们打电话分享您现在观看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现在线上有一位洛杉矶的丁先生,丁先生您好。

洛杉矶丁先生:主播好,三位嘉宾好。关于大卫.莱特曼他的节目在1982年开播的时候,一开始我就看了,因为晚上我上夜班,不是每一集都看到,他能维持32年,在整个美国历史上,除了拉里.金(Larry King)以外,没有人超过他了,拉里.金在1951年开始主持节目,到最近才退休。所以说他这是在拉里•金(Larry King)之后相当不简单的一个人,所以他得到全世界所有媒体人的尊敬,他退休那一天的确压轴戏很多,很感动也很搞笑。

主持人:谢谢丁先生。我想我们还是回到主题。我想问一下北风先生,刚才您提到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说在传统媒体上可能是更深刻的变化。比如说如果从信息发布的角度,从利用媒体的这些方面来讲,比如说白宫,奥巴马他现在有个人的推特账户了,他也开始在上面直接发表信息。那您觉得会不会等以后,白宫会通过推特来发表新的这种信息,而不是通过新闻发布会这种形式?

北风:在我看来,其实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有一些机构它是通过推特在发布它的信息。但是我们现在也能发现,他们其实是把推特当作是一个发布信息的补充的渠道,并没有把它当成主要的渠道,这个我想可能是跟推特本身受到的伺服数量限制有关系。

另外一个,他们有一些发布会也希望能够跟现在的媒体记者有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然后通过这种提问和回答这个环节可能把一些信息更丰富,或者更多样化的呈现给读者。但是我想以后有一些没有那么需要这种环节来补充的一些信息,很有可能只通过推特,或者是它的官方网站发布,然后在推特上发一个标题、或者摘要,我想这种趋势是可以预见到的。

主持人:刚才北风先生说的,让我也觉得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可能它最终会形成互补的一种型态。

杰森:我觉得一定是这样子的,但是互补到什么样的比例,这是大家可以讨论的一个问题。事实上最关键的问题是,我觉得我们需要一批非常敬业的媒体人去做这个事的。全民皆做媒体人的概念是不能真正形成一个让人信赖的整体媒体大环境的。

但是媒体最终的走向,我个人感觉还是个性化,庞大的,比如像巨大的电视台这样的形式它会存在,但是这个电视台一定会分化到针对每个人群,不同的栏目、不同的个性化的频道这样的概念,会出现这样。

我的感觉上,未来的话个性化是主要的,具体媒体的形式是大家通过社交媒体得到信息呢,还是从某一个传统的电视台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社交媒体拿到朋友圈的个性化的信息,他在电视台也看到个性化,自己想看到的频道,大概是这么一个方向。

主持人:我们还有一点时间,想请李勇很快的评论一下,我们谈到传统媒体确实现在被很大的压缩了,但是传统媒体能够赖以生存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李勇:因为传统媒体是有一批专业人士整理过,从各种不同的消息来源做选择、做判断,或者经过处理才提供给读者,我认为网络可能影响到传媒一部分,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传媒。

主持人:好,谢谢李勇先生。我们非常感谢今天三位嘉宾,我们节目时间很快到了,感谢各位观众的收看,我们希望下次有机会再跟您继续探讨这个题材,再见!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