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失落桃花源 中国农村新年引关注

【新唐人2016年02月18日讯】每年传统新年前后,大量民工的返乡潮,讨薪,都会让平时淡忘了农村问题的中国社会,重新意识到农村的困境。今年也是一样,我们带您一起关注这些问题。

当农民工讨薪在大陆媒体消声,返乡难被央视包装成温情故事的时候,中国农村的现实用另一种方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首先是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教授黄灯撰写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路上引起广泛热议和转载。她记述在湖北孝感孝昌县的丈夫老家遭遇的残酷现实:“可以说,中国无数的财富、希望,没有多少途径流向他们,但社会不良的触角,诸如政府拖欠工程款、信仰危机所导致的价值观混乱、基层执行计划生育的粗暴和失责,却总是要伸向这个普通的农家。”

不久,一名上海姑娘因一顿农村年夜饭与江西男友分手,又在新年期间传遍微信朋友圈,“金钱与爱情”,“城乡贫富悬殊”成为全国性话题,甚至引发党媒评论。

之后人们不时看到“农村彩礼动辄数十万,大龄男性结不起婚”等报导。在大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衰败的农村引发讨论不止。

前陕西电视台记者马晓明:“表面上似乎中共政权一直在说,保护农民的利益,向农民向农村向农业倾斜等等,说了这么些话,但实际做起来,农村农民他还是处于最弱势的群体。再加上现在层层的普遍的侵吞、贪污、克扣、腐败,看起来给农村许许多多的优惠政策,执行起来具体落实到农民身上,就少的非常可怜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江松认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伴随传统农村的衰退,可以说是大致的规律,但这不成为今天中国农村问题的借口。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江松:“现在农村包括相当多的自杀现象,包括几千万的留守儿童,包括一些农民工把钱拿回去造房子,造了房子干嘛?放在那儿没人住。这都是资源的严重的浪费。这都是由于现行的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说中国现在这种农村衰退是太严重了。政府跟社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不该做的事情又做了。”

不仅没有在加速的城市化中分到应有的蛋糕,农村传统的伦理价值观也在城乡贫富悬殊的冲击下风雨飘摇。

新年后,大陆《财经》杂志刊登文章:“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作者高胜科哀叹他的“田园故乡不止是在生病,而是有关于忠孝道义的一切伦理气息彻底死去了”。

这个闻名全国的东北“长寿之乡”,老人们实际上老无所养,儿女们不理会老人,有的甚至促成老人迅速死亡。另一方面,村风礼乐崩坏,攀比成为村人的生活必需品,勤善礼孝的祖训宗规已然荡然无存。

王江松:“传统文化是有制度配套的。比如说有家族制度,乡绅治理,农民互助互济的传统啊,包括民间自己有一些解决问题的资源。过去是皇权不下乡的,村民可以自治。现在不行了,现在在国家所有制,他也没有社会空间,包括土地不是你能够私有的,所以很多自我救济的手段没有了。而政府在拿走他们权利的同时又不对他们尽责任。所以他们就处于不能自救的状况 。”

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传统农村的乡绅统治,使得农村结构和秩序较为稳定,同时自我恢复能力较强。但乡绅统治在中共的土改运动中,和持续了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一同被摧毁。

如今土地成为中共地方政府拉动GDP的资本,失地农民维权受到镇压,而从上至下一直建到村支部的党组织,正在反腐中自顾不暇,中国农村何时能恢复到理想的桃花源?还是一个未知数。

采访/陈汉 编辑/尚燕 后制/舒灿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