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4日上午,朝鲜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一枚弹道导弹,飞行高度达2,802公里,而飞行距离为933公里,在飞行39分钟后准确击中目标,众多军事专家分析这已经是理论上的洲际飞弹,可以打到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等美国边缘领土。随后朝鲜通过其官方广播电视机构宣称这枚火箭是一枚洲际导弹。
美国总统川普上台以来,对朝鲜金正恩政权以及朝鲜核武发展采取强硬态度;并同韩国、日本及习近平当局联手采取行动。另一方面,朝鲜核武发展受中共江泽民集团扶持,朝鲜历次核试又与中共高层生死博弈关键时点密切相关。(详情请看笔者此前系列分析。)
朝鲜此次试射洲际导弹,时间点的选择,具有三重敏感性,令朝鲜核武危机及朝鲜半岛局势发展背后的中国政局与国际态势两大因素再度浮现。
(上接:谢天奇:美中韩朝关系有变朝核危机进新阶段)
朝鲜试射洲际导弹适逢三个敏感时间点
其一、适逢习近平“七一”访港之后
6月29日至7月1日,在航母护送、超强安保下,习近平访问香港,为香港新特首就任监誓。习访港期间,曾庆红码马仔、香港特首梁振英接机不到40秒即被赶下;习临时更换入住酒店;将阅兵口号“首长好”改为“主席好”;习“七一”演讲直接点出香港存在的五大问题;香港回归20年宣传片中江泽民被刻意封杀。
习近平访港通过系列敏感动作与言论,与江、曾势力决裂;展示军权,震慑江派;释放香港政治变局、曾庆红马仔梁振英处境不妙的信号。习近平“七一”访港,向外界释放接管香港的信号,标志着江派最重要搅局窝点被攻陷。
在国内党政军中江派势力及江派各大窝点被清洗殆尽的背景之下,香港窝点与朝鲜金正恩政权成为江泽民集团最后倚重的反扑基地。随着习近平“七一”访港宣告香港政治变局,并向外界释放与江、曾势力决裂信号后,江派几乎只剩下朝鲜金正恩政权的核恐吓这一张底牌。
三天之后,朝鲜即试射洲际导弹,冲击习访港期间系列动作对江派造成的震慑效应,再现江派垂死反扑心态和企图。
其二、适逢G20峰会前夕
7月4日,朝鲜发射洲际导弹当天,习近平正在俄罗斯访问,同普京会谈。7月7日、8日,2017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德国汉堡的汉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而朝鲜核武问题正是与会各国首脑之间会谈的焦点议题。
朝鲜金正恩政权选在G20峰会前夕,试射洲际导弹,公开挑衅国际社会;除了搅局、打乱国际社会关于朝核问题的既定方案外,其近乎疯狂、自杀式挑衅动作背后更深层的动机更值得关注。
其三、适逢美国独立日
6月19日,被朝鲜关押了17个月的瓦姆比尔返回美国一周后随即去世。瓦姆比尔之死,无异于金正恩政权对美国政府及美国人民的一个死亡恐吓。瓦姆比尔之死引起了美国政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愤怒。
两周后,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朝鲜试射洲际导弹,射程可达美国领土。朝鲜金正恩政权再次针对美国政府和人民进行核恐吓。
7月5日,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表示,不排除对朝鲜单独动武,以及制裁违反联合国决议协助朝鲜的国家。
朝鲜金正恩政权不计后果、接连挑衅世界最强国家美国的行为,已无法以常理解释。这也表明,朝鲜核武危机,由于金正恩政权与中共政权及江泽民集团的密切交织关系,其复杂性与威胁性或超外界想像。
朝鲜核恐吓逐步升级的背后因素
三个月前,朝鲜在4月15日太阳节、4月25日建军节两个敏感日未进行核试验;4月16日与29日,朝鲜两次试射飞弹,均失败。
5月14日,习近平当局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峰会开幕之际,朝鲜向东试射“火星12型”中远程弹道导弹,横跨其国土落在日本海。
此次,7月4日,朝鲜成功试射洲际导弹。
三个月内,朝鲜金正恩政权从试射飞弹失败,到成功试射中远程弹道导弹,再到成功试射洲际导弹;朝鲜核恐吓逐步升级,恐吓对像由亚太地区及习近平当局,扩展到美国本土。
而朝鲜核恐吓逐步升级的过程,正是中国政局习江斗不断激化的过程,也是美国川普政府为首的国际势力围剿朝鲜的态势不断推进的过程。
习近平“七一”访港,攻陷江派香港窝点。这是中共十九大习江生死博弈的前哨战。北戴河会议及“十九大”前后,围绕高层人事,习江博弈将日趋激烈。习“七一”访港后,更大清洗动作料将连番上演。
与此同时,“七一”敏感期,美日韩在朝鲜半岛大军列阵,中印边境对峙升级,中越在南海再起纷争,中日钓鱼岛纠纷未已,中国边境狼烟四起;国内各种安全事故频发,洪灾肆虐;中共政权内外交困,危机空前。
朝鲜金正恩政权、中共江泽民集团,以及中共政权,三者已密不可分,紧紧捆绑在一起。朝鲜核恐吓逐步升级的过程,折射的正是三者面临最后清算时的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和垂死挣扎的表现;它们的反扑企图只能加速它们被清算的进程。
随着北戴河会议及中共十九大等时间节点的到来,中共江泽民集团正被习当局加速围剿、清洗。中共外交内政危机紧绷,政局突变的概率大增;清算大戏已渐入高潮阶段。时局与天象演变至今,朝鲜金正恩政权、中共江泽民集团与中共政权相互陪葬的最终命运已无可避免。
(未完待续)
(大纪元2017年7月11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