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清朝人是如何学英语的? 你绝对想不到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1月27日讯】“卡个、福、卡个”,“托马六、唵以、及夫、唵五史为”,“土、度、回夫、买以、勿伦脱”你能猜出这些“乱码”是什么吗?其实这是从150年前清朝的英语书上摘录下来的,古人是如何学英语的,真相令人啼笑皆非!

2016年,成都市民尧先生向媒体展示他收藏的一本清代英语教材,书已非常陈旧,略有破损,上面印有“咸丰十年”的字样。

上述“乱码”对应着的英文句子,分别是:“卡个、福、卡个”——“cargo for cargo”;“托马六、唵以、及夫、唵五史为”——“tomorrow igive you answer”;“土、度、回夫、买以、勿伦脱”——“to do with my friend”。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小吃惊!

据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专家称,从这本书的印刷和字体、内容上推断,这本书应属于清朝晚期。而一些近代史研究专家则表示,汉字注音学英语的现象在近代非常普遍。

据尧先生介绍,7、8年前,他从重庆的旧书市场淘回一堆旧书,其中一本没有封面的繁体字书籍引发了他的兴趣。


15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学习商务英语。(网络图片)

尧先生说,这本书共有四、五十页,开始的几页里面有“咸丰十年”(1860年)的字样。最称奇的是,“繁体字下面还有英语字母。”

书的开篇“英话注释目录”后标注着,“地理门”、“君臣门”、“师友门”、“宫署门”、“五金门”等门类。


书中还画了12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是一句英语,最上面是汉语句式,中间为英语句式,最下面是汉语注音,这些注音都是用汉字代替音标。(网络图片)

书中还画了12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是一句英语,最上面是汉语句式,中间为英语句式,最下面是汉语注音,这些注音都是用汉字代替音标。

用汉字标注英文读音,现在看起来让人啼笑皆非。

比如“减一半就系了”翻译为“Less one half of your price”;

汉字标注音标为,“肋司、氓、哈夫、哑夫、尤、濮癵司”。


书在开始还附有一段“使用讲明”:“汉字从右至左读、英字从左至右读”,而且,书的开篇还提示了学习诀窍,“唯学者自揣摩之”。(网络图片)

令人惊叹的是,这本教材在开始还附有一段“使用讲明”:“汉字从右至左读、英字从左至右读”,而且,书的开篇还提示了学习诀窍,“唯学者自揣摩之”。

据史料记载,用汉字为英文注音的学习方法,并不稀奇,中国近代曾长期、大量存在。

一位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博士介绍,当时的英语教科书分为三个阶段,1807年到1840年是萌芽阶段,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为满足中外贸易需求,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学习教材,都是用汉语为英语注音,方便中国人学习。


清朝商务英语教材。(网络图片)

中英贸易之初通常会由讲广东话的葡萄牙人或者会讲葡萄牙语的中国人作为中介来进行沟通,当时广州流行一本叫《鬼话》的小册子,其中就用“曼”代替“man”的发音、today注为“土地”。美国传教士卫三畏评价,这些小册子所标注的英语“发音很糟糕”。

1840年到1895年,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英语教学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西式学堂,在一本美国人编写的英文教材中,开始用音标为英文字母标注读音。

到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开始引入原版英语教科书。

有资料称,康熙年间,《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朝开始注重精通俄语和拉丁语人才,雍正年间《华夷译语》又重出江湖,这本中国近代早期的外文译汉文的官方辞书,外文词条都系以汉文注音。

众多网友读罢此文,不禁感慨道,原来老祖宗就是这样学英语的,看来用汉字做英标是属于历史遗传啊!哈哈!

(责任编辑:唐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