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4日讯】随着天文学家不断探索宇宙的结构,他们越来越多地被问到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宇宙的中心在哪里?这个看似天真的问题,其实牵动了人类几千年的世界观变迁——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现代宇宙学,科学和哲学的认知一直在变化。
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大多数人相信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托勒密的地心宇宙模型曾主导欧洲千年,而中国古人也有“天圆地方”“地居宇中”等宇宙观。到了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主张太阳才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伽利略用望远镜的观测支持了这一理论,最终推动了“科学革命”。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哈勃的观测彻底颠覆了“宇宙有唯一中心”的想法。
在讨论宇宙“中心”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宇宙有没有“边界”。如果宇宙有限并且有明确的边界,那么它的中心就像气球内部的一个点。但当前主流宇宙学模型认为,宇宙要么是无限的,要么没有边界。按照广义相对论,宇宙空间可能像地球表面一样——有限但无边。你可以一直在表面上走,却不会遇到尽头。这意味着宇宙可能没有“边界”,也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中心”。
另一个让问题变复杂的原因是:宇宙正在膨胀。自从20世纪20年代哈勃发现星系远离我们而去以来,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度致密和炽热的状态——即“大爆炸”。然而,“大爆炸”并不是从宇宙中某一个特定点发生的,而是整个空间、所有地方都在同一时刻“被创造”并开始膨胀。这意味着宇宙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大爆炸的“中心”。就像一个气球表面画满蚂蚁,气球吹大时,每只蚂蚁都觉得别的蚂蚁在远离自己,但气球表面其实没有一个“中心点”。(相关文章:科学家发现 银河系是宇宙中的“孤魂野鬼”?)
当然,我们可以谈论“可观测宇宙”的中心。可观测宇宙是以我们为中心、在光线能到达的范围内的空间区域。从地球向任何方向看,最远能看到137亿光年远处的天体。因此,对我们而言,地球正好位于我们可观测宇宙的“中心”。但是,如果你在银河系的另一端,或者在另一个星系,那里的人们也会觉得自己处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换句话说,“中心”只是观察者视角下的产物。
因此,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每个观察者都可以认为自己在可观测宇宙的中心,但从整个宇宙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哪个地方更“居中”。宇宙的膨胀和空间结构让“中心”这个概念失去了传统意义。
(记者李思文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推荐阅读:
如果太阳死去 人类还有“下一站”吗?
天外有天!旅行者1号揭示太阳系边缘“火墙”奇观
毁天灭地大爆发!天文学家惊见最强瞬变能量
天天看日食!六颗恒星组成罕见交食双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