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6月04日讯】“这是一代人的悲剧,是一代人不愿触碰的伤疤。那一整波人的声音,从此被藏起来了。”北京人印小小对六四发出这样的评价。
18岁那年,印小小看完从美国传来的“六四”天安门影片,心里满是不敢相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23岁的她到香港读书后,在这个信息多元和开放的社会,让她对“六四”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印小小告诉BBC的记者,她发现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六四真相,被藏起来的还有父母对政治的关注和勇气。虽然“六四”那晚街头的枪声,是八十年代的北京市民的共同记忆。
身处北京的父母不愿让印小小接触政治,或者在政治上冒险。多年的政治运动的阴影在父辈那里形成了默契,在家里的饭桌上和朋友的饭局上,可以泛泛地聊一些政治话题,但“六四”永远是最大的禁忌。
1989年6月4日凌晨,中共出动30万戒严部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及附近地区,用机枪和坦克,武力镇压和平请愿的学生和市民,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血腥大屠杀。据外媒消息,死亡人数达数万。
自那以后,在中国境内严禁一切纪念六四的活动。中共官方在所有出版物和媒体上严审一切与“六四”有关的字眼和内容。任何关于“六四”的书籍在中国国内都无法出版。
1989年4月15日至6月4日期间,天安门广场发生大规模请愿活动,呐喊中国要自由,惩治贪官。当时最多有上百万人参与请愿活动。(CATHERINE HENRIETTE/AFP/Getty Images )
图为绝食请愿的学生。(CATHERINE HENRIETTE/AFP/Getty Images )
镇压学生与民族的坦克驶入北京市区。(CATHERINE HENRIETTE/AFP/Getty Images)
大陆人曾以各种方式,将在香港出版的著名政治传记和记录历史真相的书籍,偷偷带回去传阅。但“铜锣湾事件”后,独立出版社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这类书籍也逐渐从市场消失。
网际网路兴起的这十几年,包括在微博的大陆社交媒体上,“六四”还可以被隐晦地纪念,在6月4日当天,蜡烛和各种相关的图景,会被默默流传。但如今“天安门事件”、“坦克人”等搜索词已被彻底封锁。取而代之的是,热搜榜上的明星八卦。
由于中共官方刻意封锁信息,有限的信息渠道限制了青年的认知。中国大陆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对“六四”的印象就是“政治事件”的代名词。
90后青年陈诚说,他对“六四”的理解,来自当年在北京当工人的父亲。他的父亲曾提起过,半夜里“有解放军跑到宿舍拿着枪指着他们”。
当陈诚翻墙看到墙外的谷歌,和YouTube给出不同版本的“六四”记录片时,他说,当时直观的印象是鲜血淋漓的场面难以想像。“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重大的事情,居然是被有意识地集体遗忘。”
80后的徐阳对六四的记忆,都是中共官方的说辞,如学生被鼓动上街等等。他今年30岁,已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权,但他从不参加香港的“六四”纪念活动。作为商人,他开诚布公地说“我不关心政治啊。”
徐阳还说,“六四”是在中国大背景下发生的事,已经过去了,可以反思,但追责没有意义。
印小小显然不同意徐阳的观点:连基本的事实都不知道,何来反思?
回到上海工作后,印小小现在还是不太会跟身边人聊起“六四”。“未来就是一代人的失语。从此这个事情就没有了。”
00后四川少年张清说,他的父母从未主动谈起过“六四”,17岁的她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还是从记者嘴里得知。
身在美国的“六四”学生领袖王丹,对未来怀有改变的希望。他认为,如果大陆的社会条件宽松了,或者出现危机了也会激发(政治热情)。
“今天中国如此,不代表未来也这样。”王丹说。
(记者罗婷婷报导)
相关链接: “六四”29周年 44张照片定格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