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十五 迎新春 闹元宵 年味十足!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1月25日讯】今天是中国传统新年的大年初一,从初一到十五,民间有许多习俗。俗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初四接神,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年初一 迎新春

正月初一,大年初一古时称为“元旦”、“三元”。三元,是指大年初一是一年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元旦,是中国黄历新年的开始。大年初一吃饺子,是中国北方地区过新年的必备吃食,民间有“舒服不如倒着(睡觉),好吃不如饺子”的说法。

中国北方大年初一会吃饺子。(大纪元资料室)

初一清晨,民家选定吉时,在门外设置香案,摆放供品,焚香燃烛。同时敲响鼓乐,燃放鞭炮,象征赶走凶狠的年兽。

人们敬拜天地四方神明,在院里焚香祭祀天地神祇,在屋里供养诸神。为祈求年年康泰,神坛上的香烛须终日燃烧,不息不灭。有的家庭在神明前供奉甜汤圆,以表全家和美团圆;早起更换新鞋新衣,表示万象更新。

亲友相互恭贺拜年,道吉祥说恭喜,祝福对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为招徕好运,初一要到庙里烧头炷香,出门要朝向吉利的方向,取义“顺天时、顺地利、顺人和”,天地人三才和谐沟通,必会万事大吉!

中国民俗文化中,瓜子象征“多子多孙”;莲子桂圆表示“连生贵子”;苹果橘子冰糖葫芦表示“平安吉祥”。这些食物都是大过年期间的首选噢!

因杯碗盘碟都是盛饮食的器皿,也是古代祭祀的礼器,代表着财气和福运,正月初一忌讳打破,以免破了财运。倘若真不小心打碎了,要用辟邪的红色纸包起来,放在祭神的香案上,诚心默念“碎碎(岁岁)平安”。待到破五日,再丢弃。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禁忌相对较多。忌初一早上洗澡洗头、洗衣服、倒垃圾,以免冲掉、倒掉财运。

中国新年,大街小巷过年气氛浓。(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年初二 回门喜

正月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偕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称为“回门”,也称“迎婿日”。早期还须由娘家兄弟前来迎接,并准备红包分送给小辈。

回门时不能空手,须带双数的礼物和红包,单数被认为不吉利。礼物分送给娘家的小孩,在娘家吃完午饭,需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这天要祭拜土地神,早期多以牲礼祭拜,现代逐渐改为鲜花水果。

年初三 赤狗日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主管夏天。遇到赤狗,这一年都会不吉利,不宜外出或宴客。所以,这天老人多是足不出户,以免撞煞。

新年期间,华人有舞狮子、舞龙等庆祝活动。(AFP/Getty Images)

这天不扫地、不生火、不打水,可安睡迟起,在家祀祖祭神。凡是住宅旁边有井的人家,除夕那天要贴上红纸条,待初三早上拿着香火、素菜到井边供养后,才能揭开。

根据传说,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

年初四 迎灶神

腊月廿四是送神日,而正月初四,是迎神日。这天,神明返还下界,巡护人间,继续监察人的德行。因此,大年初四举行接神仪式,人们以牲礼贡品 、香烛纸马恭迎各路神明返回人间。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牲醴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传统的习俗充满了敬畏天地、回溯传统的浓厚气氛,人们以谦卑、知足的心态对待邻人和生活。

大年初五,人们会迎财神、拜财神。(视频截图)

年初五 拜财神

年初五被称作“破五”,因为之前的禁忌过了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谓“初五隔开”。这天是五路财神生日,商家在路边摆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发利市”,同时正式开张。

恭迎财神,在商界尤为隆重。过年期间,大小店铺一起关门,商人选在正月初五开市,以祈招财进宝。这天一早,人们沐浴净身,穿戴新衣,准备鼓乐、供果、大香、鞭炮和烟花,举行祭拜。因财神不入暗堂,祭祀场面一般灯火通明。也有人焚烧纸质金元宝,放生表示对财神的敬仰。

“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年初六 送穷日

初六这天,民间要把破烂的衣服,杂乱的东西、垃圾扫出门外,点火焚烧穷气,俗称“送穷出门”。

那些孤苦伶仃的孤魂野鬼、穷鬼,飘游不定,无吃无喝,异常艰苦。这天,百姓要做七张煎饼,放在还没有人行走的路上,洒杯酒,以供奉无吃无喝的穷鬼,使他们早日得到超渡。

年初七 人胜节

大年初七,是为人日,也叫人胜节。传说中,这天女娲娘娘抟土造就万物生灵。前六天造出了家禽畜牧,第七天造出了人。几经演变,民间形成吃七样羮(七草粥)的习俗。据说若这日天晴,代表会人身安适;若阴雨,则疾病瘟疫生。

汉朝庆祝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人日这天剪彩为花、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戴在头发上。大唐时每到人日,皇帝宴赐群臣彩缕人胜,率臣子祈祥祝安,登高赋诗。

年初八 顺星节

大年初八,诸天星君聚会的日子。中国民间制作油灯,燃烧而祭。所以,初八也称顺星日、接星节、祭星日。

中华文化的源头上起三皇五帝。按照道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罗睺、计都九星轮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中流年大运如何,由当年的值年星宿所掌握。

初八夜晚,待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各户都会举行顺星祭典, 祭拜星君,以祈求星君的庇护。

图为福、禄、寿三位神仙。(视频截图)

年初九 天公日

玉帝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正神。腊月廿五,玉帝亲自巡视下界各方,以赏善罚恶。他一直到初九才返回天宫。这天,道家要在宫观中举行隆重的斋醮科仪。

传说中,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天上人间各路神仙,都要在这一天升往天宫庆贺。人们会在庭院或寺庙的中央准备祭品,焚烧天公金,为玉皇大帝庆生。

民间祭拜天公,全家大小都要沐浴更衣,斋戒行礼,妇人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的地方顶礼苍天,祈求天公赐福。有的地方有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以鼓乐娱神的习俗。

年初十 地生日

大年初十是地生日。大地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畜、房屋等依地而存;谷、米、黍、麦、豆等都依地而生。人的忠孝节义都是依地而立。人们以依地而生的瓜果蔬菜告飨神明、祭地。

百姓要在屋檐下、墙角、水瓮里点灯、焚香、烧纸。因十和石同音,所以凡是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山神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这天有抬石头神的习俗。

年十一 子婿如意

这天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俗称“子婿日”。出嫁的女子,正月初二那天带上夫婿和礼物回娘家省亲。古时讲“来而不往非礼也”,岳父就用初九告飨神明后剩下的许多美食,招待女儿女婿,以示亲亲之礼。

古人将祭神用的祭品和亲人分享,视为一项重要的礼节。“十一请子婿”的歌谣,由此在民间流传。

年十三 稀饭配芥菜

吃了多日的大鱼大肉,依传统习俗,这天会吃较清淡的稀饭配芥菜。

元宵节的花灯。(pixaabay.com)

年十五 闹元宵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古时称为“上元节”、“灯节”。这一节日既有佛家燃灯敬佛之意,又有道家燃灯祈福之说。

因汉明帝崇敬佛门,他听说正月十五僧人有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习俗,就下令在皇宫和寺院中燃灯敬佛,令天下百姓也都挂灯祈福。

道家文化中,认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上元,它对应着天上赐福的天官,百姓就在上元节燃灯祈祷,祈求天佑平安。

这一天有吃元宵的习俗,意即团团圆圆,台湾苗栗客家人不吃元宵,而做菜包吃,又称“猪笼粄”。据说在元宵夜,未婚女子摸黑偷摘葱与菜,即可觅得好夫婿哟!俗谚:“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

随着历史的演变,燃灯敬佛、祈福的礼节走向民间,形成盛大喜庆的节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舞狮耍龙。众人携亲伴友赏灯、猜谜、看烟花、闹社火(乡村中表演的杂戏),载歌载舞地欢度良宵。

元宵节的花灯。(pixabay.com)

异国过年风情

日本:日本人在过新历年时,依习俗会吃荞麦面,以表延寿发财,并将厄运跟欠债全数咬断;吃红白萝卜丝渍物等红白色的食物,带有恭贺之意;同时还吃拜神后的镜饼(一般认为镜子里有神居住)等。

午夜十二点时,庙宇的钟会敲响108下,人们开始拜拜抽签,祈求来年平安与心愿达成。

韩国:韩国人在大年初一时,会穿着传统服饰,吃食麻薯糕饼与年糕汤(也就是现在台湾常见的宁波年糕),取吉祥意。

韩国过新年小孩子可以领到压岁钱。(韩国观光公社)
煎饼也是韩国人非常喜欢的年菜,各种各样的煎饼是色、香、味俱全。(大纪元图片)

小朋友在跟长辈行过大礼后,可以领取压岁钱,只是在韩国不盛行把钱装在红包袋里!

澳门:澳门人除夕晚上吃完饭,会到当地最古老的妈阁庙,等待年初一午夜的头香;初二,澳门人没有回娘家的习俗,但一定会吃“开年饭”的猪舌头,象征大吉大利!

新加坡:在新加坡,大家在走春拜年时,会互送两颗橘子,象征大吉大利啰!

香港:香港人在新年时会吃多种寓有吉祥意的食物,例如蚝豉(蚝干)发菜,取“好事发财”(好市发财)的谐音。

犯太岁或有血光之虞的人,可于某个时间,在手腕上点红药水后冲洗,以象征方式避开劫难,求得新年诸事皆吉!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华人过年时亦会围炉、守岁;同时准备春卷与椰饭等菜肴款待上门拜年的客人。

同时有放孔明灯的传统习俗,极盛时会有数以千计的孔明灯在夜空飘行。只是近年为免影响飞安,已陆续被禁止!

(责任编辑:唐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