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中共热捧灵活就业 另有隐情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2月19日讯】大家知道,随着大陆就业难问题的加剧,又有一个新名词诞生,那就是“灵活就业”。最近,关于“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中共官媒也在几天前发表文章,称“灵活就业”是“多数年轻人的主动选择”,无需过度担忧。不过,这番言论却遭到了众多批评,因为不少人认为,中国目前经济不景气、就业难,“灵活就业”根本就是无奈的选择。

那么,“灵活就业”到底是怎么个就业法?中共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热捧“灵活就业”呢?这2亿人都包括哪些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灵活就业的真相

2月9日,《人民日报》发了一篇宣传所谓“灵活就业”的文章,称中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其中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有160多万人,比2020年增加了近3倍;还引用“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称2020年和202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都超过16%。

文章说,“线上工作受到年轻人追捧”,“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孕育出丰富的就业方式,灵活就业也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就业新选择。”还形容说,灵活就业达到2亿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听上去,灵活就业似乎相当的生机勃勃,是当下年轻人趋之若鹜的一种很时尚的就业方式。

那么,到底什么是灵活就业呢?“灵活就业”,说白了,就是一般民众所说的“自由职业”,就像以前把失业工人说成是下岗工人一样,不过是换了个好听的说法而已。我们看到,近2年来,中共的各种行业打击政策,再加上疫情原因,导致大陆失业率很高,很多人找工作困难,有工作的也面临被裁员的窘境,因此,有不少人转而投入到网约车、外送等自由职业,不过,中共官方却把这种就业上的无奈和困顿,美化成了光鲜亮丽的万众创新,不免让人有粉饰太平的感觉。

也因此,网上最普遍的批评是,认为官媒的文章,把失业打零工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似乎是想借此将年轻人求职无门之下的“灵活就业”合理化,实际目的是在推卸责任。

就连中共外宣喉舌《环球时报》的前主编胡锡进也难得说了句实话,他说,“2亿人这个数字,不能当成就宣传,它是一个现实,其中的无奈心酸肯定多于光鲜和喜悦。”

确实,中共官媒热捧“灵活就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掩盖就业难,以及失业率上升的真相。大家知道,中共一向会玩文字游戏,前几年中共的农业部发了一个数据,说什么几百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实际上却是失业返乡。

去年底,中国人力相关企业,发布了一个《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里面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市场上,企业使用“灵活用工”最为集中的岗位,是“普通工人”,包括一线生产工、建筑工、服务员、环卫工、保安、保洁、家政、物业等,占了45.62%。而官媒宣传的“影视娱乐从业人员、网络主播”等,只占到灵活用工岗位的0.83%。

总体而言,企业灵活用工的主要岗位,多是技能单一、协作性不强的基础岗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在选择所谓灵活就业的人中,有52.36%的人是因为家庭经济压力大,有45.2%的人是为了先积累工作经验,34.73%的人是因为没有其它的工作机会。

从这些数据来看,就算有一部分人是自主选择自由职业,但是“灵活就业”的主基调仍然不是“高学历人群的自由选择”,更多的是因为经济趋缓、失业率增高,大企业外包工作给基层工人的现实,是中低层收入民众不得不艰难求生的写照。

年轻人去哪了?

曾有经济学者表示,要了解宏观环境好不好,就看年轻人去了哪里?

2020年中国的毕业大学生数量是874万人,2021年的数量则是空前的909万人,而今年的毕业生人数更是破了千万,达到了1,076万人。一年比一年多的本科毕业生,已经导致了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就连名校毕业的同样陷入“内卷”。曾有报导说,一些清华北大毕业的博士生,已经开始应聘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了。

那么,在一个高速增长的环境中,年轻人会优先选择哪里呢?是民营企业,创业公司,科技、网际网路、新金融等新兴行业,还有就是独立创业。

但是,在一个宏观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经济大滑坡的不振环境中,年轻人又会选择哪里呢?那就是去考公务员、考研究生、考教师资格证。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22年,中国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其中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超过了200万人;报考研究生的达到457万人,比去年多出80万,创了历史新高;而教师资格证的报考人数,在2021年已经超过1,100万人的大关,相信今年只会高不会低。

再看一组数据。据官方2021年7月的数据,中国16到24岁者的失业率,高达16.2%,而20到24岁的失业率更高。

中国社科院的学部委员李扬在去年12月的一次网络公开演讲中披露,20到24岁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年群体,失业率持续处于20%以上。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有五分之一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另外,网络上还传出这么一个数据,2015年,中国平均每新增一个市场主体,就能带来0.9个新增岗位。就是说,多注册一家公司,能带来大约0.9个工作岗位。但是,到了2020年,这个数据下滑到了0.5,减少将近一半。

这意味着,新增就业岗位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不仅是新增就业岗位减少了,这两年,像是那些在碳达峰要求下因为高排放高耗能被迫转型的企业,因为“双减”政策遭到致命打击的教培行业,还有纷纷爆雷的房地产企业,以及连带着加速萎缩的销售中介,还有不断传出裁员的科技公司、电商等等,失业潮是一波接一波。

比如,中国头部视频平台爱奇艺,去年年底大规模裁员大约40%的员工,据媒体报导,该公司大约有近8,000名员工,40%,那就是3,000多人失业。

还有,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自去年7月以来裁减了数千名员工;短视频平台字节跳动去年8月以来,也在中国裁减了千名员工。

此外,中国最大的课外辅导公司之一好未来,在巅峰时期达到11万人,现在要裁掉9万,另一家巨头新东方则表示计划裁掉4万多人。

原本,科技公司、教培、房地产销售等,都是年轻人青睐的行业,不过,目前这些行业的情况却意味着,年轻人的就业行情已经非常严峻。

那么接下来,中国的经济是否有转机呢?

让我们来看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首先房地产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一些地方甚至财政破产,没钱投资。

消费也是惨不忍睹,不但房贷榨干了六个钱包,再加上减薪潮、失业潮的扩大,很多人也没钱消费,而且消费疲弱又带动了相关工作机会的流失。

虽然外贸出口暂时还好,但是在疫情趋缓、各国开始恢复经济时,中共的疫情“清零”政策却在造成供应链流失,而这也很可能造成另一个就业黑洞。

三驾马车都熄火了,年轻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第五次失业潮

“就业难”是近几年中共当局的心腹大患。2018年7月,中共首次提出“六稳”,第一个就是“稳就业”。2020年4月,当局又提“六保”,第一个还是“保居民就业”。就业问题,成为了“六稳”、“六保”的主要内容,这也说明就业难是再也藏不住,已经成为中共经济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了。

今年1月,李克强在中共国务院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称今年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比较充分就业”。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认为,从中共执政起,中国发生过四次失业潮。第一次,是1950到1970年代,政治运动制造灾难,大量城市人口无法就业,怎么办呢?中共就搞了个上山下乡运动,让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到了乡村,其中知青人数就高达1,600万,于是,失业潮没有了。

第二次,是1978年,中共开始了所谓的“改革开放”,同时,下乡知青们也在返城,几千万人没有工作。不过,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因为对私营企业的松绑,让个体户、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失业潮随即消失。

第三次,是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开始的几年,中共国企改革,又加上东南亚金融风暴,光是1995年到2002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精简了6,000多万名职工。不过由于2001年加入了WTO,中国外贸出口强劲,巨额外资流入,失业潮也消失了。

第四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遭到重创,两千万农民工返乡。中共搞“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大规模开展铁路、公路、机场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于是,经济的高增长率,又将就业问题掩盖了。

四次失业潮,虽然就这么化解了,但是在2012年习近平上台后,长期带病运行的中国经济,病症终于总爆发了,虽然在2012当年,中国GDP的增速“破8”,但之后就一直是下滑状态,这也让就业问题没办法再掩盖下去。

同时,在2017年川普就职美国总统后,中共的国际处境就发生了根本性逆转。2018年的美中贸易战、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运动,以及2020年以来横扫世界的疫情,也让中国经济雪上加霜,就业问题空前严峻。

所以,从2020年开始,中国的第五次失业潮正在形成。

王赫认为,如今,中共已不再具备当年的救市能力,即使想故技重施,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当前中国债务率超过270%,这种巨大的债务风险,大大限制了中共通过大规模基建提振经济的能力。而除了“铁公基”这个招式之外,中共已是黔驴技穷了。也就是说,对中共来讲,第五次失业潮基本上是无解的了。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曾说过,对民生要保持一种敬畏之心。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真的不是能够随便拿来折腾的东西。这当中的每一件事情,你用宏大的眼光去看,好像都是琐事,都是小事,但是对于每个老百姓来说,这就是他们天大的事情。而中共非常清楚知道这背后的利害关系。

大家都看到,中国经济下行,中共当局最怕的恐怕就是影响政局稳定的就业问题了,所以,为了掩盖,造出一些光鲜亮丽的说辞,不过是为了掩盖它内在的虚弱罢了。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陈思雨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文静
订阅财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