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中国缺核心技术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3月09日讯】根据中共官方说法,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然而,中国却缺乏制造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从而导致中国几乎没有定价权。

中共工信部去年底称,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246台,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不过,去年发表的《工业机器人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品牌结构中,日本的发那科(FANUC)、瑞士的ABB、日本的安川(Yaskawa)和德国的库卡(KUKA),这“四大家族”合计占比38.6%,而中国产的品牌,合计占比不到9%,就连出货量最高的中国厂商埃斯顿,市占率也仅2.4%。

所谓的工业机器人,是指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

据一份《行业权威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国产的控制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核心底层算法上,这导致国产工业机器人精确性、稳定性、故障率和易用性等关键指标,不如“四大家族”的产品,而这,和国内厂家重硬体、轻软体有关。

目前中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勉强可用于生产精度需求不高的产品,而航天航空、军工等高端领域,大多只能依赖进口机器人。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如果没有进口,中国的高端机器人产业就全线崩溃,就这么严重的情况。这个机器人产业,它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产物,信息科技就是算法。中国在核心算法这一块远远的落后。”

算法的差距,还拖慢了伺服系统响应的速度。

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上游产品的三大主要部件。

去年发布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全景解析》指出,中国伺服电机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际企业垄断,进口产品在中国工业机器人伺服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主要来自日本和欧美。

而中国制造工业机器人所必须的精密减速器,85%被外资掌握。

制造精密减速器不仅投资大,而且技术难度高。因此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几乎没有定价权。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表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对核心技术的开发,长期投入不足,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大多中国企业只想赚快钱,不重研发。而日本则以技术立国。

王赫:“这样使日本技术立国能够做到实处,所以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中国企业走贸、工、技,决定了技术在中国这一块放在相对滞后的位置。”

王赫说,第二,就是中国造假风气盛行,使得整个环境非常恶劣。

王赫:“如果山寨能够赚钱,那么谁又愿意去做原创开发呢?即使华为,它自己公开说,18年,它没有一项自己开发的原创技术,都是在别人基础上进行改良、改造。”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硕士赖建平表示,这也是中共不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导致的恶果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硕士赖建平:“他不愿意去投资这种基础科学,就只想着赚快钱,甚至投机,等着别人创新了,他就去偷窃人家的技术,那么这是根本的动机问题。”

不仅如此,赖建平说,基础科学落后,以及抑制科技创新的独裁专制体制,都导致中国的科技能力落后于西方国家。

赖建平:“你本身的基础比人家弱,你的体制又不行,你的科技创新的价值观动力又没有,那么你光靠买别人的东西,你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这样的话就会越甩越远。”

去年底,中共推出所谓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王赫表示,中共想通过所谓的举国体制,集中国家力量来进行攻关,对工业机器人这一产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靠的是企业自身的创新和研发能力。而这正是目前中国企业严重缺乏的。

编辑/王子琦 采访/易如 后制/李沛灵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