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8月31日讯】目前,地球就像个特大号的蒸笼一样,热气逼人。而全球也几乎都面临着高温干旱、粮食短缺的问题。媒体报导说,欧洲是500年来的大旱,美国迎来的是1,200年的大旱,而中国的情况被认为是世界气候史上最严重的热浪。在长江流域的粮食主产区,鄱阳湖已经“瘦成了闪电”。那么,今年全球为什么会这么干旱高温呢?中国鄱阳湖的世纪干旱,又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北半球大面积干旱,加重了粮食危机,一些科学家提倡的“吃虫救地球”难不成真要发生了吗?
经济学者如松说:“所有的金融危机都可以用印钞来解决,印钞可以解决的危机,本质上就不是危机;而印钞无法解决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这是真正的生存危机,或许我们正面临这样的局面。”
看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意识到,气候变化造成的危机越来越不能小觑,也许事情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才会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今天,我们也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北半球遭遇干旱 粮食危机成各国政府共同考验
我们看到,持续的俄乌战争和全球供应链混乱,造成了能源和粮食价格的高企,这已经成了目前各国央行用钱也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最近两个月,北半球大面积干旱,更是加重了粮食危机,这也成了各国政府一个共同的考验。
比如欧洲,欧盟研究专员,就在上星期的一份声明中提到,欧洲目前正处于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之中。在8月初的时候,德国之声就报导说,极端的干旱,对欧洲主要的河流已经造成威胁。从欧洲的大动脉莱茵河,到意大利最长的河流波河,再到法国的罗亚尔河(Loire River),都面临着干枯风险,而流经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伊比亚半岛最长的河流——塔古斯(Tagus)河,也瘦身成了一条小溪。
欧洲干旱观测站的报告说,欧洲大部分地区正面临严重的干旱危害,其中有47%的欧盟土地处于“警告”级别,还有17%处于更严重的“警戒”级别。
河流无水、湖泊见底,受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农业生产。欧盟研究专员的声明中提到,农谷物产量,预测比5年平均水平低16%,粟米产量预测低15%。而意大利更悲观地预期,稻农今年将损失30%到50%的产量。另外,西班牙的橄榄油收成,预计将会减少三分之一。此外,很多有着欧洲特色的农作物,也在面临危机。
而在北美地区,美国农民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正在遭遇干旱,对当地来说,这场干旱堪称是1,200年来的超级大旱灾(megadraught)。
美国很有名的跨越7个州,长达两千多公里的科罗拉多河,7月份时,已经创下了自1930年以来的最低水位纪录。
美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地——德州,棉花产量占到了全美总产量一半以上。根据美国干旱监测报告,德州有21%的地区受到了极度干旱的危害,对德州农业造成了很大影响。
美国农业预测人员预计,棉花收成的损失将会超过40%。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干旱造成的棉花生产前景的恶化,很可能会让全球纤维作物,连续3 年陷入到供应短缺的窘境。
还不只是作物减产了,在美国北德州,因为酷热缺水,寸草不生,许多牧场主人养不起牛,只好忍痛把牛卖了。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今年比去年少了75万头牛,导致牛肉的价格上涨,那么,如果牛肉越来越贵,人们要是吃不起牛肉汉堡,是不是就真得考虑去吃蝗虫汉堡了呢?
江河无水 江西农民打井15个小时取水
我们看,欧洲是500年一遇的干旱,美国是1,2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但是,要是再看看中国的情况,似乎还要更怵目惊人。国际性科学杂志《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在8月23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国面临的这一次高温,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
前段时间,中共当局发布了全国干旱紧急状态,长江沿岸地区遭遇了创纪录的持续高温。在上星期,各种干旱消息频出,比如长江流域断流,鄱阳湖瘦成一道闪电,以及重庆山火烧成了火焰山等等,因此,干旱引发的粮食问题也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中共当局早前公布出的数据显示,仅在7月份,高温就给中国造成了27.3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到550万人和将近300万亩的土地。
随着旱情的持续,农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8月23日,中国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及多个部门发布了紧急通知,要农民收割和储存水稻,并采取行动加强未来几个星期的粮食增长,还要求各地方政府“尽一切可能”寻找更多的水源。
比如在中国13大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江西省,在上个星期三,也就是8月24日,已经把抗旱应急响应提升到了最高级别四级。
有农民提到,旱地的芝麻、粟米、红薯、棉花都干了。只有稻田可以从附近的水库浇水。
因为河水干涸,江西九江的农民不得不自己打井,一位参与打井的村民就提到,因为打井任务繁重,一天的工作都要超过15个小时。
8月28日,中共水利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10个省市,耕地受旱面积达到6,632万亩,有499万人因为干旱受到了供水影响。而在一个星期之前,中共水利部的数据显示,这几个省(市)的耕地受旱面积是3,200多万亩,有240多万人的供水受到了影响。
也就是,仅仅一星期的时间,受旱耕地和人口就扩大了一倍,而旱情的加速恶化,也让秋粮前景变得更加严峻。
中共官方数据显示,秋粮收成,大约占到了中国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去年,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个省份的粮食产量,合计是1.68亿公吨,占到了中国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4.6%,也就是四分之一。我们知道,这几个粮食大省,现在正在遭受严重的干旱。
农民的难题:几十年来的耕种方法或需改变
我们从欧洲、美洲、中国这样看下来,似乎今年的干旱影响到了全球多数人口地区,这是不是有什么共同原因呢?又给农民带来了怎样的难题呢?
虽然我们不是地理学家和气候学家,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专家的警告。
比如,著名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教授,它曾经预言说:随着气候变化,2023年,地球大部分地区将进入小冰河时代!明年就是2023年了,不知道现在的情况算不算小冰河,但是极端的干旱炎热气候却正在进行时。
也有气候科学家提到,造成今年旱情的一个因素,是因为拉尼娜现象(La Nina)。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呢,就是指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变冷,并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包括导致欧洲、美国和亚洲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减少,美国西部出现干旱以及亚洲部分地区异常寒冷。
在过去两年,拉尼娜现象在连续出现,而美国气候中心(NOAA)预测,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到今年冬季。这意味着会出现“三重”拉尼娜,不仅今年的夏天会更热,并且今年的冬天,还会更加寒冷。
且不论是小冰河期,还是拉尼娜现象,都是在告诉人们,这样的干旱、极端的气候,恐怕以后会是常态。如果未来气候要变得更干燥的话,那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可能许多人将不得不改变他们几十年来的耕种方法了,比如中国,在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当地政府已经在敦促农民补种,或者是改种红薯等晚秋作物。
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无论现在人类的科技如何发展,人们根本上还是要靠天吃饭。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天人感应”的说法,就是说天象和人事变更,它是直接对应的。且不论“天人感应”,就是我们目前的各种研究也都认为,地球气候的变化,是和我们人类生活活动有着本质上的联系的,当今地球上的极端天气频发,也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或者是说惩罚,人类对大自然如果只是一味的索取,而不想付出,那么,想风调雨顺也是难,所以,在一些看似天灾的背后,追根溯源,往往都有很大一部分人祸的因素,而这一点,在中共这儿就体现得尤为突出。
三峡大坝蓄水 鄱阳湖始干涸
大家记得上星期,大陆网络上热传过一张卫星图片,洞庭湖和鄱阳湖,本来是中国最美的两大湖泊,但现在,都瘦成了闪电。
刚才我们提到,江西是中国产粮大省,而江西的粮食主产区,就在环绕鄱阳湖的周边地带。
我们就以鄱阳湖为例,来找一找导致鄱阳湖干涸,进而造成粮食减产的人为原因,看看中共这几十年是怎么干的。
根据江西省水利厅的纪录,2022是1951年有纪录以来,鄱阳湖最早进入低枯水期的年份,比原先最早出现低枯水期的年份,也就是2006年9月28日提前了40天,如果和1951~2002年平均出现低枯水期的时间相比,更是提前了105天。
而2003年,它是一个分水岭,在2003年之后的近20年来,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日期,比2003年之前的年份,明显大幅提前。
为什么呢?因为把长江拦腰截断的三峡大坝,就是在2003年开始蓄水的。那么鄱阳湖干涸的原因,真和蓄水有关吗?
事实上,中共官员自己的说法印证了这件事情。
著名的中国水利专家王维洛曾经提到,江西省防汛办主任徐卫明,在2015年1月15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三峡对鄱阳湖的影响主要在蓄水阶段:枯水位提前,枯水时间延长,枯水位降低,冬季的枯水情况在秋季就出现了。”
王维洛说,徐卫明的这段话讲到了要害。
《财新周刊》,也在今年7月18日的封面文章《挽救鄱阳湖:缘何而枯?》中提到,在一场关于在鄱阳湖上是否建闸的听证会上,工程支持方认为:2003年三峡蓄水以来,鄱阳湖和长江之间的江湖关系,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对鄱阳湖的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并预计,未来两者的江、湖关系会继续恶化,鄱阳湖枯水形势还会进一步加剧。
从中共官方的讲话,以及财新网的报导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共当局清楚地知道,建三峡大坝,对长江流域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下游湖泊的干涸;另一方面,中共当局治水的方法只有一个字——“截”,不是建坝,就是建闸。但是,这个方法好用吗?
中国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大禹治水这个故事的。
史书中记载说,当时禹的父亲鲧,也曾经被任命去治水,而他所采取的办法是堵水,就是截断。结果呢,失败了,鲧就被舜流放了,死了。
后来大禹又去治水,励精图治,终于成功了,那么大禹是怎么成功的呢?《史记夏本纪》的记载是,大禹是“开九川,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禹是按照自然规律、河流走向,把河道都疏通了,把大江大河的水系都打开了,让它流入大海。
所以大禹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是在遵守自然规律对洪水进行疏导,而不是拦截。
提到这个疏导洪水,最新的消息就说,长江流域的旱情还没缓解,但是洪水的风险却增加了。
上个星期日,久旱的长江部分流域迎来了暴雨,出现了“旱涝急转”。
“旱涝急转”是指在已出现干旱的情况下,又在短期内发生高强度降水,这种情况会更容易形成洪灾,因为长期干旱导致地面植被减少,土壤结块硬化也影响雨水往下渗透等因素,所以,在同样的降雨总量下,久旱之后突降暴雨,带来的洪水会更加迅猛。
可以看到,在28日下午6时,四川及重庆,从干旱的紧急状态立即转为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我们看,在中共的各种折腾中,大自然的反噬也表现得异常猛烈,不过,中国的神传文化中,也早就告诉了我们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说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就是说,自然规律,或者说“天理大道”,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但它常常帮助的是那些重德行善、顺应天理的好人。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李沺欣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李松筠
订阅财商天下:https://bit.ly/2XuEbjP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