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一向把毛泽东和周恩来说成是合作无间的“亲密战友”, 司马璐认为,这种说法掩盖了毛周之间的矛盾与残酷斗争”,“如果不拆穿这个大谎话,我们无法认清这个党的真面目。”
司马璐说,“在中共党内斗争中,从六大以后,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斗争是主流。中共没有王明路线,所谓王明路线就是国际路线,根据共产国际指示由王明传达,由周恩来具体执行的路线,王明路线也可以解释为周恩来路线。”
要了解毛周斗争的由来,首先就得了解中共六大以后党内的现状。简单的讲,周恩来和毛泽东可以说是当时中共内部的两大势力。
熟悉中共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共是苏共的儿子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中共的早期历史中,共产国际就是中共的太上皇,中共的一切都必须听命于共产国际。而周恩来恰恰就是共产国际在中共党内一手扶植的国际派代表人物。“六大以后,周恩来是中共中央的实际负责人,无论谁挂名总书记,当家的总是周恩来,无论共产国际有什么风浪,谁倒了谁上台,周恩来在中共的地位是不倒的。”司马璐说。而毛泽东,秋收暴动后虽然从昔日的农民运动领袖,逐渐成为中共游击战争中最大的实力派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有了党权要夺军权,他的主要对手是毛泽东,毛泽东有了军权要夺党权,他的主要对手是周恩来,矛盾和斗争由此产生。
在双方斗争的早期阶段,周恩来明显占优优势。因为毛的力量当时主要在红军与根据地,有局限性,而周恩来的力量则遍及全国,他掌握中共中央最高的人事任免大权,不仅领导白区组织,也直接指挥苏区的党军政工作。
“当年毛周双方,毛在苏区坚拒周的‘调虎离山’之计,周奈何不了毛。周则奔走于上海、莫斯科之间,自持有‘毛子’(当年毛派都贬称共产国际代表为‘毛子’)支持,毛也奈何不了周。后来周恩来到了江两,周斗毛,毛斗周,你来我往,互有斩获,到遵义会议一役,毛把周摔倒了。”司马璐说。
话说毛泽东杀了他的恩人也是心腹之患的袁文才、王佐以后,成了闽赣苏区的最大力量。为了削弱毛的势力,1929 年 2 月,周恩来以中央军委名义,给红四军前委信,史称“中央二月来信”,命令朱德、毛泽东离开红四军到上海。当时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前委书记,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要朱毛离开,主要是针对毛的。按当时红军的体制,毛的前委书记权力高于军长朱德。朱德对周恩来的“二月来信”表示接受。毛泽东则拒绝。
调虎离山没成。是年5 月,周恩来又派刘安恭为红四军军委主席,并指示毛泽东的前委须受刘安恭的军委领导,因为军委直接代表周恩来的中央军委。
6 月 22 日,红四军七大在福建龙岩举行。会议由陈毅主持。刘安恭代表周恩来致词,刘说,“毛泽东在红四军的权力过于集中,不服从中央,拒绝中央‘二月来信’违反党的纪律,代表中央军委宣布毛泽东在前委暂时停止职权。”会上,毛泽东嚷着要去莫斯科告状。刘安恭说:“可以,可以,你直接找马克思告状更好。”
在江西苏区,周恩来与毛泽东为了争取红军的控制权反复交锋。1930 年 9 月三中全会时,周恩来在传达共产国际精神的报告中说:“今后中央的工作以苏区红军为重点,成立苏区中央局,统一中央对苏区和红军的领导。”
9 月 30 日,周恩来在中央军委又说:“成立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苏区的最高指挥机关”,所有各苏区军委应受中共中央军委指挥。这就使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斗争在江西苏区短兵相接了。
1931 年底,周恩来到达江西苏区,出任苏区中央局书记。于是,周恩来和毛泽东的斗争,就更进入短兵相接了。
“周恩来到苏区直接掌握红军指挥权后,毛泽东多数是处于挨批挨骂的地位,毛泽东被批的最主要的一条是,毛是一个逃跑主义者。整个苏区反围剿的过程中,周的进攻路线与毛的逃跑路线的斗争之争。周在进攻中不断消耗自己的力量,毛在逃跑中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这是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江西苏区军事路线斗争中的大槪形势。” 司马璐说。
1932 年 10 月,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举行扩大会议。史称“宁都会议”,这是中共历史上著名的一次由周恩来亲自主持的反毛会议。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0 月上旬,“会议过程中,‘开展了中央局从未有过的反倾向的斗争’……集中批评了毛泽东。”宁都会议通过“批准毛(泽东)同志暂时请病假。”据贺子珍回忆中说,当时毛泽东对她说:“他们说我右倾机会主义,把我的军内职务撤了,不让我管军队……”后来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会回来的”。
1932 年底,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秦邦宪、张闻天、陈云、杨尚昆都从上海撤退到江西苏区,周恩来这时的职务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书记,中央军委主席,红军总政委,仍然是党和苏区的第一号人物。
1934 年 1 月 15 日,中共举行六届五中全会,选出周恩来、秦邦宪、项英、陈云、张闻天五人为政治局常委,毛泽东连中央委员也没有当上。而且,根据周的提议,他还受到了“严重警告”。
当年的春天,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领导决定放弃苏区北逃,成立了一个由周恩来、秦邦宪、李德组成的最高指挥机构“三人团”。所谓“三人团”者,其实是周恩来一人拍板。
北逃的路上,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三个人同被编在中央纵队。王稼祥初到苏区时本来是反毛的,后来他在担任总政治部主任期间,对他的顶头上司总政委周恩来产生反感,认为毛比周老实。张闻天感到自己身为中央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突围前动员布置,周恩来发号施令,他奉命行事,有意见而不敢言。这三人一路同行,王稼祥放言高论,毛泽东沉潜观察,张闻天经不起王、毛对他的谥美之词,于是彼此“交心”,成为另一个“三人团”。逃窜路上,毛派“三人团”和中央的“三人团”一直在斗。
由于中央“三人团”指挥不断失误,北逃路上红军上下怨声四起,毛派趁机夺权。1935 年 1月1 月 15日至 17 日,中共在遵义举行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上,毛派的“三人团”终于扳倒了中央的“三人团”,夺权成功。遵义会议决议宣布,原先的三人团解散,补选毛泽东接替项英为政治局常委。
不过,毛泽东从周恩来手上夺得军权,并非一次完成,其中阻力重重,几经反复。毛、周之间,毛泽东与王稼祥、张闻天之间,矛盾不断出现转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 月 5 日,会理会议中,秦邦宪被正式撤职,张闻天接秦为党的总负责人(总书记)。2 月 18 日,中共中央决议决定“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实际上是,周恩来是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3 月 11 日,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为中心的新的三人团成立。8 月上旬,周恩来病倒。8 月 19 日,中共中央正式通过由毛泽东接管周恩来有关军事上的全部职权。以后周实际上成了毛泽东的参谋长。
(作者提供/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