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闻】10月26日完整版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6日讯】习重用国安高官 分析: 凸显不安全感;习近平连任后 中国富人启动逃生计划;党媒称中国年轻人“俯视”西方 外界质疑。

习重用国安高官 分析: 凸显不安全感

中共领导核心人事改组,国安部部长陈文清进入中央政治局,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公安部长王小洪没入局,但也担任书记处书记。分析认为,两人的晋升跟习近平的整个战略布局有关,突显他对国内外安全的担忧。

香港《南华早报》10月24日报导说,过去中共的情治和安全官员从未“入局”,这次国安部部长陈文清跻身政治局,并担任书记处书记,可望接任政法委书记。中央书记处有7名书记,公安部长王小洪也在其中。

62岁的陈文清和65岁的王小洪两人都有福建经历,这次任命显示他们受到习近平的信赖。

报导说,在过去20年里没有类似这样的任命。这凸显了北京对“安全”的日益关注。

旅美时政评论员蓝述:“习近平连续第三任他已经破例了,他提上来的这些官员,都不是依照以前的惯例的。他就是准备依靠这些人去控制中国社会,这个跟习近平的整个战略布局有关。接下来习近平很可能让中国的经济依赖计划经济,社会将面临大的转型。老百姓将享有越来越少的自由空间。私营企业整个经营环境将会急剧的恶化。”

旅美时政评论员蓝述说,中国社会在所谓改革开放的环境下近半个世纪了,习近平回到毛时代的高压管控,很可能出现激烈反弹。

蓝述:“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将会采用高压政策,强制中国社会适应于逐渐走向文革时代的高压掌控的气氛。所以习近平在今后,将会越来越多地依靠国安部门和公安部门控制中国社会,这是我们看得到的。”

公开资料显示,陈文清曾任福建省纪委书记、中纪委副书记。2016年转任国安部长中央国安办常务副主任。王小洪曾任福建公安部门要职。也曾任河南省公安厅长、北京市市公安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公安部党委书记。今年6月任公安部部长。

目前,枪杆子、笔杆子和刀把子也都在习近平手里,但这一任命被认为透露出习近平对安全的担忧。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91次提到“安全”,“国家安全”也写入了党章。

政经评论人士秦鹏:“中国人有一句话叫:缺啥补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围堵中共。中国国内对习近平反对声浪也越来越大,9月份习近平强调要防范‘颜色革命’,很明显他担心中共会垮台。所以高喊安全给全党壮胆。”

另外二十大前,抗议者彭立发在北京四通桥挂横幅要求罢免习近平,在全球引发声援,评论认为这也令中共感到恐慌。

秦鹏:“喊这么多安全,其实也是给习近平本人壮胆的。因为不管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粮食安全,核心还是政治安全,往大里说是共产党的统治安全,往小上说是习近平的执政安全。”

美国务院前中国政策顾问余茂春分析,习近平十九大报告认为东升西降,二十大报告主要谈安全,显示他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美国务院前中国政策顾问余茂春:“习近平大权独揽,什么都要去当老大,你可以说他权力非常大,但是他之所以讲这些安全,讲这个国际反华势力加速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侵害。他实际上是处于一种不安全感的状况下。”

余茂春说,由于习近平的一系列的措施基本上都是败笔,所以他有很多危机感。

余茂春:“这种危机感给他造成了底气上的削弱,所以他讲起来,基本上没有讲什么东升西降,他讲的主要就是这,共产党面临很多的危机。”

至于习近平第三任期的走向,余茂春认为,总加速师会继续加速让中国走向衰落,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采访编辑/李韵 后制/钟元

习近平连任后 中国富人启动逃生计划

中共二十大过后,中国有钱人因对中国的未来感到悲观,已经启动脱逃中国的计划。

英国《金融时报》10月25日报导,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进一步巩固在党内的地位,成为毛泽东以来最有权势的领导人,甚至可能终身统治中国。对中国富人来说,他们必须想出“逃生计划”。

报导引述与中国和香港富豪家族合作的欧洲律师莱帕兰斯(David Lesperance)的话说,习近平统治延长到两届以上,对中国的商业精英来说,是一个重大变数。中国的有钱人不仅担心政府将课征财产税,取代非正式的“共同繁荣”捐赠的传言,他们也越来越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即使他们已经离开中国。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因为整个二十大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是中共整个政局急剧的向左转。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会非常的艰难,因为中共也说的很清楚,过去是高速度增长,将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 GDP的增长速度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这个党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它特别是把共同富裕作为它的一个招牌,写入党章,成为经济政策的一个中心词。”

习近平在二十大期间提出“规范财富累积机制”,再为共同富裕创造新名词。中国富人担心财产被“共同富裕”,自身安全也“共同赴狱”。

王赫:“我们看到上海封城已经是对中产阶级,对那些岁月静好的人已经构成了空前严重的打击。而这次二十大就是从政治上对他们再次出击。所以整个中国的经济前景,那些中国的富豪阶层,中国的中产阶层,在这个政策冲击下,都会惊慌失措。”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认为,中共二十大订下的政治纲领,人事布局都体现出习近平一家独大。二十大成了中国富人的一个诅咒,中国命运的绞索,甚至把中国的未来变得腥风血雨。

王赫:“中共目前这个派系仍然是存在的,它在台面上把它削平了,但是在台下大家之间的斗争还非常的激烈。那么习近平下一步,他要推行他的政策的话,那么在国内的政治打击面,政治运动的力度它会相当的大。同时,他在经济方面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而且把这称为习近平的原创性的贡献,这些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前景蒙上了一层深重的阴影。”

旅美经济学家黄大卫表示,很多人对于习近平提出所谓的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以为然,认为都这只是一种漂亮的说法,或者痴人说梦话。

旅美经济学家黄大卫:“(中共)觉得这些巨富,是由于这个国家给了他一个舞台,他们才能成功。他们觉得这些富人,他们发财之后,并没有去服从于国家政治的一个这样的要求,而是更多的去利用这种他们手上的资本的力量去干预市场,或者是跟下层的官员官商勾结,进行一个干预市场。其实这早在2013年14年已经有很多公开这样的讲法,包括我自己也听了很多次,但是大家都不以为然。”

近几年中国不少知名人士都短暂或长时间在公众视线中消失,失踪5年后在上海接受审讯被判刑的“明天系”创办人肖建华就是其中一位。

黄大卫:“早几年的对于中国的政治高层政治非常熟悉的,也被誉为是白手套的肖建华一样。他居然还躺在那个四季酒店上面就是那种非常淡定,结果给人抓走,这就是一种资本家的一种傲慢与偏见,他们导致的这种结果,他们没认真的去想,就是这个中国梦跟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做什么,包括近年的一个共同富裕。”

王赫:“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它要靠资金、靠人才,还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一个相对有效的经济环境。那么现在中共二十大把这些全部都摧毁掉了,都把人往外赶,把资金往外赶,所以中国的经济前景,在未来应该说是风雨飘摇。”

人走茶凉,中国富人走了,大量资金外流,大量人才外流,评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前景恐怕是雪上加霜。

编辑/黄亿美 采访/常春

党媒称中国年轻人“俯视”西方 外界质疑

在中共二十大期间,中共官媒发布了一份民调,宣称中国年轻人对西方国家的好感度越来越差,不过这份民调公信力却受到外界质疑。

10月21日,中共官媒《环球时报》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宣称,中国年轻人对西方国家的好感度越来越差。民调列出7个先进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声称中国年轻人对美国的好感度最差,其次是日本。

中国留学生涵同学:“据我的看法,还有我自己的体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感觉很多中国年轻人他们并没有对西方有认知,他们对西方大多数是空白,他们不愿意去花精力去想很远的事情,我觉得这用一个词更好的形容就是他们‘躺平’了。”

中共官媒声称,中国年轻人现在越来越自信,过半中国青年正在用“平视”和“俯视”的心态看待西方,认为中国在治安乃至人权状况等方面已经超过了西方国家。

但多位中国留学生向新唐人电视台表示,中共官媒的民调不可信。

海外华人陈先生:“这个所谓民调数据的真实性,我是持很怀疑的态度,另外我不知道这个民调的抽样是否有针对性的。现在越来越多人,不管是年轻人也好,或者是上一点年纪的人也好,都在拚命的跑路。”

佛州留学生James汪:“这种民调其实看看笑一笑就好了,这跟中共经常标榜的有九成几的中国人民支持共产党,是一样的东西。实际上这个自信是它自卑的一个表现。”

《环球时报》还引述专家分析称,中共国力上升、海外影响力增强,因此年轻人信心增强是很正常的。还宣称,中国社会始终很稳定,而西方国家近年来却动荡不断,所以中国年轻人更有底气。

对此,旅澳华裔历史学者李元华直言,在中共极权体制下,中国年轻人答问卷未必是自己的真实思想,而且这份民调的本身,就带有挑衅性和斗争性。

旅澳华裔历史学者李元华:“你可以从它的这种问卷方式就可以看出来,其实中西方,如果不是中共专制集权和自由世界对抗的话,西方百姓和中国大多数老百姓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矛盾,只不过中共任意去挑动这种民族主义,去稳固它的专制极权,所以它才到处宣传。包括这个问卷的形式其实都是那种阶级斗争的态度,把西方作为自己的敌人,假想敌,然后去做的问卷。”

事实上,最近北京四通桥事件抗争者“彭立发”挂条幅抗议中共政权的行动,已经引发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觉醒。

尽管中共当局全力封锁消息,但很多人都被这位“四通桥勇士”的表现所鼓舞,北京、广州等地的公共卫生间内都出现大量反共标语。

李元华:“其实任何一件这种鼓舞人心的事件,都可以去激励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有追求的,不盲目相信中共宣传的。而那些天天活在中共允许的新闻圈子里,不主动去了解世界的人,那他们很可能就跟着中共导向走了。我想年轻人的两极分化在中国大陆也是比较明显的。”

身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也变得越来越勇敢,英美多所大学也出现大量声援“四通桥勇士”的海报和标语。

涵同学:“至少感觉到我们在进步,我们也在用自己的勇气去表达一些事情,在墙内一个勇士都那么做了,那我们在墙外拥有自由的人,为什么我们不去发声呢?如果不是我们去发声,又能是谁呢?如果不是现在,又能是什么时候呢?”

编辑/孟心琪 采访/易如 后制/陈建铭

大陆房市持续低迷 多地大推农民进城买房

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为扭转颓势,今年以来有至少20多个地方政府,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以缓解库存压力。但专家认为,这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做法,对当地房市影响有限。

近期中国多个市县接连发布通知,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其中吉林四平和双辽市,都要求开发商为农民提供城区买房的减免优惠。另外政府还将参照所缴纳契税的额度给予全额补贴。

湖南株洲市茶陵县,则是用城区人口同等待遇的政策,吸引农民买房。购房农民可享受户口迁移、子女就近入学或转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还有些地方政府,将购房补贴范围扩展到农民工群体。

四川南充市9月底的通知提到,对农民工、医护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等购房人,按照合同总价的3%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补贴总额度不超过3万元/套。

记者不完全统计,推出类似政策的还有贵州遵义、安徽潜山、黑龙江佳木斯、湖北省麻城、河南信阳罗山县、江苏兴化等20多个弱二线和三四线地方城市。

湖南某县城的伊先生表示,当地楼市和经济都非常低迷,即使买得起楼的人也多是持币观望。

湖南某县城的伊先生:“我们这里是很穷的,也没有鼓励他也鼓励不起来,他也没有鼓励。政府拿什么鼓励?现在我们一个县,我告诉你,我们这个县的这个财政,GDP总共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年也就是还不到一个亿。一百多亿的赤字。”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认为,很多住在农村的农民并没有在城里买房的刚需,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只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无奈之举。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房地产业非常非常的危险,现在是在爆雷之中。第二呢中共这个利益集团在这个房地产市场中受的利益最大,那么现在在试图维护自己的利益。停滞下来以后政府卖地也卖不出去了,财政收入也没有。在这种走投无路、饥不择食的情况下呢,他们所有的馊点子都会提出来。”

《农民日报》8月份的头版评论文章也承认,不少县市希望以各种手段吸引农民进城活跃经济,扩大需求,并将楼市“去库存”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但“后路账”不能不算。

实际上,推动农民进城购房并不是这次房市调控的新产物。

早在2015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就曾提出,要透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2015年,当时也是个什么房地产市场比较困难的时候,为了使那些房消化出去,当时就已经盯上农民工、盯上了农民。所以把他们那个财富,他们那个买房的动力其实在那时候就已经耗尽了,这一波不会起多大作用。”

尽管中共当局不断解除购房限制,楼市成交量和价格却持续走低。刚过去的传统“金九”旺季也没能挽回颓势。

克而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9月分销售操盘金额年减25.4%。1到9月的累计销售同比降幅,也高达45.4%。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这个房屋市场从总量上讲早就饱和了,所以中国房地产市场早就应该转型了。但是它迷梦不醒啊,还想要依靠房地产把它当成支柱行业、支柱产业来拖经济,所以才会出现这么一些荒唐可笑的政策出来。就说整个中共现在还找不到办法。”

在过去十年里,房地产贡献了中国约四分之一的经济产出。

《日经新闻》近日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受低迷的房市和极端清零政策影响,中国2022年GDP增长率预测仅有3.2%,远低于其他亚洲新兴国家的平均预估增长率。

世界银行更是将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率下调到2.8%。

编辑/李明飞 采访/易如 后制/王明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