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供销社强势回归 民众为何恐慌?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11月05日讯】在中共的二十大结束之后,现在的中国,正在跑步回归计划经济,不仅各地都在加快恢复供销社系统,就连A股市场都开始追捧“供销社概念股”。此外,各地的国营食堂也在加速建设中,有的已经开张营业。那么,已经淡出公众视线几十年的供销社和国营食堂,为什么能在一夜之间又重返聚光灯下呢?中共这么大张旗鼓地倒退回计划经济,这又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呢?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些内容。

供销社国营食堂强势回归

我们先来看看供销社的情况,这段时间,“供销社”正在中国各地强势回归。

《湖北日报》在10月11日的报导中提到,湖北省实施的“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底,全省基层社总数达到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目前,基层社社员达到45.2万人,其中,农民社员人数5年增长5倍多,由2016年5.15万人增长到了2021年的33.3万人。湖北省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要争取在2025年,让全省基层社社员达到150万。

实际上,不仅是湖北省,中国各地的供销社都在快速发展。比如,《宁夏日报》报导,宁夏的乡镇基层社覆盖率,从2017年的56%上升到92.7%,预计到今年年底,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

要大力发展供销社,当然就需要招聘更多的工作人员了,可以看到,10月26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官网上发布了招聘公务员的通告,这也表明这个“供销合作总社”是中共中央直属机构,是国家正部级单位。根据中共国家公务员局,在10月2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公务员《招考简章》,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一共招聘9个职位,其中有7个职位要求是中共党员,落户地点是北京市西城区。

除此之外,在大陆社交媒体微博上,像是浙江、广东、江苏、河北,以及安徽、四川、贵州等地政府的官方账号,也都发布了供销社招聘广告。

而供销社的“火热”,也烧到了内地股市,大家看,在一片惨淡的A股市场,最近最火爆的股票,既不是科技板块、军工板块,也不是地产、金融、能源、环保板块,而是供销社概念板块。

11月1日,供销社板块大涨超过8%,多个供销社系统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纷纷涨停。11月2日,又有多个供销社概念股,大涨超过5%。截至2日收盘,A股Wind供销社指数,最近5天的涨幅已经超过10%。其中,山东省供销社控股的上市公司天鹅股份,已经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超过30%。

与此同时,和供销社一起高调回归的还有“国营食堂”,这个所谓“国营食堂”,主要是指在中国基层社区建立的廉价中小型食堂。

这种食堂长什么样呢,我们也来看看网上的一段影片。

凤庆,是云南省的一个县城。可以看到,影片里的人颇为兴奋的介绍,饭菜便宜得很,一碗素菜2块钱,一碗荤菜5块钱。这场景,恍惚间,就像穿越回了那个物资统一分配的年代。不过,看影片的网民们倒是都很清醒,纷纷留言说:“有你哭的时候”。

据陆媒报导,在7月份时,云南、湖南、湖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居民小区,已经开始出现了自助餐式的社区食堂。经营模式,是由当地街道办出资,再由官方批准的餐饮业者来经营,定价略低于市面的饭馆。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各地方还会加速建设这么一批社区类“国营食堂”。因为在10月9日时,中共住建部和民政部办公厅,刚刚发布了一个关于“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就要求,每个城市、城区,要选取3至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具体就是,要配建便利店、食堂、菜店、理发店、洗衣店,以及药店、维修点、邮件寄送服务、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大家知道,2015年的时候,中共已经开始在农村恢复供销社,而现在,进一步扩大到了城市,并且也开始进行“试点”了。

大陆民众感到恐慌

然而,供销社和国营食堂的卷土重来,却让不少大陆民众感到恐慌和不安,因为这两种场景,再一次,把中国人拉回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计划经济时代,对70后尤其是出生在60年代之前的人来说,那是一段相当痛苦的记忆。

从1950年开始,再到八十年代对外开放前的30年的时间里,中共依靠行政计划,掌控着中国社会所有物资的生产和供应,所有家庭都必须通过供销社来采购生活必需品,一般农村或是家庭手工作坊生产的产品,也必须卖给指定的供销社系统,否则,就可能背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从1953年开始,中共政府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政策,简称统购统销。因为物资奇缺,中国人的主要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凭票供应,分配给你多少“票”,你就只能买多少东西,像是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等等,都是属于中共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

如果现在,再回到那种统购统销、定量分配的模式,毫无疑问是在开倒车。所以,对于现在这种供销社的回魂,有网民就说,想起了当年的贫穷岁月。也有网民担心,如果国家力量支持的供销社不断扩张,那么,像是民营小型超市、社区小店,甚至大型超市可能都会被挤出市场,造成新的垄断。

但是,供销社和统购统销制度的危害,还远远不止这些,它还是中国50年代末开始的大饥荒的罪魁祸首。

中国1959年开始的大饥荒,在几年的时间里就饿死了几千万人,知名学者宋永毅就谈到,导致大饥荒的原因,正是1950年代初期的朝鲜战争、统购统销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形成的粮食政策。另外,中共大搞“人民公社”、“合作社”、“大食堂”等,也是造成大饥荒的原因。

所以,当供销社和国营大食堂,这两个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性事物重新降临时,怎能不触发中国老百姓内心的恐惧呢?可能年长一点儿的中国人还都记得,那个时候,谁家要是开火做饭,可能就会有人搬块石头跑到那家,把锅给砸了,当年中共搞的社会主义大食堂,把中国农村彻底摧毁了。所以,人们害怕的,还不只是再次面对物资匮乏,更害怕的,是“大跃进、整风、肃反、四清、文革”等等各种运动,也随着计划经济一起死灰复燃。

那么,中共当年为什么要“统购统销”呢?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解决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起因,就是在1953年6月,河南因为缺粮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群体抗争事件,于是在当年年底,中共就开始实行“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统购统销的范围逐渐扩大。

关于这段历史的详细情况,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我们在去年7月2日时做过的一期节目《【财商天下】供销社死灰复燃 习要“备战备荒”?》。

供销社从未消失 近年来加速发展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眼看着中国经济要被折腾得完蛋,中共执政合法性也面临危机,中共不得不进行所谓的改革开放,于是,各种个体与私营商铺逐渐兴起,物资开始丰富,交通也逐渐便利,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逐渐形成,供销社系统就此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却从来没有消失,下属企业大多聚焦在流通、物流等领域。

在1995年2月的时候,中共就发布过一个《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中明确提到,要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支持政策。由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立了正部级单位的属性。

2009年11月,中共又发布了一个《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供销合作社进入了所谓改革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系统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

从2013年起,供销合作社已经多次被写入到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之中。2021年,中共又再次明确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试点。

到了今天,供销社,已经成了中国农业流通领域中名副其实的大哥大了,2021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是当年中石油收入的2倍多。销售总额包括农产品、日用品等销售额,以及物流业营业额等等。

而且,在2011年,中国供销集团,还以960多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3位,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第31位。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曾在受访时提到,中国供销社系统,目前一共有3.1万家,拥有将近40万个网点,和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以及不同经济成分的网点,形成纵向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链式关系,同时,也形成横向的多种类型的生态链关系。

为什么中共的说法站不住脚?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供销社和国营食堂重出江湖,相关讨论也越来越热烈的时候,大陆媒体却借用专家的话,否认中国将走回计划经济。

他们的理由是:现阶段的供销社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产物,各出资企业采取市场化、现代化的企业运作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没有过去那么强的行政属性,已经成了公司制。

另外,供销社的服务项目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供销社服务还包括“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服务,帮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问题;还有农业科技“上山下乡”,把无人机、绿色生物农药等新兴技术,也引进到了农田等等。

但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不管是所有权结构的改变,还是服务范围的扩大,这些都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变化,在本质上,现在的供销社和以前的供销社没有分别。

首先,供销社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如果按着市场规律运作,供销社系统早就应该在中国大地上消声匿迹了。它之所以能够“死灰复燃”,恰恰是中共当局主导和干预的结果。

其次,它是由政府支持和建立的机构,承担的是政治职能。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官网中就提到,供销合作总社的职责,就包括指导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根据授权,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等。可以看到,行政干预的作用十分明显。

第三,现在的供销社,仍然是政府用来调配资源的一个系统,而且正在从农资、土地、金融、营销等多个角度,全方位介入到农村的经济活动。和过去相比,对资源的控制更加全面和深入了。

但问题是,中共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呢?

按照目前的情势判断,中共真正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对资源实施全面的国家垄断,加强党的控制;二是备战备荒,为计划中的战争和可能爆发的经济危机做准备。

首先,中共可以通过供销社和“社区食堂”等国有企业,挤压民营小企业、菜市场、餐馆的生存空间,慢慢形成垄断之后,达到全面控制资源的目的,以此应付目前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经济危机。因为一旦经济崩溃,将会爆发全面的社会危机,中共只能用供销社、大食堂的方式,通过配给达到稳定社会的局面。

而且,中共已经提出,要在全国建设统一大市场,要“统一”市场价格、商品供给、配给渠道等,其实就是在搞“全国供销社”、“统购统销”,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国内的管控,利用各行业设立的超大型央企控制整个国家;另一方面,则是试图利用这些企业的超级实力,在国际上争夺议价权。

其次,中共的最新举措也表明,随着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中共已经做好跟西方决裂的准备,台海冲突的风险在不断升高,再加上目前中国面临经济衰退,一旦爆发战争或者出现经济危机时,供销社和“国营食堂”就可以作为调配物资、管理社区的应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市场经济将会让位给计划经济,物质匮乏的时代将会卷土重来,按票供应的日子也会随之而来。其实,中共当局之前也早就大张旗鼓地暗示过了,中国人民要一起过苦日子。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李松筠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李松筠
关注“财商天下”:https://bit.ly/GJEconUND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