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深陷危机 债务爆雷逼宫中南海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6月07日讯】中国地方政府深陷债务危机,多地爆雷,公开承认无力还债,分析认为,地方政府已经公开把包袱甩给中共中央,摆明了是在逼宫中南海,和当局唱反调。

地方债敲响警钟 贵州“和中央唱反调”

今年以来,中国多个地方政府因债务敲响警钟。5月26日,武汉市政府公开向259家企业追讨欠款,要求这些企业“立即履行还款义务”。其中既有私企也有国企,欠债总额达到了3亿元(人民币,下同)。

这则消息凸显武汉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今年2月份,武汉当局试图减少返还给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因此引发两次退休老人的大规模抗议,这在中国极为罕见。

在武汉发布追债公告的前几天,昆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昆明土投”被曝光无法按期偿还巨额贷款,令投资者担忧。

5月24日,昆明市辟谣称是虚假信息,债务如期偿还。但知情人士透露,“昆明土投”在最后一刻才成功兑付贷款,而且资金是挪用了其它城投平台的贷款,这使得昆明政府的偿债能力受到外界质疑。

4月12日,贵州省政府发布报告称,已无法解决自身债务问题,向国家求助。这份报告很快引发关注,随后遭删除。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显示,贵州2021年度债务余额约为11,872亿元,债务限额约为12,365亿元,债券发行金额为2275.8亿元,还本付息金额为1796.5亿元。

时事评论员朱同当时在大纪元撰文表示,中共在最危险的时候,宣传依然是“形式一片大好”,不会让人民知道真相。贵州现在公开“和中央唱反调”,说明地方债问题严重,已经纸包不住火。

时事评论员秦鹏在《秦鹏观察》中表示,这是全国第一次有省级政府公开宣称他们的债务已爆雷,要求中央政府给予解决。他说,在还没有私下向中央商讨解决方案之前,贵州省就公开发文自曝其丑,称本省已经无力解决要向上面求救,可能是在公开逼宫中南海:“你得帮我,要不我死给你看!”

秦鹏认为,接下去可能还会有其它省市出现同样的问题。

5月17日,网上传出“企业预警通”APP的两张截图显示,贵州省首府贵阳市和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的财政局在官网公开表示“化债难”。

贵阳市财政局称,贵阳市2023年隐形债务本息高达388亿元,现在连债务展期和借新债还旧债的操作都“存在一定困难”。

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则称,该市隐形债务达928.36亿元,“还本付息压力大,通过其它措施化解债务的余地越来越小”。

专家:中国地方债务是头号亚洲金融风险

5月上旬,彭博社对53位经济学家、资金经理和金融机构策略师进行调查。他们认为,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的债务,是今年最重大的亚洲金融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2年估计,中国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总额达到70.4万亿元,在2027年之前可能还会翻一番。

投资银行高盛今年4月表示,如果把隐性债务也考虑在内的话,中国省级政府的债务将是23万亿美元,是中国GDP的126%,远远超过官方公布的77%。

中共中央则一再重申,不会帮助地方政府还债。自2018年之后,中央政府就不再系统性地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统计,也不承认是其公共的债务。

法国《世界报》记者勒梅特6月6日在专栏中指出,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成了一个大问题。地方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引发外界担忧。

勒梅特表示,一方面,中国地方政府被要求无节制的投资;另一方面,它们的借贷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是由北京当局来设定的。为了规避困难,地方政府创建了融资工具(LGFV),通过这个工具获得的贷款不会记录在公共账户中。现在,这些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让北京担忧。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2年末,中共地方政府未偿还债务超过35万亿元。但业内认为,这个数字可能被严重低估。

美国经济研究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研究人员上周五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债务压力已经严重限制中国地方政府为疫后经济复苏提供财政支持,去年有半数的中国城市连偿还债务利息都有困难。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文慧)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