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降级成潮流 价格战折射出经济低迷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3日讯】今年以来,中国大陆出现消费降级潮流,从线上电商到线下实体店都在搞低价竞争,激烈的价格战在多个行业开打,“低价”与“下沉”成为企业界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

目前消费降级正在中国普遍发生,“勒紧钱袋子,少消费”以及“简单实用”成了中国人新的消费习惯。商家、企业的同行竞争(俗称“内卷”)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价格战就是这一趋势最直接的体现。

《21经济网报导》10月10日的一篇报导,梳理了今年以来在中国线上、线下的量贩零售商家,各大小车企以及餐饮零食行业内部的激烈“战况”。

首先,“价格战”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三大电商平台间开打。

京东在3月份祭出了“百亿补贴”的策略,在这种变相大幅降价的刺激下,京东平台上的公司商家数量在第二季度大幅增长。作为应对措施,另一家电商平台淘宝随即也抛出了所谓“价格力”等“五大战略”,把价格战推向高潮。拼多多也延续其以往的做法,继续把“低价”战略贯彻到底。

其次,“降价”与“下沉”也成为了许多线下实体零售业的“主旋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今年上半年发生在汽车整车零售行业的价格战。

第一季度,东方雪铁龙等车企率先宣布燃油车降价。紧接着,价格战迅速蔓延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在各大车企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汽车销售店家推出各种优惠打折措施,变着花样地大幅降价促销,甚至不惜半价抛售。

在餐饮行业,现制咖啡界的价格战也打得十分激烈。库迪咖啡在4月份率先发起9.9元喝咖啡的活动,是这场价格战的开端。作为库迪的主要竞争者,瑞幸咖啡也跟进降价并公开承诺“两年内不涨价”。但库迪随后又把拿铁的价格降到8.8元一杯。幸运咖则把这场价格战打到了极限,直接把咖啡价格降到了5元一杯。

此外,据《电与店》调研报告,今年以来零食品牌大幅降价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例如:日常售价2元的农夫山泉水只卖1.2元;日常售价3元的百岁山矿泉水只卖1.8元等等。报告说,各个知名品牌的旗舰产品的折扣率“普遍在六折到七折之间”,而且都不是临期产品。

就在一个月前,“说一件事证明你消费降级了”话题突然登上了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热搜。在社交网站“豆瓣”上,“今天消费降级了吗”的群组成员人数甚至超过了36万人。

消费降级与各行业激烈内卷的背景,是中国经济持续的低迷不振以及失业率的居高不下。

据中共官方公开发布的数据,今年年初,在“清零防疫”结束后,全国商品零售额在今年1月到5月曾有短暂回升,但随后又大幅放缓,至今仍未返回疫情爆发之前的水平。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在6月端午节出游旺季,中国国内游客人均消费虽然比去年同期(“清零”时期)增长了8%,但与2019年同期(疫情前)降低了14%。

考虑到中共官方一向会对不利的数据进行“美化”,外界普遍认为民众实际的消费能力远比这些数据更为疲弱。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云涛)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