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商会:在中国经商更困难 未来5年监管增强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24日讯】中国英国商会表示,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共监管力度还会增强,阻止外资撤离,英国企业在中国大陆做生意将变得更加困难。

路透社5月22日报导,中国英国商会(British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发表立场文件指出,中共政府去年8月以来推出了48项措施,但却没有让英国企业看到“有意义的开放”。

该商会表示:“预计未来五年内,监管障碍将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此外,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风险不断增加,给英国投资者带来沉重压力,进一步制约英国企业的信心。

阿斯利康、捷豹路虎、渣打银行和劳斯莱斯都是英国商会的成员之一。

“中(共)国显然正在制定与企业关系的新路线,但明确企业的角色至关重要”,英国商会主席朱利安.费舍尔(Julian Fisher)表示,“目前的模糊性令人沮丧。”

中国英国商会表示,中共政府在实施政策时能够提高可预见性、清晰度和透明度,将大大有助于恢复市场上的商业信心。

中共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去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下降了8%。

中共外汇管理局的数据则显示,2023年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约80%,只有330亿美元。这是自1980年开始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

除了英国商会,美国、德国商会也对中国营商环境持悲观态度。

德国商会撤离中国的德企翻倍

中国德国商会今年1月的调查显示,撤离中国市场或考虑放弃中国市场的德国公司,在过去四年翻倍增加,升至9%。

德国商会表示,这一调查突显了在中国经营的德国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来自中国公司越来越强劲的竞争、不公平的市场准入、经济困境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等。

德国之声4月报导说,由于中国营商环境正在改变,愈来愈多德企从中国大陆转移至日本。

3月27日,由德国在日本工商会以及毕马威(KPMG)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164家在日德企中有38%表示,正在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日本,23%正在将地区管理职能从中国转移到日本。

90%受访企业表示,经济、商业关系、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德国企业在日本设址的主要原因。另外,受过良好培训的劳动力、先进的基础设施、基于民主原则的稳定政治环境,以及对智慧财产权的保护也是关键的原因。

报导说,随着美国政府明年更替,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是否加剧,也引发忧虑。

美国商会:57%美企对中国信心不足

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2月1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57%美企对中国持续开放信心不足,对华投资普遍采取“审慎”态度,大多数受访者仅考虑小幅增加在华投资,或者暂无增加投资的计划,且优先考虑推进核心业务,而非新增投资。

此外,美中关系紧张依旧是影响美企在华投资意愿的关键因素。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文慧)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