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三中全会没戏 习进退失据 失去方向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28日讯】中共党魁习近平执政陷入危机:中国经济束手无策、高层内斗激烈,导致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延宕逾半年才宣布举行。资深媒体人颜纯钩表示,习现在陷入进退失据﹑失去方向感的绝境,他空话连篇,也预示着三中全会没有戏码。

中共三中全会今年7月举行。5月23日下午,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举行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大谈“深化改革”。参加会议的中共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和中办主任蔡奇。当天总理李强在河南调研。

此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共三中全会前的铺垫会。资深媒体人颜纯钩28日在脸书撰文表示,这个会表面上是习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实际上是习在对日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文章指,但官媒对专家说了什么只字不提,而是把习那些说烂了的空话,又连篇累牍重复一次。如果举行这次座谈会,用意在为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造势,那听了习那些话,就不必对那个会议抱什么期望。

文章分析,今日国事蜩螗,习陷入进退失据﹑失去方向感﹑不知如何自处的绝望处境之下。十年来的大倒退其势已成,再重回改革之路,恰恰证明他十年来的执政完全失败,他的历史地位成了负面典型。

文章认为,目前中共正处于民心涣散,制度失衡,内外压力山大,呈现分崩离析之势。而那些对三中全会抱有期望的人未免太天真了,习那些空话解决不了从前的难题,更解决不了未来的难题。

习在会议上声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继续重复“中国式现代化”等套话。

习上台十年,其推出的内外决策都成了烂尾工程,如“一带一路”“亚投行”“十万亿芯片工程”“雄安新区”“动态清零”等。在无计可施情况下,现在又搞出“新质生产力”“大食物观”及“耐心资本”等新名词,引发外界嘲讽。

中共前体制内官员杜文5月24日在海外X平台发文分析,本次三中全会的改革决议大概率将趋于计划经济的改革方案。习的讲话显示出他对市场经济的深度怀疑和对党权控制的极度重视。改革的方向似乎并不是为了真正解放市场活力,而是为了巩固和扩大党的权力。这样的改革路径,或将使中国经济逐步回归到更具计划性质的体制当中。

时政评论员钟原日前在大纪元撰文表示,中南海面对内外的一些突然变局,事先安排的工作节奏应该被打乱,中共党魁对更多人不信任,官员躺平的效果也凸显,所有的事都等一个人拍板,怎能不乱了方寸。2023年5月,秦刚被消失后,中南海的乱局就掩盖不住了;一年之后,更大乱局又要开始了。

(责任编辑:唐正)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