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罪行录之二百零七:上趟厕所回来成了右派

整理:袁斌

由田壮壮执导的电影《蓝风筝》,讲述了一个平凡女人追求普通生活但终究无法逃脱悲惨命运,一个普通家族几经波折却难逃命运的捉弄的故事。1993年,该片获得第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在电影《蓝风筝》中,女主角陈树娟的第一任丈夫林少龙被错划为右派的过程非常令人唏嘘。

林少龙原本是单位里老实本分的一份子,但在一次揪“右派分子”的会议中,他因为出去上了趟厕所,错过了会议的一部分内容。然而,当他返回会场时,却被错误的划为了“右派分子”。

这个错误的决定彻底改变了林少龙的命运,他被派往北方进行劳改。在劳改的过程中,他遭遇了不幸,被一棵倒下来的大树压死。

仅仅因为去上了个厕所,林少龙回来后就被定为右派。这个荒诞的故事,我以为纯属《蓝风筝》的虚构,是文学创作,没想到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事。

几天前看到微博网友“海上一浪花”5月21日发的一条微博,讲述了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真实一幕。

这条微博说:“1957年反右运动,《党中央机关报》是《人民日报》属下的一个党支部,正在召开支部会议。会议从午后开始一直到晚上仍未结束,为的是要从党支部10个左右的人员中‘评’出一个右派分子。此时其中一位编辑内急实在难忍,只得匆匆奔向厕所。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几分钟后出恭回来,已被‘光荣当选’为右派分子。事后,党支部书记很不好意思地向他解释,这是毛主席亲自发起的政治斗争,上级党组织遵照最高指示按百分比交办的任务,不能不执行。只是大家面对面坐着,都不好意思开口把谁划定右派,又无人挺身自荐。正巧你离开一会儿,也就该你倒楣了!就这样,这位中央党报的编辑,度过了20年悲惨的劳动改造生涯,直至‘四人帮’倒台后才被平反。”

这位倒楣的编辑不就是现实版的林少龙吗?!而无论是电影中的林少龙还是现实中的这位编辑,他们的命运不一凸显了中共政治运动的荒诞和冷血。

许多网友在“海上一浪花”的这条微博下留言。他们说:

“1957——1976,最黑暗的年代。”

“1957年反右运动是分配指标的,小便回来就‘当选’的例子具有普遍性,全国划成右派分子的就一二百万,硬生生地把他(她)们推到敌人那边,凡被划成右派分子的即成为了专政对象,真悲惨!”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我家乡的地方报纸总编身上,因为没有按照比例上报人数,于是他自己就成了右派。”

“传到外国肯定是个千古笑话。”

“不是笑话,是事实,上面下达指标,下面就找对象,中签者沦为万劫不复,其家庭支离破碎,二十年的沧桑,改变了整个家庭家人的命运,可悲!”

“这样的场合或者说这样的情形下,心照不宣而又让自己安全的做法就是把那个不在场的抛出来。如此一想,逢开会是不是少喝水,有尿尽量憋着呢。”

“有的单位领导心善,因为右派人数实在凑不够,不忍心把哪个划为右派就把自己凑上去了,结果一个家就这样毁了。”

“那个时代在后人看来都可笑至极!可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悲哀啊……”

“我的父亲抗日时期参加革命,五八年被划右派,领导说整个部门就他读过大学,这个任务就交给他完成吧,随后被下放到农场喂猪。”

“这就像末尾淘汰,无论怎么样都是要找出一个倒楣的…”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作者提供/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