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英特尔CPU 台自主研发AI机器狗未来可送餐救灾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29日讯】国内首批自主研发的AI机器狗今天(5月29日)正式对外亮相,它们是宠物型Oliver、以及工作型Dustin,配备英特尔(Intel)CPU迷你电脑,为导航、AI演算提供运算平台,运动控制则采用安谋(Arm)晶片。

应用方面,团队计划让Oliver、Dustin在今年底前学会爬楼梯,并规划后续在室内送餐,以及铁道车辆维修厂、化工厂区巡检、灾难搜救等场域进行验证。

在国科会支持下,国立台湾大学机械系教授郭重显带领研究团队,打造台湾首创且自主研发的AI机器狗(NTU DogBot),整合、运用多项机电设计与人工智慧(AI)技术,涵盖机械设计、控制工程、步态生成、自主导航、AI算法等,团队并在今天举行的国科会学术成果记者会中展示2只机器狗。

台湾自主研发AI机器狗首次发表”记者会29日在国科会举行,台大机械系教授郭重显带领的研究团队现场展示机器狗运动姿态和移动等。(中央社)

郭重显指出,机器狗的发展在国际上已相当热络,比如美国投入在电网巡检、韩国应用于物流配送,西班牙甚至有机器狗当“科技警察”出任务,反观国内迟迟无法导入,背后原因除成本高昂,客制化服务应用与AI程式开发技术支援也相对不足。

郭重显说,团队有感于国内并无国产机器狗,加上台湾面临严重缺工、且以传统产业、服务业最为明显,而自动化不能永远只在半导体界应用,为了协助各产业都能迎上智慧化浪潮,团队2年前起心动念展开AI机器狗研发。

在国科会及合作厂商量子黑客公司(Rosemary义面坊子公司)共同出资合作下,郭重显表示,计划执行迄今,已经完成54公分长、16公斤重的宠物型机器狗Oliver,以及93公分长、40公斤重的工作型机器狗Dustin。

郭重显指出,Oliver与Dustin都具备自主定位导航能力,但在功能设计定位上有些差异。Oliver具备动作教导与AI视觉等功能,并可进行语音和表情侦测与互动操控,适合居家环境应用;Dustin可应用于工业巡检与物品递送,搭载各式工业用途感测器(音噪、视觉、温度、气体等),并结合Line Bot即时讯息回报。

至于落地应用发展,郭重显表示,短期以室内为主,中期2025年至2027年希望能有防水、防尘的户外场域应用,长期2029年前,盼达成防爆等级的场域应用,以及灾难场域搜救;目前,团队规划让Oliver与Dustin在今年底前学会爬楼梯。

目前合作产业的需求方面,量子黑客为适应地形障碍的智慧送餐服务;长春石化、大连化学提出化工厂智慧巡检应用;台湾隔震科技公司提出建筑工地智慧巡检应用;圣育科技公司盼达成结合5G AIoT智慧巡检应用。

团队表示,规格方面,现在Oliver、Dustin的运动控制采用安谋晶片,并配备英特尔NUC(新一代运算单元)迷你电脑,以CPU(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实验室已在评估使用辉达(NVIDIA) Jetson Nano(小型人工智慧电脑)做为核心运算电脑。

根据团队简报,NTU DogBot价格为5万美元起,与国外产品相比虽相对便宜,但对使用业者来说可能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郭重显表示,价格高低主要端视零组件成本,希望未来与台湾马达等关键零组件业者洽谈特殊规格,降低成本。

国科会工程处处长李志鹏则表示,AI技术导入工作机器人或机器狗,前景备受期待,过去台湾向国外购买,价格非常高,如今国内成功掌握技术,将可针对在地需求客制化,对本土产业的发展很重要,他对台湾大量生产制造的能力非常有信心,一旦有市场,成本降低可期,国科会也将持续补助相关计划。

(转自中央社/责任编辑:卢勇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