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销售额利润下滑 星巴克中国也开始降本增效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31日讯】在中国咖啡市场一直努力维持着“高端”形象的星巴克,今年二季度业绩大幅下滑,公司也有些“不淡定”了。在库迪、瑞幸掀起的9.9元价格战冲击下,星巴克中国的门店在优惠券常态化的同时,也开始琢磨“降本增效”。

星巴克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公司全球营收为85.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约2%;净利润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5%。

星巴克目前在全球约有39000家门店,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截至2024年1月31日,星巴克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超过7000家,而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降了11%,由此导致公司管理层大幅下调了年度销售预期。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拉克斯曼•纳拉西姆汉 (Laxman Narasimhan)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星巴克面临着充满挑战的运营环境,不利因素在许多关键市场仍在继续,持续感受到消费者更加谨慎,不断恶化的经济前景对客户流量造成了压力。”

外界普遍认为,星巴克在中国的销售额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持续疲弱不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下降,以及中国咖啡市场的低价竞争(价格战)的冲击。

投资界5月30日的报导称,“进入中国市场25年,高端咖啡品牌星巴克首次对外展露出它的焦虑”。

尽管星巴克高层此前一再表明,该公司无意加入中国咖啡市场上的价格战,但还是被迫推出了系列变相降价的优惠政策。

过去星巴克客的单价平均在30元左右,近期则相继推出了“满60元减10元”“55.9元三大杯”、“45.9元双大杯”等多种优惠券。通过使用优惠券,把一杯星巴克咖啡的价格直接拉低到20元左右。

对于这种变相降价,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解释说,这是“星巴克中国”为提升消费者购买频次而推出的个性化优惠促销活动,“这使我们能够优化销售额和利润。”

此外,星巴克还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其一,星巴克开始实行“消费入座”,不消费者会被店员礼貌劝离;其二,星巴克的门店过去在营业时,大门都是关闭状态,但如今所有在中国的门店都被要求开门迎客。星巴克员工向陆媒透露说,新的规定大概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实行的。

最近,中国网络社群中出现了针对星巴克“消费入座”的讨论。陆媒评论称,星巴克消费入座的规定“无可厚非”,但从不强调消费入座,到不消费被礼貌劝离,背后还是折射出星巴克现实中的困境。在持续一年多的低价竞争冲击下,定位“高大上”的星巴克也卖不动了。

针对网络上的讨论,北京某商场星巴克门店负责人受访时对陆媒“Tech星球”表示,她所在的门店,在2016年的时候,周六日的最高营业额一天可以达到6万元左右。但是现在,周六日客流高峰时,一天营业额也只有2-3万元左右。平时工作日的销量更低,日营业额差不多在1万元左右。

(记者竺颖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