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粽子用冷水还是开水? 牢记“3要3不要”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09日讯】端午节临近,粽子飘香,煮粽子有诀窍,要温水下锅,牢记“三要三不要”,这样煮出的粽子软糯香甜,不夹生不漏米。

煮粽子要温水下锅

许多老人都说,要想粽子好吃,拌馅只占3成,煮粽子占7成呢!煮粽子时,切记不要冷水下锅,因为会延长煮粽子的时间,在煮的过程中容易漏米。而用热水煮粽子,会导致粽子夹生。

正确做法是,将水烧到锅底冒泡泡就可以放粽子煮了。一般素粽子煮1小时,荤粽子需要煮2小时。

煮粽子牢记“三要”

1.要泡粽叶

粽叶要用热水浸泡1小时后,才可以包粽子。因为粽叶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草酸,如果不把粗纤维泡软,粽子在包的时候很容易开裂,同时含有的大量草酸会使粽子吃着涩口。

2.要泡糯米

包粽子前,糯米需要用冷水浸泡2~3小时,因为粽子包紧后,里面的糯米很难吸到水,煮的时后没有吸收足够的水,粽子就会夹生。

3.要加小苏打、食盐煮

煮粽子时不要只用清水煮,还需要加一点食盐、小苏打,因为食盐是咸味“ 咸能引甜”,加一点点食盐,可以使煮出来的粽子吃着更甜。

而小苏打是碱性的,可以改变糯米的性质,使煮熟的粽子吃着更香更糯。一般煮一锅粽子,只需要加2克食盐、3~5克小苏打就可以了。

煮粽子“三不要”

1.不要开盖煮

煮粽子时,一定要用一个重物把粽子压在水里面,防止水在沸腾时,粽子一直翻滚或露在水面,导致粽子不能完全煮熟。同时还要盖上锅盖,用锅中产生的巨大蒸汽,使粽子快速煮熟。

2.煮熟后不要直接吃

粽子煮熟后不要立即拿出来吃,此时不要揭开锅盖,继续将粽子焖30分钟。因为将粽子焖一会儿,可以使糯米更好的吸收汁水,从而使粽子吃着更香,很多人煮的粽子吃着不香,就是没有焖导致的。

3.不要二次煮

吃不完的粽子,不要再放入水中煮,这样会使糯米变松软,香味降低。正确做法是,将粽子放入蒸锅中蒸30分钟就可以吃了,这样可以更好的保留粽子中的香味。

(责任编辑:唐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