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关税战笼罩中共

继2023年3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后,6月8日,土耳其又发布一项总统令,将电动汽车之外的所有其它从中国进口的汽车也加征40%的额外关税(每辆车最低收取7,000美元关税),法令7月7日生效。大多数国家汽车进口的税率在10%左右,为什么土耳其将中国电动车关税提高至50%(原有关税10%+40%额外关税),并且还扩展到所有中国汽车呢?

大家知道,土耳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与中国同为二十国集团(G20)成员,2022年人均GDP约10,655美元,发展水平与中国相似。与中共相比,土耳其的优势是它的经济体制与西方趋同,是经合组织(OECD)的发起国和成员国,与欧盟早就建立了关税同盟。土耳其也在走出口导向型之路,必然要与中共较量,而关税是最好用的工具之一。

举例而言。目前,土耳其约年产150万辆汽车出口,其中70%至80%出口海外,主要是欧洲。为响应欧盟提出的碳减排计划,土耳其也将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当作发展重点。2019年12月,土耳其推出本国第一代国产电动汽车的原型,包括C级SUV电动跨界车和电动轿车。2022年10月,土耳其第一个国产车品牌TOGG开始量产。2023年前11个月,土耳其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0倍;2024年前两个月,土耳其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8255辆,表现强劲,跻身欧盟国家前五名。同时,TOGG也在崛起,2024年前两个月销量超过2800辆,成为市场领导者之一;其首款纯电动SUV车型T10X在展会上的亮相,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但是,土耳其街上,中国品牌的汽车数量迅速增加。2023年,包括新加入的比亚迪在内,拥有中国血统的品牌数量增加到9个。2024年,将有42款新的电动汽车型号进入土耳其市场。

在这样的态势下,土耳其用高关税来保护自己的汽车、电动车产业,也是自然的。

土耳其这样做,也反映出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车的强烈海外扩张。请看: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311.1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0%;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不仅汽车、电动车,中国工业、制造业的过剩产能,使全球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例如,2023年,中国钢材进口同比大幅下降(进口钢材764.5万吨,同比减少27.6%;进口钢坯326.7万吨,同比减少48.8%),但中国钢材出口同比大幅增长,为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达历史第四高位:出口钢材9026.4万吨,同比增长36.2%;出口平均单价为936.8美元/吨,同比下跌32.7%;出口钢坯327.9万吨,同比增长225.2万吨。这意味着,2023年中国钢材出口量约占全球贸易比重超过20%,成为他国贸易保护重点关注对象,贸易摩擦加剧。

事实上,据中共商务部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的统计数据,截止2023年,全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调查1704起,占全球反倾销案件近三成;反补贴调查213起,超过全球反补贴案件的三成;保障措施调查408起,占全球保障措施案件高达近85%;特别保障措施案件全部针对中国,为89起。

为什么在贸易摩擦中,中国会成为焦点?

这可从进出口数据来看。2000年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 其中出口总额2492亿美元,进口总额2251亿美元。但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进出口总值分别于2004年、2007年、2011年、2013年突破2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4万亿美元。2000年中国出口世界排名第七(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为3.9%),2009年超越德国从此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2010年出口份额世界占比增至10.4%。中国出口的暴涨,长期享受贸易顺差,这可谓“中国冲击1.0”。

不过,2011年后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越过4万亿门槛后,就一直在4万亿级上徘徊。直到2021年,进出口总额一下跃升到6万亿;2022年维持在6万亿水平;2023年下滑至5.9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3.38万亿美元(国际市场份额14.2%,与2022年持平)。2021年以来,中共欲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挽回经济颓势,以各种方式支持出口,导致中国出口大增,这可谓“中国冲击2.0”。

面对“中国冲击2.0”,全世界都受不了了。对美国和西方来说,中共全球野心膨胀,中美展开“极端的战略竞争”,美国和西方要跟中共“去风险”,一方面积极推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出口管制、迟滞中共利用制造业转型、升级来发展军力。这时,关税就发挥了战略作用。

美国从2018年起就与中共大打关税战,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名存实亡。2024年5月14日,拜登政府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价值180亿美元产品的关税,其中包括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

不仅美国,欧盟也对中共祭出关税武器。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自主发起反补贴调查。按照引入关税或配额等临时救济措施的规定,欧盟委员会应该在发起反补贴调查九个月之后(也就是2024年7月初)宣布结果。据国际主流媒体报导,欧盟加征关税决定将在2024年6月10日公布。专家估计,对中国电动车的税率将在目前的10%一般关税的基础上,再增加15%到25%。此外,将依据生产商从政府所获补贴的多少,以及其对欧盟委员会调查的配合程度,来决定最后税率的高低。据《南华早报》报导称,欧盟委员会预计将从7月4日起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

而在美国对华新增关税后,5月17日,加拿大出口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部部长伍凤仪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加拿大正在考虑是否需要提高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关税。加拿大副总理兼财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则告诉记者,中共正蓄意制造供应过剩,并表示政府不能“让加拿大工业被中(共)国的供应过剩和产能过剩所摧毁”。加拿大的汽车制造商、钢铁生产商和工会敦促加拿大立法者对过度生产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警告加拿大面临着被美国政府视为对华软弱伙伴的风险(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税率将达到102.5%,而加拿大目前仅对中国汽车征收约6%的小额关税)。加拿大与美国签有《美墨加协定》,加方应使其关税政策与美国保持一致。该协定将于2026年进行审查。美国也在提醒加拿大,不要让中共利用美墨加贸易协定漏洞,绕道加拿大进入美国。

而墨西哥在配合美国、对华新增关税方面,则比加拿大积极的多。墨西哥也是新兴工业化国家、G20成员,是美国邻居,与美签有自贸协定(《美墨加协定》)。美国推动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近岸外包”“友岸外包”,墨西哥近水楼台先得月,收益最大。

2023年8月15日,墨西哥曾自于宣布次日起上调包括钢铁、铝等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为5%~25%。

今年3月,在结束反倾销调查后,墨西哥自华进口的钢球、钢钉征收3.68%至12.35%关税,此外还强行征收31%的临时补偿税。

4月22日,墨西哥公布《关于修正一般进出口税法关税的法令》,对钢铁、铝、纺织品、木材、鞋类、塑料、化学品、纸张和纸板、陶瓷、玻璃、电气材料、运输材料、乐器和家具等544类产品征收5%~50%的临时关税。新法令在次日立即生效,适用期限为两年。新关税生效当日,墨西哥经济部长拉克尔‧布恩罗斯特罗(Raquel Buenrostro)在一场官方活动上称,“我们看到很多廉价进口产品以非常低的价格取代墨西哥国内纺织品、鞋类和其它,这些被低报的进口品来自与墨西哥没有贸易协定的国家。”她没有特别点名中国,但确认进口主要来自亚洲。

85%的中国向墨出口产品受到了新关税的直接影响。这固然有配合美国的因素(防止中国产品绕道墨西哥进入美国),也有墨西哥长期对华贸易逆差的因素。根据中方数据,2023年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100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墨出口814.71亿美元,中国自墨进口187.54亿美元,墨方逆差高达627.17亿美元。墨西哥要承接美国推动的全球供应链重组,发展本土制造业,与中共积极竞争,在巨大逆差的状态下,自然要使用关税这一武器。

印度和中国同为“金砖国家”,印度2023年GDP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五名,莫迪政府发展印度制造业,追赶中国。美中较量,印度是最大受益者之一;而且,2020以来,由于领土争端,印中关系明显恶化。印度对中共大打关税战。例如,自2021年12月起,印度向中国7种产品征收反倾销税;2024年3月14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等等。

综上所述,面对中共为消化过剩产能向全球低价倾销,以及美中激烈较量的推动,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都纷纷利用关税武器与中共对抗。关税战已经笼罩着中共了。中共的国际经济处境只会越来越糟糕。这对中国经济真是雪上加霜。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