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快评】“义和团”加速质变 中共恐慌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3日讯】干净世界和YouTube的朋友们好,欢迎来到远见快评,我是唐靖远。

今天焦点:遇刺教师讲述“扎美案”不同版本,惊人细节曝光!“义和团”加速质变当局恐慌!欧盟关税大棒砸下,贸易战爆发在即!

今天是非常热闹的一天,如果说昨天的吉林“扎美案”还是快速发酵的状态,那么今天就可以说是爆炸了。这条新闻已经登上了海外所有主流媒体头条,而且艾奥瓦州本地媒体居然还采访到了被刺的当事人之一:那位艾奥瓦州议会众议员亚当‧扎布纳(Adam Zabner)的弟弟大卫‧扎布纳,他讲述了一个与当地警方说法完全不同的故事。

还有,此前干打雷不下雨的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反倾销调查,也在今天终于开启了风暴模式,正式宣布加高关税。一场中欧贸易战已经箭在弦上、大战在即了。

遇刺教师讲述“扎美案”不同版本

昨天,艾奥瓦公共电台新闻(Iowa Public Radio)直接采访了作为本次“扎美案”的受害人之一的康乃尔学院教师大卫‧扎布纳,他躺在病房里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扎布纳说这是他第二次访问中国,周一早上,他和三名同事一起原本计划去松花江观看端午节活动,但发现河边人太多,连河水都看不到,于是他们转而选择去附近的北山公园走走,因为他们听说这个公园有一些佛教寺庙和漂亮的步行道,从山顶还可以看到城市的美景。

他们顺利上了山,然而当他们下山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尖叫。然后扎布纳说:“我转身发现一名男子向我挥舞着刀冲过来。我没有立即反应过来,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我以为我的同事是被人推了,然后他(指持刀男子)好像因为什么也想要推我。”

扎布纳说自己低头看了看肩膀,发现在流血,才意识到自己被刀刺中了。扎布纳被刀刺的地方在距离肩膀约六英寸的手臂部位,被刺伤大约20分钟后,有医护人员赶到,之后他们被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扎布纳并不知道嫌犯的动机是什么,他说只是获得当地警察告之,嫌犯崔大鹏55岁,他因为失业了,运气不好,而扎布纳的同事中某个人碰到了他,于是“他决定用他的方式回应。”此外,警方还告诉扎布纳,袭击事件的第五名受伤者是一名中国游客,与扎布纳他们这群人无关。

从扎布纳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

1、说碰撞引发了持刀袭击的说法,一直都是中共警方在说,扎布纳因为走在前面,而袭击是先从他身后的同事开始,所以他没看到事情最初发生的经过。他只是引述了当地警方关于出事原因的说法,但并不等于证实。

2、扎布纳说自己只听到了身后一声尖叫,然后一转身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刀捅了,说明他根本没有听到争吵声,现场没有发生碰撞后的争执,袭击是瞬间发生的,压根就没有正常状态下因为碰撞、争执而导致事态从升温到最后失控的过程。这说明嫌犯就是预谋发动袭击的,这一点我可以非常肯定。

现在网上有人怀疑崔大鹏有精神病,这个可能性完全不存在。首先没有任何一个精神病人暴力伤人的时候可以如此精准地挑选杀伤对象。其次,此前曝光的协查通报中提到了崔大鹏的穿着,黑衣黑裤还带黑帽,这完全是为了预谋杀人后方便逃跑而精心挑选的,因为杀人时如果血溅到身上,全身黑是压根看不出来的。

3、那位受伤的中国游客是出于见义勇为想要制止崔大鹏才被刺伤,如果他袖手旁观,肯定不会有事。

4、扎布纳说出了一个重要细节:扎布纳一行原本是去江边看端午龙舟赛的,只是因为人太多啥都看不见才临时改计划去了北山公园。这样一来就出现一个问题:崔大鹏是如何盯上扎布纳一群人的?从崔大鹏带刀出门就可以断定,他早就计划好了要袭击杀人的。

在我看来,整个事件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他计划好了去北山公园随机寻找下手对象,直到看见了扎布纳一行,才临时起意选择他们作为袭击对象,杀几个外国人干一票大的;第二种就比较可怕了,就是他早就锁定了扎布纳这群人,一路跟踪到了江边,然后又尾随去了北山公园,最后挑选了方便下手的地方,才故意上前冲撞对方然后立马掏刀捅人。

从理论上说,如果真相是第一种,那么这可能就是一个反美反西方洗脑出来的极端案例。扎布纳等人的确像警察说的运气不好,吉林有很多外国人是俄罗斯人,崔大鹏不太可能从外貌上分辨得清楚谁是美国人谁是俄国人,单纯就是随机犯案。

如果真相是第二种,还真就不能排除有阴谋论的成分,比如说,崔大鹏是如何锁定这几个美国人的?从他居住的龙潭区到北华大学所在地,以及到案发地点的北山公园,都分别有半小时车程左右,距离并不近。(图二)他是如何得知北华大学有美国外教的?而且这几个人还恰好来自习近平视为中美交流合作典范的艾奥瓦州,这是巧合还是某种精心挑选的结果等等?

说到这里我们顺便做个民调,赞同嫌犯是随机锁定对象的,请回复数字1,赞同嫌犯是精心预谋锁定对象的,请回复数字2。

总之,无论嫌犯是属于哪种情况,这个案子都不是孤立的。中共长期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做法,在近段时间开始出现加速从量变到质变的趋势。过去大众对反美仇日的表现,还基本上局限于网络舆论口水和现实中的产品抵制等等,相对来说还算克制。

近期从打假网红铁头突然东渡日本开始,他跑到靖国神社撒尿涂鸦后急速逃回上海,引发巨大舆论效应还反而得到外交部发言人的公开支持,收割了一把巨大的流量,以至于他至今念念不忘,昨天还不甘寂寞,再次穿着印满英文的T恤出来拍视频,声称自己觉得很遗憾,如果按照现在网友们的意见应该做得更加“到位”,比如能对石碑上的字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就好了等等。

然后我们看到下面的留言几乎一边倒的都是称赞叫好以及各种支持鼓励的表情包。

与此类似的例子,是几天前在云南的大理古城景区,一名十多岁小孩(性别难辨)头上绑着印有日本国旗图案并有“必胜”二字的白头带出现,结果立马引发在场的其他游客的暴力殴打。尽管小孩一再声称自己是日本人,但在和一名女子发生争执后,依然被两名男子打倒在地并强行扯下头带。

在陕西西安,近日有人拍下一张照片,显示一辆停放路边的特斯拉汽车前盖被人用锐器刻下了六个大字“开国产丢人吗”?

大家看到了吧,从口诛笔伐到暴力伤害,这已经不是个别地区的个别案例,而是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越来越被大众接受的状态。这些案例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反美仇日。似乎只要是符合了反美仇日的所谓“民族大义”,就可以任意施暴、任意践踏对方的人权。而这些案例,都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

这其实就是当年西安“U型锁”事件的再现,或者说,是当年“U型锁”的变体,只不过是蔡洋手里的U型锁变成了崔大鹏手里的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比当年还可怕。当年蔡洋是在政府带头煽动的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中一时失控,砸破了日本品牌车主的头颅。而现在都已经不需要政府来引导了,大众自动就可以对各种带有日本或美国元素的东西或人,直接物理清除。

“义和团”加速质变 当局恐慌反噬

也就是说,义和团真的一点也不遥远,大陆整个社会氛围已经有了相当充分的基础来出现又一波“反帝爱国运动”。我们只需要看看高考期间,各地考生频频出现在考场秀出巴勒斯坦旗帜但又都迅速被警察收走甚至把学生带走。

我们就知道,中共当局现在真正担心的,是这一片一点就着的干柴,有可能被引燃后还没烧到美帝日本,反而先烧了自己的屁股。未得其利,先受其害。

这是为什么当局对吉林“扎美案”严密封锁相关信息,拚命撒谎扭曲为偶发性普通刑事案,禁止学生公开支持巴勒斯坦,甚至逼迫胡锡进胡叼盘两次删除有关“扎美案”文章的真正原因。

中美的官方沟通已经非常艰难糟糕了,习近平原本指望通过民间交流还可以暂时维持阶段性稳定,为自己带来一点需要的东西。但吉林“扎美案”可以说已经彻底摧毁了习近平的算盘,中美民间交流将基本歇菜。中共不断玩火终于烧到了自己的手,这可以说就是习近平的宿命。

中欧贸易战即将爆发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习近平的另一个宿命:大规模海外倾销模式将遭遇强烈的抵抗,因为中欧贸易战即将爆发。

今天,欧盟委员会正式通知汽车制造商,将从下个月起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为38.1%的额外关税。新关税的实施可能从7月开始,将在欧盟现有10%关税的基础上实施。届时比亚迪将被征收17.4%的关税,吉利和上汽分别被征收20%和38.1%关税。其它配合调查的公司将面临21%的关税,不配合调查的公司则将被征收38.1%关税。

这份通知,意味着中欧之间的电动车大战即将揭开帷幕,一只悬挂已久的靴子即将落地。当然,这只是一只靴子,欧盟显然还保留了另外一只更重的靴子没有让它掉下来,这可以说是欧盟比较有保留的关税措施,目的仍然是想给中共警告。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欧盟强调了这只是临时关税,这意味着未来随时可以取消,可以调整;其次,欧盟这次的关税调整,是伴随对中共的反倾销调查而来的,但这个调查目前并未结束,真正截止的时间是在今年10月份。现在宣布的关税,只是根据反倾销调查的初步结果而采取的措施。未来调查结束后,可能还会有新的关税措施。

第三,欧盟这次关税分为三档,有点奇怪的是对欧洲市场威胁最大的比亚迪电动车,反而关税最低,只有17.4%,威胁相对小很多的上汽反而关税达到最高的38.1%。这说明本次关税带有浓厚的警告性质,是一种试探性的出招,看看中共会如何反应。也说明欧盟至少现阶段不想和中共真正撕破脸来大动干戈。

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38.1%的关税和拜登一口气加到100%的关税相比,实在差距很大。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美国的关税的确加得很高,但中共出口美国的电动车不过区区几千辆,拜登是预防远多于惩罚。欧盟不同,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从2020年的16亿美元飙升到了2023年的115亿美元,占欧盟所有电动汽车进口量的37%,而且预计明年还会大幅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将关税从10%增加到20%或38%,对中共的打击依然是有相当力度的。只不过我们客观地说,欧盟内部在电动车关税问题上并不一致,德国、瑞典和匈牙利已经明确反对,其它可能还有部分态度较模糊的国家,所以贸易战一旦开打,中共一定会竭力对欧盟进行分化,大打各个击破的战术,欧盟的航空业、汽车业、农业以及法国的化妆品等等,可能都会成为报复对象。所以欧盟对贸易战的规模和决心会打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远见快评》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