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中共上俄国战车 或重蹈74年前的覆辙

近期,欧盟、G7国家峰会相继对中共展示强硬姿态,与俄乌战争有不可分割的原因。恰在此时,中共怂恿一些国家不参加在瑞士举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并替莫斯科公开站台。中共主动把自己绑上俄国战车,不禁令人想起1950年中共曾在朝鲜半岛替苏联打过一场代理人战争,其后果是中国被西方隔绝了数十年。74年后,中共似乎正在重蹈覆辙。

 中、欧加速走向对抗之路

6月1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发出警告,如果中共继续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技术,在乌克兰战争中帮助俄罗斯,北约盟国会让中共“付出代价”。

6月18日的中共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回应称,“北约应当做的是自我反思”;并称“停止甩锅推责……不要拱火浇油、鼓动阵营对抗”。

瑞士举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后,北约再次剑指中共,中共明知事态严重,但仍试图嘴硬。

6月15日至16日,乌克兰和平峰会在瑞士举行,全球92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但中共拒绝参加。中南海本可以派出一个所谓的特使象征性参加,继续玩假中立的把戏,在会场上和稀泥、甚至搅局;然而中共偏偏不参加,还暗地怂恿一些国家杯葛此次峰会,实际是中共外交的另一大败笔。

中欧贸易战即将开启之际,中共一面高调宣布对欧盟的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一面公开了支持俄罗斯的立场,等于加剧了与欧盟和北约的对立。中共一再号称反对“阵营对抗”,实质却在一手推动“阵营对抗”,而且明知己方阵营处于明显劣势。

6月14日,中共党媒新华社报导《普京提出俄乌冲突停火条件》。所谓的条件是乌克兰军队“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撤出,并宣布不会加入北约之后”,俄方将“宣布停火并开始谈判”。

乌克兰和平峰会开幕前一天,中共公开为克里姆林宫站台,把自己摆到了北约及其众多盟友、伙伴的对立面。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指责中共帮助莫斯科破坏这次和平峰会,并与美国等西方盟友一道谴责了莫斯科提出的停火要求。新华社自然没有报导这些回应。

乌克兰和平峰会的联合公报呼吁将乌克兰“领土完整”作为结束俄乌战的任何和平协议的基础。

中共正在对抗的远不只是美国、北约、欧盟。74年前,中共出兵朝鲜,随后对抗联合国军队,现在又一次在做类似的愚蠢选择。

中南海没法放弃莫斯科

中共希望利用俄乌战争尽可能牵制美国和北约,但中南海的逻辑应该不仅于此。美国联合越来越多的盟友、伙伴,针对中共展开了全方位的围堵,已大幅削弱了中共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共也一直试图组建反美联盟,但只能拉到俄罗斯、伊朗、朝鲜几个国家。

莫斯科走上了与北约对抗的前线,但并没有减轻中共的压力;中共明里暗里支持俄罗斯发动战争,并继续对周边国家摆出蛮横态度,实际树立了更多敌人。中南海不得不做最坏打算,即一旦发生大战,中共很可能反过来更需要莫斯科的支持。

中共若在台海开战,俄乌战争的实例摆在那里。俄军在兵员和装备数量上有很大优势,乌克兰军队缺人缺装备,但在美国和北约的援助下,硬是和俄军鏖战了2年多。今年以来,美国和北约援助不及时,俄军趁机大举进攻,但进展很有限,远没有完全占领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个州。目前俄军占据了这四个州大约75%的总面积,实际在要求乌克兰割让剩余的25%,这样的筹码根本上不了谈判桌。

中共军队若越洋开战,会比俄军表现更好还是更差,中南海应该早就心中有数了。中共正在转向战时体制,很可能是怕挨打。

一旦战端开启,美国及其盟友制裁俄罗斯的模式必然复制在中共身上,中共金融体系将被国际隔绝,芯片等高端产品的进口将会十分困难,中共维持不了长久作战;石油通道若再被堵、粮食也进不来,中共政权就难以为继。那时,俄罗斯几乎是中共唯一的救命稻草,至少还能获得部分石油、天然气、矿物和农产品。

中共应该一直视俄罗斯为一个大后方,因此现在没法放弃莫斯科,也不敢放弃莫斯科。1972年,中共抛弃苏联,准备投向美国,苏联一直耿耿于怀。1979年中越战争时,苏联虽未直接参战,但也大力支援越军。若中南海现在抛弃莫斯科,或试图以此为筹码与西方做交易,俄罗斯将来也会报复,在关键时刻趁人之危或落井下石。

中共一开始就把自己绑上了俄国战车,现在已经很难下车。

中美对抗的进一步延伸

俄乌战争是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克里姆林宫也在利用中共牵制美国,并认为是进兵的一大良机。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前夕,普京获得了中共承诺的石油大单,应该也卖了一个人情给中南海,等到冬奥会结束才开战,只是没想到战事不利,陷入消耗战。

美国一面联合盟友支援乌克兰,一面警告中共不要军援俄罗斯,另外也严防中共趁机在台海开战。俄乌战争陷入僵局,令中共也意识到了在台海开战的巨大风险,这正是白宫希望达成的威慑效果。

美国支持乌克兰,不仅帮助了北约盟友,重新巩固了领导地位,同时也在给中共看。拜登团队制定了与中共“激烈竞争”的策略,在不开战的前提下一步步削弱中共,吓阻中共冒险是关键一环。美国大力援助乌克兰,尽可能削弱俄罗斯,也是要让中共认识到开战的可能后果。

中美对俄乌战争采取的策略,实际是双方对抗的进一步延伸。中共希望利用俄罗斯牵制美国,但同时也惹怒了欧洲。美国及其盟友更加紧密合作,正在把中俄放在一块打。这是中共做出的错误战略选择,如今基本上很难回头了。

6月12日,美国宣布制裁援助俄罗斯的三百多个全球实体和个人,包括向俄罗斯出售半导体、IT技术产品、激光产品的中港商家。

6月14日,G7领导人峰会的联合声明说,中共“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的持续支持,使俄罗斯能维持其在乌克兰的非法战争,并具有重大而广泛的安全影响。”

英国首相苏纳克在G7峰会上表示,约80%俄罗斯用于乌克兰战场的零部件来自中国企业。他强调,支持俄罗斯的战争经济、延长俄罗斯对乌克兰的非法战争,就该“付出代价”。英国宣布了新一轮对俄制裁名单,包括五家中港企业。苏纳克还说,英国也将与盟国协同行动,阻止中共“咄咄逼人的行动,保护我们的经济安全”。

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David Cameron)曾在担任首相期间提出英中“黄金时代”的构想;但他6月13日表示,英国政策改变是回应现实世界的改变,也是中共自身行为造成的结果。

G7峰会的联合公报再次展示了针对中共的强硬立场,涵盖了产能过剩、网络攻击、台海、东海和南海、俄乌战争和人权等一系列问题。

6月17日,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继续狡辩,称G7峰会“挑动阵营对抗”,新华社马上转载报导。然而,恰恰是中共挑起了“阵营对抗”。中共为了对抗美国,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还继续四处挑衅,与更多国家对抗。

中共自食其果

6月10日,4名美国外教在吉林市北山公园遇袭。6月11日的中共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称此案“系偶发事件”。但有记者追问:中方是否担心此类事件,无论是随机性还是有针对性的,都会影响人们赴华的决定?还有记者问:所称“偶发事件”指的是随机发生的还是嫌疑人专门针对这些人?

林剑只好称,警方“初步判断此案系偶发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或许是一次“偶发事件”,但中共反美、排外的宣传一直在推波助澜,此事在中国以外的影响恐怕要大得多。这不仅令中美关系再度蒙上新的阴影,也会令更多人放弃前往中国大陆。

6月13日,中共总理李强到访新西兰,单方面宣布对新西兰免签。这已成为中共对外交往的常态手段,表明了中南海的无奈;但中共不断玩火,已再难获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中共让李强出访新西兰、澳大利亚,延续了中日韩峰会的轻视做法,本身就严重缺乏诚意。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总理都是最高决策者,李强仅有中共国务院总理的名号,但没有二号人物的地位。李强出访更像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号中共外长,却没有中共外长的实权,与外国首脑会谈只能念稿,面对记者不能回答问题。中共党魁不肯出面,很难改善与日、韩、澳、新的关系。

中俄互为准盟友,但只是互相利用。普京即将访问朝鲜,应该希望得到更多炮弹、导弹等,这些中共最有能力提供,但又不敢直接提供,也可能不愿提供。中共不大可能像美国那样无偿援助俄罗斯,而且中共应该也在囤积武器弹药,为可能的战争做准备。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评估,中共核弹头数量比去年增加了90枚,总计约500枚。中共的核武器处于明显劣势,实际不敢用,但生产和保有核武器都很烧钱,中共财力正捉襟见肘,还在大幅增加核武器,只会加速自身的崩溃。

中共对外经常使用“玩火者自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词汇,实际上中共正在愚蠢地这样做。

74年前,中共在苏联怂恿下,盲目在朝鲜半岛开战,幻想控制整个朝鲜半岛,最终一无所获;中共军队被朝鲜政权赶走,美军却常驻韩国。中共长期无法获得国际社会承认,陷入封闭状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再度拉大了几十年,中共还自掀内乱、政权岌岌可危。

74年后,中共又回到原点,重复同样的路数,只是现在没有了苏联;中共是美国最大的敌人,美国不会为了俄国再向中共伸出橄榄枝。中南海的又一轮瞎折腾,正演绎着“玩火者自焚”。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