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经济回顾:川普和拜登的比较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23日讯】美国大选将近,川拜再次对决,比较俩人的经济政策;普京访问平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英伟达市值超越微软,成为世界头号企业;英国通胀达标,但是英国央行不降息。

开场白﹕川普拜登的比较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一周经济回顾节目,我是东方。

美国大选在即,双方的角力已经开始,今年大选,经济是重要话题,特别是关乎民生的通货膨胀。拜登团队一度把通胀的罪名安到企业身上,因为企业的贪婪造成通胀,不过美国选民不接受这种说法,现在他们开始改变策略,把通胀矛头指向川普,说川普要当选的话,将使通胀恶化。

这一点从左派媒体的报道可见一斑,比如,Axios 的大标题是﹕川普的通胀炸弹:他的第二任期可能使通胀恶化。《大西洋月刊》警告说,川普计划加剧通胀﹔而《纽约时报》则断言﹕川普承诺降低物价,但他的一些政策可能会抬高物价。这些报道背后的逻辑是,川普要驱逐非法移民、减税、提高关税。有没有道理呢?有的,这还真不是无稽之谈。

驱逐非法移民会让本来就紧绷的就业市场更加紧绷,劳动力供应减少,尤其是在建筑业和农业。劳动力短缺会推高工资和价格,还可能减少一些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供不应求就会涨价。提高关税,进口商品成本增加,物价上涨。川普当选的话,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拜登连任的话,经济风险是不是更大呢?其实,不管谁获胜,对美国经济最大的威胁就是政策失误,造成经济衰退。

川普要驱逐非法移民,要执行起来并不容易,联邦政府资源有限,再加上有诸多的左派庇护城市,说不定那个法庭一纸判决不得执行,所以说,川普上台可能减少南部边境非法移民的数量,但是不是会伤害美国经济存在疑问。

移民之所以现在成为重要话题,因为这波移民潮太大了,是川普第一届任期时候的六倍,这么大的移民潮不可持续。去年,16岁以上的外籍人口增加了150万,但外籍就业人数只增加了不到64万,最近的大部分非法移民没有工作,倒是增加了各级政府的负担。而仅仅在两年前,几乎所有的美国新增移民都在工作。

反对者更是批评川普的减税政策,川普提出要延续2017年的减税政策,还提出进一步削减税收,反对者认为,减税会造成政府赤字扩大,减税更有利于富人,相当于劫贫济富。按照进步派的意思,最好的刺激不是减税,是给老百姓发钱,就像在疫情当中那样。发钱的确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钱可以花,但可供应的商品和服务却减少了,供不应求可不就引发通胀了吗?

相比之下,广泛的减税措施会增加储蓄,会提振工作和投资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经济。从表面上计算,减税当然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增加赤字,但有没有考虑到减税的激励措施对经济行为的影象呢?增加了税收的基础了呢?

当然了,拜登也主张减税,给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减税,同时增加企业、资本的税收增加富人的税收,同时增加政府开支,用富人身上收来的更多的钱,增加政府开支。拜登的措施会减弱美国总体储蓄和投资的动力,抑制经济发展,结果会导致失业,缩减税收基础。

拜登是在竞选连任,选民知道他连任后,会继续第一任的政策,而川普是争取从新回到白宫,他的经济政策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他本人性格也是不可捉摸。当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求变,这对拜登不利。这是今天的开场白。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