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造假恶果呈现 中国新能源车销售大幅下滑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05日讯】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环比销量普遍大幅下滑,多家车企销量腰斩。经济学者认为,中国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造假,这些因素逐渐浮出水面,导致销售量下滑。

2月1日,中国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2025年1月的销量数据,环比销量普遍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月度销量居榜首的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34,987台,环比下滑29.28%。月销量第二名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0,350台,环比下滑幅度最小,为17.3%。排名第三的理想汽车交付新车29,927台,环比下滑48.85%。

其余例如零跑汽车交付25,170台新车,环比下滑40.8%;蔚来交付新车13,863台,环比下滑55.5%;极氪交付新车11,942台,环比下滑56.08%;广汽埃安全球销量为14,393台,环比下滑69.28%。几乎都是腰斩。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对比去年同期的这个情形来说的话,两个月的数字来说是下降,所以呢,你就已经可以充分的表示说,今年的需求应该是比去年要略淡。中国的经济的确是不好嘛,所以消费者是没有办法拿出更多的钱来买这个新能源车,而且新能源车初步未来大家都认为说还有可能会跌价,尤其是中国内卷的非常严重,所以我觉得这些都影响了消费者去购买新能源车的这个状况。”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表示,中国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造假,这才是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全世界的国家都把这些电动车叫电动车,只有中国叫新能源汽车,可以看出中国在电动车一开始这个行业里面已经是严重造假跟欺骗消费者。这些车就是把中国主要依靠火力发电跟水力发电这种污染能源充到这车上面去,就改了个名字叫‘新能源’,去欺骗欧盟跟美国,去进行气候谈判跟碳排放指标。所以彻头彻尾一开始就是造假。现在的销量下降主要是这些过去的造假的因素慢慢浮出水面而导致,叠加了中国的经济下行。”

大陆媒体声称,2024年的补贴措施刺激部分消费者提前更换车辆,透支了部分2025年的车市。

黄大卫:“其实这是造假的,过去的这些所谓的假新能源汽车,他们一开始是靠打压燃油车, 例如增加燃油车的年审跟上牌的难度。在舆论方面,尤其是像抖音啊,各个平台去制造燃油车要被强制淘汰的这些虚假新闻,制造焦虑,然后就是诱惑消费者去买这些所谓的假新能源汽车,导致一种就是说不正常的消费。”

此外,中国电动车的质量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

黄大卫:“一开始所谓的电动车出来之后,市场上面一瞬间购买了很多。但是经过三五年下来,很多这种车的工业问题,它质量问题浮出水面,电池容易损坏,虚高虚标里程,然后维修服务非常昂贵,安全事故频发,慢慢消费者开始发现电动车它省油,但是不省生命,对生命来说它是收割,所以越来越少消费者去购买。”

种种因素导致消费者不买,但中国电动车产能又严重过剩,这让生产者的压力越来越大。

黄世聪:“中国的汽车厂可能会尝试着到美国去投资,看这样子能不能够进入到美国市场去卖它的电动车、新能源车。不过我觉得现在显然川普或是全世界都意识到了,因为新能源车这种东西,汽车市场是一个国家的所谓的火车头工业,绝对是要各国都会保护各国的火车头工业。所以我觉得接下来是中国的电动车要往外销压力很大。”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表示,产能利用率长期偏低,会让生产商的财务面临压力,最后可能会导致中国的新能源车在未来几年出现大规模破产潮。

编辑/尚燕 采访/骆亚 后制/Tony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