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共当局罕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讲话。此举正当美中贸易博弈升级之际,外界多解读中共此举为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稳经济。
这几年,中共当局向左转,中国经济大盘动摇,民营日子越来越难过,走资暗潮汹涌。例如,从表1可见,(一)除却个别年份(2018、2021),民间投资增速都明显低于全国增速;(二)民间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在2018年末为61.99%,到2024年末降至50%,7年下降约12个百分点,而且已降至2012年公布民间投资数据以来的最低点;(三)甚至,2023、2024连续两年民间固定投资负增长。
表1:2018—202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若干数据
![](https://i.ntdtv.com/assets/uploads/2025/02/id103960041-2025-02-17_194403-600x216.jpg)
请注意,2023年以来当局出台不断推出各种促民企的政策,如2023年7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2024年10月推出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等等。上述数据说明,民企并不买当局的帐,躺平的躺平,跑路的跑路。
或有人会认为,(一)2022年以来民间投资低迷,主要是因为继续受到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的拖累;若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2023年和2024年民间投资分别增长9.2%和6.0%,远超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是可观的。(二)自2021年以来,民间制造业投资连续四年保持较高增速,四年复合增速12.6%;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高达1万亿美元,民企可是主力军。
本文认为,这两点并不能推翻民企投资低迷的事实。
第一,即使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速从2023年的9.2%下降到2024年的6.0%,也显示出房地产之外的民间投资仍有一定回落压力。
第二,中国制造业投资中,民间投资约占80%。虽然最近四年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但经济效益却并不算好,留下了很大的经济隐患。
中国民间资本主要投入领域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2018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停止公布民间投资各分项的投资金额,有人根据各种历史数据测算:2023年,民间投资投向房地产行业的占比约为33%,投向第二产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的占比约42%。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民营投资的打击之惨重,短、中期内是难以消化的。这里且只讨论制造业。
从表2可以看到,2022年以来,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在逐年下降。虽然,这几年投资在大幅增加,结果却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中共要保“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政策,从经济上讲,是失败的。
表2:2020—2024制造业利润及其增长率
![](https://i.ntdtv.com/assets/uploads/2025/02/id103960042-2025-02-17_194434.jpg)
从表3可以看到,2022—2024这三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制造业占绝大部分)都是负增长。相比外商及港澳台商、国有控股及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表现最好,但也是不乐观的。
表3:2020—2024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若干数据
![](https://i.ntdtv.com/assets/uploads/2025/02/id103960043-2025-02-17_194454-600x209.jpg)
而且,进一步分析民企对制造业的投资,发现其至少有两大隐患:其一,制造业利润这么低,其投资主要应来自银行贷款,而非来自其利润再投资或自有资金,这就等于把风险转嫁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了;其二,中国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国内消化不了,只能在国外搞低价倾销,导致其它国家反击,关税战、“双反”四起。尤其,川普新政府推出“全面对等关税”政策,中国首当其冲,国际贸易处境将严重恶化。这对民企制造业投资的可持续性无疑构成了致命性打击。
综上所述,民间投资的总体萎缩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当局出台了那么多政策,都没有击中要害,无法稳住民营经济人士的心。
中国经济形势的恶化和中共政局向左转,使民企难得喘息了。顺便说一下,外企情况类似,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企业投资也下降了10.0%。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