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台湾增强军备 须过财政三大关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3月27日讯】面对中共持续加大的军事威胁和全面压力,3月13日,赖清德首次在官方场合明确将中共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并宣布恢复军事审判制度,专责处理现役军人涉叛乱、泄密、利敌等重大案件。3月20日,赖清德在出席台湾美国商会活动时表示:目前台湾的国防预算约占GDP的2.5%,政府将优先编列特别预算,让国防预算达到GDP的3%以上的目标,持续推动国防改革,强化台湾自我防卫力量。而自4月1日起,军队大幅加薪,以解决征兵困难与人员流失问题,确保台湾拥有稳定的防卫能力

可见赖清德抗共立场坚定。但是,赖清德要增强军备,首先要解决钱的问题,必须过三道财政大关。

 第一关:打破预算僵局

去年8月22日,行政院会通过2025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其中整体国防预算新台币6470亿元(岁出编列4760亿元,加计新式战机采购及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预算904亿元,非营业特种基金806亿元),同比约增7.7%,占GDP比重接近2.5%。

然而,总预算案被反对派占多数的立法院卡住了。行政、立法两院院长联名午宴不成功,赖清德邀集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考试院首长召开宪政史上首次的五院会商不成功,行政院申请复核也不成功,这时民间团体对在野党立委展开“大罢免”行动……预算僵局持续至今。

虽然,台湾预算法有“不关门机制”的设计(美国没有),总预算案未能于期限内完成议决,各机关预算之执行,按“马照跑、舞照跳”的原则处理,不会停止政府一般政事的运作。但是,赖清德的施政毕竟大受掣肘。而且,这是赖清德政府第一次提交总预算案,难道以后三年都要重演今年的故事吗?打破预算僵局,终究是赖清德要过的一道大关。

第二关:大幅提升国防预算 川普提议占GDP比重10%

台湾国防预算占GDP比重,长期偏低。2005年,陈水扁表示,为强化国防,提升自我防卫能力,国防预算应逐年增加,并尽可能在三年内达到GDP的3%。2017年,蔡英文向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承诺未来每年增加2%的国防预算,而且必要的时候会动用特别预算来采购武器装备,会让台湾的国防预算比例提高到3%,符合美国的呼吁。

不过,蔡英文任内8年(2016—2024),台湾国防预算从3192亿提升至5351亿元,增幅超过67%,总体国防开支占GDP比率,从大约2%升至2.5%,仍没兑现3%的承诺。由此可见,国防预算占GDP的3%这一目标,对台湾而言,多么不容易。赖清德要达成这一目标,是要付出一定政治代价的。

可问题是,就当前的两岸关系、台海形势,以及整个的全球战略格局演变趋势,在美国看来,3%只是下限,而非上限。川普曾放话要台湾的国防预算达到GDP的10%。川普的前国家安全顾问曾建议为5%。3月4日,川普提名的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科尔比(Elbridge Colby)在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警告说,台湾现在做得太少了,需要大幅增加国防支出至GDP的10%左右,才能阻止中共的侵略战争。

美国官员和议员多次表示,美国对台湾国防的紧迫感,不应超过台湾自身的的急迫感。这对台湾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台湾现阶段没有能力按照美国的要求将国防预算提高到10%的GDP占比,但大幅度增加军费支出却是不可避免的。

比较而言,韩国的国防支出占GDP的3%(2024年GDP1.86万亿美元,是台湾的2倍多),以色列约占5%、2025年将达到6.5%,乌克兰的邻国波兰的占比是5%(波兰与俄关系紧张)。另外,在川普的压力,欧盟近日推出万亿“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有望达到3.5%。

如何确定一个能让美国接受的合理的军费目标,是赖清德要过的另一道关。

第三关:台湾财政框架大改

长期以来,台湾简政轻税。根据台湾财政部数据,2024年台湾租税负担率(即政府税收占GDP或GNP的比率)创近26年新高,也仅仅只有14.7%。这显着低于2023年美国的19.1%、韩国的20.4%、日本的21.2%(2022年)及欧洲国家(大约介于20%至44%)。若是含社会安全捐,台湾2023年租税负担率为20.5%,也低于日本(2022年)的34.4%、韩国的28.9%、美国25.2%、德国的38.1%、荷兰的38.5%、法国的43.8%、意大利的42.8%。

如此之低的租税负担率,大大限制了台湾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国债负担。2003年行政院曾核定“财政改革方案”,国民租税负担率每2年提高1%,但之后8年仅上升1.1个百分点,远低于4个百分点之目标。这样一种财政框架,必然难以大幅提高国防预算。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颖佑分析:2025年台湾GDP预估值约为26兆4493亿元新台币,如果国防预算达到GDP的10%,总额则将高达新台币2兆6449亿元,相当于现行国防预算的4倍以上。而2025年中央政府总预算原编列为3兆1324亿元,如果国防预算增至2兆6449亿元,则将占总岁出比例的84%至90%,这意味着,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基础建设等其它领域的支出,将只剩约10%至16%的预算空间。

事实上,即使国防预算达到GDP的5%,其占中央政府总预算的比例也高达40%以上,任何一个民主政府在和平时期都不可能这么做。

因此,如果大幅提升国防预算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不得不打破现有财政框架,提升台湾的租税负担率。可这,又必须得到民意认可和各党派支持。这又是赖清德要过的一大关。

结语

当前的预算僵局,意味着台湾的政治分裂。而中共对台的威胁越来越大,台海情势越来越紧张,美国对台的战备要求也越发高。如何化解分歧、凝聚共识,朝野合作,跨越这三大财政关,不仅是对赖清德政治领导力的考验,更是对台湾各政党和民众是否真正齐心护台的考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