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15日讯】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秦鹏观察》。一个华裔少年,19岁辍学,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年轻的10亿美元富翁;他的舞台,还奇迹般地从美国硅谷,延伸到了五角大厦、国会山,走在中美科技竞争最前线,与中共红龙对抗。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华裔少年Alexander Wang。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我相信很多人、特别是大多数华人,第一次见到这张年轻的脸,还是在今年1月,当时Deep Seek火爆了美国科技界、也震撼了股市。就在无数人为此疯狂时,这个年轻人提醒大家,Deep Seek真实的算力远远超过它对外所说的,非法获取了大约5万张H100英伟达芯片,违反了美国法律。
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马斯克等纷纷转发和评论。但是,很多人也为此好奇,那么多大媒体和名人,为什么会去追捧这个看起来乳臭未干的华裔小伙子?
事实上,在人工智慧AI席卷全球的浪潮中,Alexander Wang,如同一颗新星,为业界熟悉。作为Scale AI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为全球300家顶级科技公司服务。早在2021年,他就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2025年《福布斯》估计他的净资产达20亿美元。
第一章:沙漠中的男孩 喜欢问题和自己定义规则
1997年,Wang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小城市,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这里是曼哈顿计划的发源地,诞生了第一颗原子弹,也孕育了无数最顶尖的科学家。他的父母是中国移民,均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物理学家,专注于核武器与融合物理研究。
他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我们家的餐桌对话,是讨论引力波还是量子纠缠,而不是棒球或卡通。”
在父母眼中,他也与众不同。在家族聚会中,母亲曾回忆:“我记得Alex五岁时,就在纸上画复杂的几何图形,问我这些形状能不能动起来”,“他对问题的执著,总让我们觉得他不像个孩子。”
他在小学就自学电脑编程,10岁参加线上编码比赛,12岁尝试写算法、让电脑辨识图片中的猫狗——尽管成果常让父亲的笔记本当机。
在高中,他连续两年入选美国电脑奥林匹克竞赛(USACO)决赛,2013年入围数学奥林匹克计划,2014年成为美国物理代表队一员。他的数学老师曾说:“Alex不只解题,他会问为什么这个问题存在,然后创造新问题。”
高中好友Daniel Levine(后来成为Scale AI早期员工)回忆:“Alex在午餐时间会拿着笔记本,展示他写的程式,比如预测篮球比赛结果的小模型。我们觉得他疯了,但他说,‘这只是开始,电脑会比我们聪明。’”
第二章:硅谷的试炼 从MIT象牙塔中逃离
2014年,17岁的他,获得了硅谷财富管理公司Addepar的软体工程师职位,成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当时,招聘经理不知他还是高中生,只是被他在线上编码比赛的表现震撼。
Wang后来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年龄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能解决什么。”在Addepar,他开发资料处理工具,帮助优化了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分析效率,让投资决策从数小时缩短到分钟。
一年后,他跳槽到问答网站Quora,担任机器学习工程师,改进搜寻算法。在那里,他结识了未来的创业伙伴Lucy Guo,并首次感受到AI的潜力与局限。
“那时的AI就像个笨拙的孩子。”Guo在2023年接受《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采访时回忆,“Alex总是说,‘如果我们给它更好的数据,它就能飞。’”
2015年,Wang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电脑科学,但仅一年后辍学。“MIT很棒,但它教我如何研究,没教我如何直接改变世界。”他后来回忆。
那时,他看到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机会:2010年代中期,Alexa、自动驾驶和语言模型如雨后春笋,但高品质数据的匮乏,成为AI领域的一个重大瓶颈。
第三章:Scale AI诞生——点燃AI时代的燃料
2016年,19岁的Wang与22岁的Lucy Guo,在旧金山一间漏水的公寓里,创办了Scale AI。办公室只有一张二手桌子,墙上贴满便利贴,写着“数据=未来”。公司名称“Scale”(大规模),但多少带着一点自嘲——当时只有三人的团队,谈何“规模”呢?
不过,Wang的愿景如灯塔“数据是新程式码”,“我们要成为AI的亚马逊云端服务(AWS)。”
Scale AI的核心业务是数据标注,这项工作看似平凡,却被誉为“AI时代的燃料”。如果我们把AI比做一架超级战机,算法是它的引擎,算力是电力,那么数据就是航空燃油——没有高品质的数据,战斗机只能停在跑道上。
AI就像一个学步的幼儿,需海量的精准数据“喂养”它长大。而数据标注,就像炼油厂,将原始数据(图片、影片、语音、文字)转为精准的标签,让AI学会理解世界。劣质数据如富含杂质的燃油,导致误判或偏见。2018年,一家自动驾驶车公司因为标注错误,测试车撞上了路障,损失数百万美元。Wang曾对团队说:“一个错误标签,可能让车错把行人当路牌。”
为了更好理解数据标记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我们用最新的一个轰动美国的新闻事件来进一步说明:上周,州长惠特默访问白宫,因为不想被记者拍到,用文件夹挡住了脸。我把这张照片丢给ChatGPT,结果它准确分析出了图片中的场景。
为什么AI可以读懂照片?因为有人训练过它,让它知道白宫什么样、人是什么样子、如何识别衣服和人物的表情。
再比如,马斯克的自动驾驶,现在也是爆火,居然可以自己从车间开到1.4英里外的停车场上。因为什么是车辆、行人、路牌,之前都有标注员做了标注,并提供了数十万个样本,从而教会了它在复杂环境中,辨识目标、做出不同反应。
Wang曾经说:“数据标注不是性感的工作,但它是让自动驾驶汽车不撞墙、让Siri听懂你的基础。”
然而,Scale AI的工作,也并非是富士康式的人海战术,它本身也是AI驱动的高科技公司。它的平台,会自动分配任务给全球数十万标注员(从印度到菲律宾),并用AI预先标记,使效率提升了3倍,错误率降至1%以下。2023年,Scale AI处理了10亿张图像、500亿句文本、1亿小时音频,数据量相当于全球YouTube影片的10倍。
它的客户,是各行业的领军企业:
自动驾驶:为特斯拉、通用汽车标注道路影像,精确到毫米级。
语言模型:为OpenAI、Meta服务,标记出语意与情感。
国防领域:为美国国防部标注无人机的影像。
医疗行业:标注X光片,协助AI诊断癌症。
“数据是氧气”,Wang在2024年TechCrunch Disrupt大会说,“没有它,AI就会窒息。”
不过,创业初期的公司,犹如暴风中的小船,稍有不慎,就可能瞬间倾覆。
2017年,Scale AI因标注错误率高,差点失去大客户通用汽车。Wang带领团队不眠不休地连续工作了72小时,改进算法,将错误率从5%降至0.8%。
“我告诉自己,失败不是选项。”他后来在采访时说,“如果我们不能让客户信任数据,我们就不配谈未来。”这次危机催生出了他的“前沿数据”策略,也奠定了公司的行业领导地位。
2019年,Scale AI成为独角兽企业(估值10亿美元)。2024年,公司估值达138亿美元,服务300多企业。Wang的老朋友、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说:“Alex知道AI缺什么,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它。”
第四章:站上国会 对抗极权
Wang的成长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价值观的觉醒。2018年,他第一次到中国参加AI会议,对中国工程师们回避谈论应用场景,感到十分不安。
“他们的技术很强,但目的模糊。”他在2023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我知道这不只是技术竞争,而是自由与威权的较量。”这次经历,让他将Scale AI定位为美国国家安全的盟友。
从2020年开始,他与五角大楼Joint AI Center合作,协助美军优化图像识别、自主决策与战场资料的整合能力。
“我们的技术可以帮助国防部在战场上分辨平民与恐怖分子。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我们每天正在做的事情。”——Wang在“The Atlantic”专访中说。
他从不掩饰对中国共产党的警惕。在TechCrunch AI大会演讲中,他宣称:“我们绝不会与任何专制政府合作,更不会让中共藉由我们的技术掌控世界。”
2023年,他拒绝了一家中资机构的投资邀请,也公开批评Meta向中共妥协的行为,成为少数在美国科技圈中敢于公开挑战中共渗透的人。
后来,他还多次在国会作证,警告中共把AI用于军事和监控民众。他的陈述,促成美国国会拨款20亿美元用于AI国防研发,民主党参议员Chuck Schumer说:“Wang的证词让我们看到,AI是硬实力的关键。”
Sam Altman评价:“Alex不只是企业家,他是战士。”
然而,他的立场引发了争议。硅谷部分人士认为他加剧了紧张;《环球时报》指其“妖魔化”中国AI。但是,Wang没有想过退缩,他在2024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是反对中国人民,我反对的是压制自由的体制。”
2025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他指控中国AI公司DeepSeek违规持有约5万个英伟达H100芯片。马斯克在X平台回应:“谁在帮他们绕过禁令?”随后,美国商务部启动了调查。
第五章:呼吁川普加大投资 保持科技领先
Wang预测,AI将在2~4年内达到通用人工智慧(AGI)。“AGI不是科幻,它是我们能用电脑像人类一样工作的时刻。”他在2025年达沃斯论坛说。
2025年1月21日,他在《华盛顿邮报》刊登整版广告,呼吁川普政府加大AI投资:“尊敬的川普总统,美国必须赢得人工智慧战争。”他还提出了放宽人才移民、加速晶片本地化等五项建议。
他写道:“美国必须赢得AI战争,这关乎民主的未来。”
从那个时候至今,他又多次对美国政府和社会发出警告。
“中国共产党已经制定了全政府领导人工智慧的方针——一项人工智慧总体规划。”“他们希望在2030年成为领导者……他们的做法是整合经济、政府和中国社会的各个部分,以确保他们能够脱颖而出。”
他承认,这让他感到不安。“我真正担心的事情之一是,如果中国在人工智慧领域领先——假设他们开始将人工智慧应用到军事和网络行动中,比美国更有效——他们将能够入侵我们的系统。他们将能够入侵我们的电网并将其关闭。”
几年前,他开始与国防部合作时,在硅谷引起了争议,因为当时许多人工智慧公司都回避国防工作。
Wang说:“我们有点像被排斥的人。”不过,“现在我看到钟摆又摆回来了……即使在硅谷,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并且有道德义务,我们需要利用AI来支持我们的作战人员,支持我们的自然安全使命。”
他指出:“如果中共取得了进步,而美国最聪明的人却不致力于解决国家安全问题,会发生什么?”
他说:“我从小就被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美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是我们国家能够保持领先地位的核心。”“这对美国如何在全球秩序中保持领先地位至关重要。”
数据与信念的交响:技术不是命运 选择才是
Alexander Wang说:“技术不是命运。选择才是。”
从洛斯阿拉莫斯的数学少年,到硅谷的AI先驱,他的旅程是一场数据与信念的交响。他不仅推动AI进步,更在自由世界对抗中共极权的前线,写下了篇章。
这和另一个曾经的少年天才、世界顶级富豪扎克伯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天前,Meta前全球公共政策总监Sarah Wynne-Williams在美国国会作证,指控公司为进入中国市场危害美国安全,包括向中共提供美国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成果。
和扎克伯格不同,Wang代表着另一类新兴的硅谷企业家:他们不仅能写程式,更愿意承担价值抉择的代价。
在2025年MIT校友会上,他说过:“我的父母教我,技术无国界,但价值有立场。”
“AI是人类的镜子”,他在2023年“TIME”百大AI影响力人物专访中说,“它能放大我们的梦想,也能放大我们的恐惧。我的责任是让它成为希望的工具。”
确实,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邪恶者会用它来监视和毁灭世界,而有良知的人,却会用此保卫人类的尊严和价值观,并开拓人类的未知世界。
祝福这位28岁的年轻人,在他选择的路上,越走越远。
《秦鹏观察》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