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17日讯】观众朋友好 欢迎收看新闻直击,今天是美东时间的4月16日星期三。
今日焦点:美孤立中共计划曝光;内幕:习怕见川普,想要“指定人员”;贸易战,TikTok变“倾销后门”;日本提“单一战区”剑指中共。
【美对中最高关税245% 内幕:美国计划孤立中共】
首先来关注,美中贸易战的新一轮升级。
白宫昨晚(4月15日)宣布,由于中共持续报复,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总额,最高可达245%。这包括125%的“对等关税”、20%的芬太尼相关关税,以及301条款下最高100%的税率。
根据白宫发布的“232条款”调查说明,这一关税上限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别的产品,目前被点名的包括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但根据川普此前签署的行政命令,这一上限也涵盖“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例如稀土、锗、镓等广泛用于国防与高科技产业的原材料。
川普政府认为,这些依赖中国的进口品,正危及美国国家安全,已启动调查程序,未来可能实施更广泛的贸易限制。美国商务部也宣布,对进口芯片、药品及相关设备启动国家安全审查。中共近期限制多种稀土出口,被视为将稀土武器化。
《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主导了一项策略,计划利用关税谈判孤立中共。美国正与70多个国家接洽,要求这些国家禁止中国产品借道出口美国,阻止中企在其境内设厂,并限制中国廉价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此外,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并未排除未来推动中概股退市的可能性。
白宫新闻秘书也表示,未来的谈判主动权掌握在北京手中。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说,习近平已拒绝与川普通话,还对谈判设下各种限制。中共外交部虽声称不回避谈判,却强调将采取反制措施。
此外,川普总统还下令恢复25%的钢铁关税,并将铝关税调高至25%,全面强化对关键材料的保护措施。
目前已有超过75个国家与美国展开谈判,其中大多数国家获得了90天的暂缓加税期。唯独中共因持续采取报复行为,被排除在缓冲期之外。
【关键时刻换将!知情人:北京不想习直面川普】
继续关注,美中关税战期间中共一方的的关键人事变动。
今天(4月16日),中共官方发布任命公告,任命前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接替王受文,出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商务部副部长。
这一任命正值美中贸易冲突不断升温之际,外界高度关注。
58岁的李成钢,有着北大法学学位和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经济学硕士。曾任驻世贸组织代表、商务部部长助理,并在川普第一任期内参与中美经贸谈判。
这次换人,路透社称“出人意料”。王受文的去向尚未公布,商务部对此也没有说明,但他的名字已从商务部官网撤下。
路透社指出,这一变动发生在美方不断加征关税,并表达愿意谈判的关键时点。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中国中心高级顾问蒙图法尔-赫鲁(Alfredo Montufar-Helu)表示,王受文经验丰富,但此时撤换“非常突然”,可能带来干扰。
一位北京外商圈消息人士称,王受文风格强硬,“像一条斗牛犬”,在与美国交锋中态度鲜明。
这次换人也正值习近平出访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之际。随行的还有商务部长王文涛,此行被认为是试图借外访缓解美国关税施压。
彭博社引述中方知情人士说,北京有意恢复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但提出了一系列前提条件。
其中包括,要求川普政府指派一位具有总统授权的谈判代表,并减少官员对中共的贬低言论,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
知情人士透露,中共不希望由川普直接参与谈判,而倾向由两国元首各自指派代表来磋商。认为这样更利于推动最终协议的签署。
李成钢过去在世贸组织会议上,曾对美国关税政策提出批评,也强调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最近还出席了企业家会议,被认为是履新前的过渡安排。
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中共是否准备立即重启谈判。华盛顿方面则多次重申,愿意达成协议,但强调“中共要先迈出一步”。
【TikTok成走货渠道?中企绕关税惹争议】
我们再来看看,美中贸易战的新“战场”,已经转到社交媒体上了。
CNN报导,最近有大量中国工厂在TikTok上向美国用户推销奢侈品。视频中,有人自称是“品牌代工厂”,鼓励用户绕过正规品牌,直接向中国下单。有些内容疑似试图规避美方对中国产品高达145%的关税。
一位名叫王森的用户,在视频里站在一整面柏金包墙前,说他就是制造商,能提供“你绝对想不到的价格”。不过这段视频不久后被TikTok下架了。
与此同时,中国电商平台、以贩售仿冒奢侈品闻名的敦煌网(DHgate)在美国苹果商店排名飙升至第二,“淘宝”也冲到第七。许多自称为Lululemon、Chanel供货的账号,通过TikTok发布内容吸引下单。
不过,这些账号的“工厂背景”受到广泛质疑。
CNN援引专家表示,正规供应商通常签有保密协议,根本不可能自己出来卖货。这些商品,很可能是仿冒品或高仿货。
Lululemon官方回应:“我们没和视频里提到的任何工厂合作。”他们公布的2025年供应商名单中,也没有这些中国工厂的名字。
还有一个账号叫“LunaSourcingChina”,拍了义乌的两家工厂,说5块钱一条瑜伽裤,外面卖98美元。Lululemon也否认跟这两家有任何关系。
专家表示,这些“直接下单”的模式,大多绕过了品牌方和关税监管。在美国宣布从5月2日取消低于800美元小包裹的关税豁免后,这类模式可能会受到冲击。
还有人担心环保问题。这些小额包裹全球发货,塑料包装多、运输碳排高,产品质量差也更容易被丢弃。
目前,这类视频在TikTok上浏览量不断上升。这场社交平台上的“灰色走货潮”,究竟会走多远?我们会持续关注。
你怎么看这种TikTok上的“直接工厂下单”?
【扩大印太防卫圈 日本提“单一战区”构想】
下面我们来关注,日本最新提出的印太安全战略新构想。
据《朝日新闻》和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3月30日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会面时,正式提出“单一战区”(one-theater)构想。
这个构想的重点,是将东海、南海、朝鲜半岛等区域,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战略区域,在出现紧急状况时,可以进行联合应对。
中谷元表示,希望将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韩国等国家纳入这个“单一战区”的框架,深化彼此的安全合作。
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当场表示欢迎,并在稍后的拜会中,向日本首相石破茂再次表达支持。
这项构想由日本防卫省与自卫队高层共同制定,目的是整合原本分开的战略视角,把印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应对安全挑战。
“战区”(theater)这个概念,是军事术语中指战时可以展开作战行动的空间。
防卫省官员指出,中谷元认为,在川普总统主政下,日本应该更加主动承担区域安全责任,应对来自中共的压力。
不过,目前这项构想还在初步阶段,具体细节尚未敲定。像是覆盖哪些区域、自卫队会参与哪些任务,都还没有明确说明。
这一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一些官员提醒,当前还不宜在国际场合频繁使用“战区”这种用词,避免引发误解或过度期待。
一位自卫队高层也表示,“战区”一词在防卫省内部尚未达成共识,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外界也在关注,其他区域国家是否会对这一构想作出战略回应。日本表示,未来将继续与美国及相关国家保持沟通。
这项“单一战区”构想是否能顺利推进?是否会改变印太地区的安全格局?我们会持续关注。
【乌美矿产协议临近签署 细节仍待谈】
最后来看,美乌矿产协议的最新进展。
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今天(4月16日)表示,乌克兰与美国的矿产合作协议已取得“重大进展”,双方预计将很快签署备忘录。
她在X平台发文说,技术和法律团队已对草案进行修改,部分条款正在微调。
这项协议被认为是川普政府推动的更广泛经济合作的一部分。彭博社指出,自2022年俄乌战争以来,美国对乌援助的估算,已从3000亿美元下调到约1000亿美元。
协议草案包括一个由美国主导的重建基金。乌克兰开发自然资源的部分收益,将注入该基金。美国提出,应给予美国“利润优先分配权”。乌方则希望获得更有利条款,并拒绝将过去的援助视为债务。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协议谈判已经“非常接近”完成,最快本周内就可能签署。
知情人士透露,上周在华盛顿举行的技术会议“进展明显”。不过,关于基金规模、投资承诺等关键问题,双方还在继续讨论。乌方坚持,不能将美方军事援助列为利润分配的依据,而这是美方方案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乌克兰总理什米加尔(Denys Shmyhal)也表示,协议必须避免违反欧盟规则,强调不能因为与美协议放弃加入欧盟。目前,乌方还未提供协议涉及项目的完整清单。双方预计将在本周稍晚举行远程会议,继续讨论法律条款。
川普政府强调,不会为未来投资提供保障,但认为战争期间的支出,已构成美国对重建基金的投入。
与此同时,美国副总统万斯(J.D.Vance)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在《60分钟》节目中的言论“荒谬”。泽连斯基曾指称,万斯在会谈中“替俄罗斯辩护”。万斯回应说,该说法歪曲了事实,并重申美国立场是推动战略对话。
斯维里登科表示,一旦协议敲定,将为乌克兰带来发展机会,并强化乌美经济合作。但最终协议仍需乌克兰议会批准,更多细节暂时不能公布。
这份矿产协议能否顺利签署?又会为乌克兰带来哪些变化?我们会持续为您关注。
感谢您收看这期的《新闻直击》,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新唐人快报》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