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国际机场冷清得像空城,近期网民发视频大为感叹。另一方面,根据中共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657万人次,占比71.3%。咋一看,似乎中共一系列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中国游”持续升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本文略做三点解析。
其一,且不论官方数据真假,其所说一季度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0.2%,是因为基数低,外国人入境远没达到疫情前水平。
疫情前的2018年,外国人出入境中国首次超过9000万人次,达9,532.8万人次。2019年,略升至9,767.5万人次。2020年~2022年三年,中共的疫情防控政策——“动态清零”,把外国人赶走,把外国人吓得太厉害。虽然2022年底中共结束“动态清零”,但“疤痕效应”太重,2023年入境中国游恢复太慢。2024年比2023年同比上升82.9%,出入境外国人达到6,488.2万人次,也就只相当于2019年的2/3。
其二,从中国国际收支数据来看,2024年旅游收入仍略低于2018年。
疫情前,中国入境游就已经疲软。根据中共国家外汇局的相关年份《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19 年中国旅行收入 358 亿美元,下降 11%;该年,主要因为中美经贸摩擦、部分国家对华留学政策收紧导致中国旅行逆差下降 8%,为2,188 亿美元。结束“动态清零”后的2023年,中国旅行服务进出口2,213 亿美元,增长 72%,已恢复至疫情前 2019 年的近八成,但中国旅游收入248亿美元,仅相当于2019年的69%;该年中国旅行服务逆差 1,717 亿美元(旅行服务进口1,965亿美元),表明中国居民跨境旅游以及个人留学等旅行活动显着回暖,入境游则大为迟缓。
2024年,中国旅游收入大增至397亿美元,但旅游出口更增长至2,506亿美元,导致该年中国旅行服务逆差 2,109 亿美元,增长 25%。虽然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提升等因素带动旅行收入增59%,但仍略低于2018年的水平(402亿美元),远赶不上中国居民出境旅行的持续回升。中国人出境游比外国人入境游更火爆,这包含着很多问题。
其三,入境游中,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旅游者占比仅约20%,且在下行。
根据中共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入境人数,外国人3,054万人次,增长4.7%。如含相邻国家边民旅华人次,则入境外国游客人数达4,795万人次,其中亚洲占76.3%,美洲占7.9%,欧洲占12.5%,大洋洲占1.9%,非洲占1.4%。也就是说,美、欧等西方国家加起来也就20%左右。按入境旅游人数排序,中国主要客源市场前17位国家如下: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其中缅甸、越南、俄罗斯、蒙古、印度含边民旅华人数),西方国家上榜不多,排名也相对靠后。 2019年情况类似。2020年后,则未见官方再公布这类数据。
而鉴于2020年疫情爆发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再发布公民前往中国旅游警告,可以推测,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旅游者占比应只降不升。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持续推进的对中共“去风险”,使中西人员交流处在下行通道。
与此相呼应的是:2020年以来,中国内地同印度间客运直航中断,至今尚未恢复。中美之间的航班量仍然远少于疫情前,川普当选美国总统的2024年11月,美中之间的航班数量尚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30%。而2024年以来,包括英国维珍航空、文莱王家航空、澳洲航空、波兰航空、北欧航空等等,暂停或无限期取消与中国之间的航线,引发了一轮“停飞潮”。此外,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最近公布的2024年业绩数据显示,连续第五年录得亏损。今年美中开打关税战,中国入境游前景更加不妙。
结语
这几年中国经济大盘动摇。当局希望发展入境游,来拉动经济。有人测算,西班牙的入境旅游占GDP的比重达到5%,而中国只占0.3%;如果中国入境旅游与GDP的占比提升到1%,则会对整体经济带来至少一万亿元的提升。这也是中共推出一系列单边开放、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原因所在。
但是,中共持续向左转,大喊抓间谍,与美国强打关税战,这些严重障碍着中国发展入境游。只要这些大的政策、立场不改变,目前有所回升的“中国游”将不可避免的会夭折。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