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反弹大揭秘 细胞“肥胖记忆”是关键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3日讯】“减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但许多人因减肥后遇到体重反弹而苦恼不已。瑞士一项新研究显示,减肥后体重反弹,可能与体内的脂肪细胞仍保留肥胖时的“记忆”有关,这种“记忆”会长期影响人们减重效果。

由于肥胖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诸多风险,如心血管疾病、代谢异常,以及生育率下降等问题,所以不少人选择付出行动,希望通过健身、有氧运动、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等方式积极减重

溜溜球效应

然而,有不少人成功减肥后,体重却出现反弹现象,这种反弹被称为“溜溜球效应”。该效应已成为科学界广泛研究的话题,并为此提出了多种解释,及探讨影响因素,但因缺乏共识导致结论仍众说纷纭。

这次,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德国莱比锡大学(University of Leipzig)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共同探索“溜溜球效应”的生物机制,发现该效应可能与脂肪组织保留过去肥胖状态的“记忆”有关,从而阻挠人们降低体重。

该研究首次证明,脂肪细胞具有肥胖的表观遗传学记忆,其研究成果已发表到《自然》杂志上,获得超过32万次观看、数百家媒体进行报导和Altmetric指标分数超过4000分的成绩,在同类型报告中排名第一名。

为了理解体重减轻后会迅速的反弹,他们先是检视和分析一组严重肥胖人群的脂肪组织活体样本,并将一组从未肥胖的健康人士脂肪组织作对照组。

结果显示,肥胖组的脂肪细胞中某些基因比对照组更活跃,但其它有助于脂肪细胞正常运作的基因则被抑制住。另外,肥胖参与者接受减重手术两年后,体重虽然有显着下降,但体内的脂肪细胞基因活动方式,仍与肥胖时模式相似。

这一发现与先前对肥胖小鼠做的实验结果十分相似,代表人类与小鼠在肥胖“记忆”机制或存在高度相似性。

先前的研究中,科学家让肥胖小鼠通过节食减重,观察其体内脂肪细胞变化,从中寻找“溜溜球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时结果表明,肥胖会导致小鼠脂肪细胞内某些基因被活化,产生特征性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即便肥胖小鼠瘦身成功且遵循节食几个月,其体内的脂肪细胞依旧按照肥胖时期的“记忆”运作。

“表观遗传标记”是指生物受到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例如肥胖)后出现的改变(本体DNA序列未变),这种改变可能会激活和抑制某些基因,从而影响细胞行为,且影响的时间可能维持几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另外,实验人员发现这种“记忆”改变脂肪细胞对于食物的反应,在吸收养分和成长速度上皆比普通细胞更快。这也导致曾经肥胖生物,在体重上增长更快,同时解释了为何减肥后体重却难以维持。

预防胜于治疗

研究人员表示,脂肪细胞的“记忆”可能持续数年,但目前尚不清楚其能够记住肥胖多久,且脂肪细胞寿命较长,难以快速被新细胞代替。

该团队认为,不仅脂肪细胞拥有这种肥胖“记忆”,大脑、血管和其它身体细胞可能都对“溜溜球效应”发挥作用。他们计划未来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是否同样“记忆”肥胖状态,以及如何影响人们的体重管理。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劳拉‧欣特(Laura Hinte)对该校的新闻室解释,“表观遗传学会影响细胞行为,促使其执行某些特定的动作。”

欣特还表示,这种脂肪细胞记住肥胖的机制,目前无法通过药物改变或消除。“该细胞是一种长寿细胞。它们平均可以存活十年,直到我们的身体用新细胞取代它们。这也许是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必须忍受这种记忆效应。”

该研究领导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系食品教授费迪南德‧冯‧梅恩教授(Ferdinand von Meyenn)也对该校的新闻室表示,“人体的脂肪细胞会记住他们超重时的状态,让人更容易恢复到超重时的状态。”

冯‧梅恩教授还向儿童、年轻人及其父母表示,“正是由于这种记忆效应,预防肥胖比减肥后维持体重更为重要。这才是对抗‘溜溜球现象’最简单的方法。”

他对《卫报》强调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脂肪细胞的记忆使它们对糖或脂肪酸的反应更快,且一心想回到当初那个肥胖状态,这也是减肥的人,难以维持体重的原因之一。”

美国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IDMC)研究脂肪组织的生物学家埃文‧罗森(Evan Rosen)对《自然》杂志表示,这项研究列出的表观遗传学变化极有价值,但尚难确定哪些变化直接驱动脂肪细胞的“记忆”效应。冯‧梅恩教授表示同意,认为未来的研究最终会找出真正的因果关系。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