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7日讯】大家好,欢迎收看《唐青看时事》。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要带大家揭开一层层中共“自我粉饰”的假面。经济数据在消失,文化渗透被反击,医学论文甚至荒唐到让“男人得子宫肌瘤”。
中共这几年悄悄下架上百项关键数据,从失业率、火化数据到连酱油产量都不让你查了。
再来你会看到,中国电影业自己也撑不下去了,票房惨得回到十三年前;而最后,还有让人瞠目结舌的学术闹剧:“男的得子宫肌瘤”居然能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这不是闹笑话,是现实。
所以说,今天这集,咱们不只讲经济,更讲荒唐背后的真相。记得点赞、订阅,打开小铃铛。
【中共掩盖经济崩塌 数据越删越多】
现在的中国经济,究竟有多惨?答案很讽刺——你越想查,越查不到。
《华尔街日报》披露,中共这几年悄悄让上百项经济数据消失不见。从青年失业率、土地出让,到火化人数、酱油产量,能藏的全藏了,连酱油产量都成了“国家机密”。
最典型的,就是青年失业率。2023年8月,这个数字飙到21.3%,舆论炸锅。结果北大经济学家张丹丹预测,估算真实数字可能高达46.5%。中共一看不妙,立马宣布“暂停发布”,理由是“要重新评估算法”。
几个月后新算法上线,但悄悄把在校学生剔除了。数字瞬间降成14.9%,统计数据变成了“魔术表演”。
再看房地产,地方财政靠卖地养活自己,但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暴跌48%。结果,到了2023年这项数据也直接消失了。
还有火化数据。2022年底清零政策转弯后,有分析说死亡人数可能暴增130万到210万,但全国火化数据也从官网下架,社交平台相关内容被封。
更荒唐的是,一些“冷门指标”的数据也没了,比如小学校舍厕所面积、调味品产量,甚至夜间灯光强度、地图APP的商业活动数据,这都是民间常用来判断经济景气程度的,现在也成了“敏感数据”。
那为什么要删数据?中共从来就最怕真相曝光,删数据、封消息,就是为了稳住表面、蒙住百姓。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
【中共嘴上硬撑 背后急着求谈判】
表面上,中共高喊“绝不让步”,但背地里早就低头了。
川普最近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透露,习近平亲自打电话找他谈关税,而且不止一次。韩国媒体也证实,4月24日一早,中共代表团低调进入美国财政部闭门谈判。
中共还悄悄下调了对131项美国产品的报复性关税。但对国内却矢口否认,外交部称有关谈判是“假新闻”,还指责美国“误导公众”。注意,这个“公众”,可不是说美国民众,是中国老百姓。
《魔鬼与共产主义中国》作者史蒂文.莫舍(Steven W.Mosher)在《纽约邮报》发文说,中共最怕的,是中国人民发现所谓“强人政府”,其实在悄悄退让,尤其是习近平被宣传成“敢对美国强硬到底”的英雄。
可现实确盖不住:中国出口港口现在集装箱堆成山,货发不出去;往美国的货柜预订量暴跌一半;工厂关门,工人被裁,沿海一片冷清。
莫舍指出,这些集装箱大多是在4月9日川普关税生效前仓促出口未果的滞货。由于关税成本暴涨,这些货物已经失去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纺织、玩具、电子、家具等传统出口行业受到重创,城市街道冷清,餐馆和商店门可罗雀。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警告说,接下来,中国很快可能会有1000万人失业,甚至翻倍。因为川普的新关税,相当于掐断了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主干道。
文章援引经济学家评估称,如果现有关税持续,大约80%的中国商品将被挤出美国市场,损失可能高达4000亿美元。
不过中共最担心的,是这些数字背后的连锁反应。莫舍说,就业崩、工厂停、消费冷,一旦引爆社会不满,可能重演1989年的剧本。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明面上还在硬撑,私底下却急着找川普通话。
你怎么看?中共现在到底是撑得住,还是嘴硬心虚,实际上已经撑不住了?觉得撑不住了,在留言区打1,觉得还能再拖一阵的,那就打2。
【川普电影加税出击 中共文化野心受阻】
说完经济战,再来看川普在文化战线的出手。
5月4日,川普宣布,对所有“非美国本土制作的电影”,加征100%关税!他在“真相社交”平台发文说,外国政府通过补贴手段吸走好莱坞的人才和资本,这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国家安全危机。
他还说,“其他国家一直在偷美国的电影制作能力”,如果不愿在美国境内制作电影,那就得交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迅速响应:“我们正在处理。”
这一刀,直接砍向中共的文化野心。过去十几年,好莱坞为了打进中国市场,早已习惯自我审查、改剧本、删镜头,等于内容制作早就受中共“红线”操控。
川普这招100%关税,不光卡资金,更是一刀斩断中共多年来借好莱坞“出口影响力”的算盘。
【嘴上喊封杀,背地放大片:中共虚实两面难藏】
其实早在上个月,中共就放风,说要“适度减少美国电影进口数量”,报复川普的关税举措。
但实际上,却一边放行好莱坞大片。《彭博社》爆料,迪士尼的《星际宝贝史迪奇》(Lilo&Stitch)真人版,皮克斯新片《地球特派员》(Elio),还有漫威的《雷霆特工队》(Thunderbolts),全都通过了审批,准备在中国上映。
环球的《驯龙高手》、华纳的赛车片《F1》、派拉蒙的《碟中谍8》的大片也在排队上映。
也就是说,中共说要“减少进口”,但电影院却铺红毯迎大片。典型“两面人”:表面强硬,背后求合。
说白了,中共根本不敢真封杀好莱坞。为什么?
因为这些大片带票房、带人气。最关键的,是能制造“我们没被孤立”的错觉。让百姓觉得还能看美国片,就好像中美关系没那么糟。
但川普这一招下去,逼得好莱坞也要算账了:我拍个片子在国外被课税成这样,那干脆回美国拍得了。
而早在今年初,川普就任命强.沃特(Jon Voight)、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席维斯.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这几位资深影星担任“好莱坞特别大使”,目标就是重建美国电影业,把创作自由夺回来。
这不只是加税,更像是在文化战线上插上一面“美国优先”的大旗。
贸易战打的是钱,文化战打的是人心。而这一次,川普把两战合一,正面迎战中共的文化渗透。
当然,这波操作在美国国内也引发了一些讨论。
有人担心,会影响好莱坞刚刚复苏的盈利能力;也有人说,这可能波及国际合作,甚至伤到自己人。
但如果放在整个战略大棋盘上看,这一招非常“川普风格”——先断外部后路,再逼内部回流。
你怎么看川普这波文化关税?你觉得这是该出手的文化反击,还是会伤到电影行业自己?打A表示支持,打B觉得过头了。欢迎留言。
【中国电影崩盘 票房回到13年前】
我们再来看看中共自己苦撑的电影行业,现在到底什么样?
一句话总结:撑不住了,直接跌回十几年前的水平。
根据中共广电总局数据,2024年全年电影总票房仅425亿人民币,比2023年整整暴跌了22.6%;国产片更惨,跌幅达27%。观影人次一年少了近3亿。
更讽刺的是,虽然没人进影院,但影院却加场1300万次,结果就是,电影越放越多,看的人却越来越少,整成了一场“空转秀”。
甚至有部电影上线一天只卖了85块钱,网友调侃这叫“电影院一日游”,转头就被下架了。
作者“倪刃的黑噪音”发文指出,中国电影现在的票房表现,倒退回了2012年。
怎么说?
2012年全国才3200家影院,如今影院数量翻了三倍,达到1.1万家,可4月的票房居然还不如那时候。银幕多了三倍,票房却原地踏步,说明这个行业早就虚胖成风,一戳就破。
【虚火褪去 中国电影只剩一地鸡毛】
作者说,中国电影业这些年不是自然滑坡,而是一场“虚假繁荣”崩盘。
从2015年开始,房地产商、网际网路巨头、甚至P2P平台、卖白酒的、卖家具的,全都涌进电影圈,把电影当提款机,明星片酬炒上天,IP炒上天,内容却一地鸡毛。
但疫情一来,现金流断了,投资人看明白了,电影不是提款机,风险太高,立马撤资。资金一断,观众情绪也冷了,泡沫自然就爆了。
更何况,现在短视频和微短剧崛起,更新快、成本低、门槛小,还能满足情绪出口。据估算,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破500亿人民币,而且还在快速成长。而电影行业那套“炒热搜、堆流量”的玩法,已经骗不动人了。
更深层的问题是:这场“电影寒冬”不是单一行业危机,而是整个中国经济退潮的缩影。
观众为啥不去看电影?因为没钱。在当前环境下,电影不再是刚需,吃饭交房租才是第一优先。
【男人也能得子宫肌瘤?中国医界学术造假惊人曝光】
再看中国医学界,最近也曝出一场离谱奇闻。有论文竟然写“男的能得子宫肌瘤”,还能得卵巢囊肿、宫颈癌,甚至产后大出血。
你没听错,这不是什么恶搞段子,而是实打实地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的“研究”。
近日,网友“李大海说”在知网检索时发现,光是涉及“男性子宫肌瘤”的论文居然有30多篇,来自山东、河南、福建、辽宁、云南等地医院,不乏三甲医院,甚至包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有头有脸的机构。
其中一篇最离谱的论文,直接写道:该院一年内收治了80名子宫肌瘤病人,其中55人是男的!
这让人不禁想问一句:男的哪来子宫啊?这常识总该有吧?
事件曝光后,据《极目新闻》报导,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经确认造假,涉事护士霍某某被处分、降级、取消晋升资格。
但说白了,这不是一篇论文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的病灶早已烂透了。
早在2021年,中共国家卫健委就通报,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3个月内爆出283起学术造假,连带数十家医院、数百名医护人员卷入“论文代写”“职称包装”“成果造假”。
【为了升职称,论文能写得多离谱都行】
那问题来了,这些“男人得子宫肌瘤”的论文,为什么能堂而皇之地发表?
说白了,就四个字:为升职称。
现在的体制里,评职、评优、拿编制,都要看论文数量。有没有质量?没人管。是不是胡编乱造?不重要。只要能发出来,就有加分,有奖金,有机会提拔。
网友吐槽:“90%的论文没价值,全是评职称写的。屁用没有。倒是养活了一堆代写机构和水货期刊。”
更荒唐的是,很多论文不仅作者不看,审稿人也不看,连期刊网站自己都错别字连篇。有网友就指出,那本《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官网简介竟然都写错字。
这些“男子子宫肌瘤”事件,看着像个笑话,其实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系统的荒唐。在中共体制下,学术不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升官发财的捷径。
只要你能堆数据、发论文、报成果,不管内容有多扯,都有人给你盖章。
甚至一路绿灯,送你上讲台、上研究所、上领导岗位。这哪是什么科研?根本就是“职称加工厂”。
连医学这种关乎人命的领域都能胡编乱造,还能顺利发文、加分、升职,那其他领域的水分能有多深,可想而知。
你说,一个能写出“子宫肌瘤男患者”的医生,在开药、做手术的时候,会不会也靠想像力?病人命还保得住吗?
这些不是孤例,是体制性腐烂的症状。当学术变成升官游戏,当论文变成敲门砖,当成果靠包装出来——求真、求实、求证,就统统成了摆设。
你怎么看中国的这些荒唐闹剧?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知道的荒唐事。别忘了点赞、订阅、分享,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