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9日讯】大家好,欢迎收看《唐青看时事》。
这几天,印巴边境又起冲突,结果热度却意外转向中共战机。据说巴基斯坦用中共制的歼-10战机,打下了法国的“阵风”战机。结果凌晨4点,中共驻巴大使冲去“庆祝胜利”,而印度则矢口否认。
再来看朝鲜,中共居然高调抓捕朝鲜间谍,还默许媒体大肆报导,这不是当众打脸金正恩吗?习金这对“铁哥们”,是不是快撕破脸了?
经济方面,川普政府再出狠招,一刀切断中共“茶壶炼油厂”的供应链,灰色石油交易直接翻船。
美国本土也不安宁,斯坦福大学惊爆中共间谍网,学术渗透的手法越查越多。
最后,我们来看看中国金融业的警报声:六大银行光去年就关了上百家分行,提款设限、资金外逃,连香港也开始跟着动摇。中共的钱袋子,还能撑多久?
精彩内容,马上开始,记得点赞、订阅、打开小铃铛。
【中共战机首击西方战机?印巴冲突不简单】
印巴边境又擦枪走火,但这次热度却落在中共战机身上。
《路透社》报导,美国情报官员表示,5月7日,巴基斯坦出动中共造的歼-10战机,用霹雳-15导弹击落了至少两架印度军机,其中还包括一架法国的“阵风”(Rafale)。这可是第一次有西方国家证实,巴基斯坦行动中用了中共战机。
《每日电讯报》也报导说,巴基斯坦外长甚至在国会宣称,三架“阵风”全是靠中共的歼-10C和导弹打下来的。当天凌晨4点,中共驻巴大使兴冲冲跑去巴方外交部“庆祝胜利”,架势跟自家亲自上阵似的。
党媒《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立马跳出来,放话说中国军工“全面超车俄罗斯和法国”,还威胁说:“台湾更该害怕。”
中共外交部一边装傻,说“不清楚情况”,还装模做样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冲突升级。
印度驻华大使馆7日称,巴方击落印度战机是假新闻。印度新闻局(PIB)接连发文,不断驳斥外界流传印度军机遭击落的消息。
据报导,这场空战,印巴双方是在超过100公里外搞“超视距”交战,中共的导弹残骸都掉到印度境内了。霹雳-15宣传能自动锁定、二次加速,速度5马赫以上,打完就能跑,说白了,就是专门拿来对付美国F-35战机的。
这背后更大的问题是,中共早就把巴基斯坦当成了“军火试验场”。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2019到2023年间,巴基斯坦有82%的武器来自中国。
再看印度,正在全面西化军备,跟法国、美国、以色列合作加深,减少对俄依赖。
这场“遥控代理人空战”,也让台海问题再次引发关注。如果这次霹雳-15的命中战绩被证实,那中共军火在印太的威胁可不只是口水战了。这将彻底暴露中共的武力威胁,引起西方社会的震撼关注。
有中国网友为此感到兴奋,以为中共武器厉害。明白的网友就说了,中共的武器再厉害,不是保护老百姓的,有时还用来对付老百姓,比如六四屠杀学生。中共发展武器的资金也是从老百姓身上榨取的,比如牺牲你的福利和养老金。
【习金同盟翻车?中共逮捕朝鲜间谍 曝内部撕裂】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中共最神秘的盟友——朝鲜。
《新闻周刊》报导,最近,中共公安突然高调抓了个朝鲜间谍,还默许媒体大肆报导,连罪名都写明白了:偷中共的军事技术。
这事可不寻常。因为朝鲜长期被视为中共扶植的小弟,两国还签了军事互助条约。可这次,习近平不但没遮掩,还允许媒体高调曝光。
根据韩媒4月29日报导,被抓的男子来自朝鲜军需工业部,是打着“IT工作”旗号派到中国的技术人员,结果他从住处带着笔电潜逃,电脑里全是中共武器的机密资料。被抓后,他自己承认就是搞间谍任务的。
消息人士透露,在朝鲜得知其人员被捕后,立马召回同一地点的IT人员,可能怕整条情报线被拔光。
而中共媒体能高调曝光这种事,背后肯定是得了上头默许。换句话说,习金之间的“铁盟友”,恐怕已经锈得差不多了。
现在朝鲜一边靠拢俄罗斯,连士兵都可能派去乌克兰帮普京作战;另一边却还在中国偷技术,搞得中共左右为难,美国盟友正在亚洲集结军力,中共再这样被背刺,边境安全会直接亮红灯。
有朝鲜消息人士直言,这代表朝鲜为增强军力,已将其黑客活动范围从西方扩大至中国。
习喊了几年“命运共同体”,结果自家兄弟先捅刀。你怎么看这次的间谍风波?如果你觉得中朝关系已经翻车,留言打“A”;要是你认为他们还会继续互相利用,就打“B”。
【川普狠掐油源!中共“茶壶厂”翻车了】
接下来讲讲能源线上的重锤——川普政府出手,把中共的灰色炼油链一刀切断。
《路透社》披露,美国政府最近对两家中共小型炼油厂——寿光鲁清石化和盛兴化工,下了重手制裁,原因是它们违规从伊朗进口原油,协助德黑兰绕过制裁。
别看这两家只是地方“小厂”,可它们牵动的是中国不少地区的成品油出口,一制裁,整个系统连锅端。
首先,山东港口集团不让它们的船靠港卸货,油到岸只能偷偷摸摸找私人码头;接着,大型国有银行也抽手,不给贷款,只能找小银行周转;更惨的是,中国海油也不再给油供应,供应链瞬间断裂。
为了继续卖油,这些厂赶紧改名换姓,换了马甲重出江湖:鲁清变“嘉清”,盛兴挂了“旭兴”的牌子。但名字换了,底细可瞒不住。
其他几家更大的民营炼厂,现在也吓得全都暂停了对伊朗的采购,怕被美国“精准点名”,下一个中枪的就是自己。
川普政府这一招,精准打掉了中共灰色能源的命门。不仅断了帮伊朗撑场子的后路,也让那些“偷渡进口”的中企原形毕露。
你觉得,美国这种“点穴式”制裁方式,是否真能遏制中共的能源扩张?
【美洲多国联手围剿北京渗透】
讲完亚洲,我们再来看看美洲,中共以前悄悄伸进拉美当“地下室队长”,现在却是被一锅端,连根拔起。
《国会山》刊登了一篇评论,作者是前尼加拉瓜驻美洲国家组织大使阿图罗.麦克菲尔茨(Arturo McFields)。他认为,美国正在让中共势力在美洲节节败退。
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在了瓜地马拉。个至今仍与台湾建交、拒绝与中共建交的坚定盟友,最近遭中共骇客系统入侵,整个外交部IT系统被渗透。结果,美国南方司令部直接出手,帮助瓜地马拉识破、反制,还举行联合网安会议,彻底把中共间谍网踢出门外。
再看智利,中共本想利用“天文观测计划”搞个特洛伊木马式的渗透合作,结果川普政府一上台,马上喊停。智利政府也跟进,对整个计划全面审查,甚至说连xxx制度设计都要重新检视。这等于是当面打了中共一巴掌。
而在加勒比地区,美国则展开了名为“Tradewinds 25”的联合军演,26国参加,美国还派出海军医疗舰“安慰号”(USNS Comfort)展开巡访,深入多国提供人道援助。这对比中共那套以“医疗旅”为名、实为输出奴工的合作方式,谁是真朋友,一目了然。
再看阿根廷,美军直接去查几个原本快被中共接管的军事设施,如今全数“去共化”,美方说得明明白白:我们要守住贸易命脉,别让中共插手关键航道。
最后一击,落在巴西。中共想在那搞个“反川普金砖峰会”,结果呢?其他国家根本不买账,联合声明胎死腹中,只剩巴西自己发了个边缘声明,场面极度尴尬。
作者总结说,中共还没“亡”,但它在西半球的势力正在快速萎缩,美国正在全面逆转局势。美洲的地缘格局,正在悄悄翻盘。
【斯坦福惊现间谍网!中共学术渗透黑幕揭开】
讲完中共在美洲的渗透,我们再拉回美国本土。这次爆出惊人内幕的地方,是美国顶尖学府——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评论》做了近一年(2024年7月至2025年4月)的调查,发现中共早就把情报网铺进了校园,用奖学金、假身份、甚至利诱威胁,偷偷搜集科研机密。
故事从一位名叫“查尔斯.陈”(Charles Chen)的神秘男子开始。他假冒斯坦福学生,联系多位研究中国议题的女生,其中一位叫“安娜”(化名)收到讯息时起初不以为意,结果对方不但提到她未曾公开的个人细节,还主动提供机票、旅费,邀请她前往北京,联系方式还指定只能用微信,这是中共重点监控通讯软体。
对方甚至在她社交平台留言,要求删除两人对话截图,安娜开始警觉。最终在反间谍专家协助下,她报警揭发这起案件。调查发现,“查尔斯.陈”根本不是斯坦福学生,而是疑似中共国安部的特工,专门盯住“不排斥中共”的目标下手。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斯坦福评论》访问了12位受访者,包括教职员、学生与情报专家。一位匿名的教授指出,中共搞的是“众包间谍”——不全是训练有素的特工,很多只是普通访问学者或留学生,在你不注意的时候,一点点把信息带走。
为什么学生会配合?因为根本没得选。
中共2017年通过《国家情报法》,规定所有中国公民都有义务配合情报工作,拒绝的话,不只你出事,你家人也可能受牵连。很多留学生私下承认,自己有“联络人”,定期汇报校内情况。
更狠的是,还有人被威胁用家人换情报。不给?你爸妈就会被公安请喝茶。
前白宫中国事务主任马修.特平(Matthew Turpin)说,中共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你交出研究资料,就有好处;不交,就找你家人“谈一谈”,施压你交出来。
其中还有个重要机构叫“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名义上是发奖学金,实际上却是渗透工具。拿了它的钱,就得签“忠诚承诺书”,还要接受“党性测试”。
2020年,斯坦福就爆出陈松(Chen Song)案,她是中共军方背景,假冒身份混进斯坦福搞研究,后来被抓,是目前唯一公开承认的学术间谍案。但校方人士透露,像她这样的,不只一个,只是学校不敢说。
为什么不公开?因为一说调查间谍,就会被贴标签:反华、种族歧视。为免风波,很多时候是私下撤签证,悄悄遣返,完全不曝光。
《斯坦福评论》呼吁,别再用“种族歧视”的帽子压死真相,别再让中共技术盗窃在美国大学横行无阻。
你觉得,面对中共渗透,美国大学该怎么办?认为美国应该严厉打击的,请在留言区打1,认为不应该打击的请在留言区打2。并欢迎陈述您的理由。
【一年关130家!中国银行熄灯潮来了?】
讲到中国经济,最近有组数字真让人倒吸凉气——银行,一个接一个关门。
据《第一财经》统计,光是2024年,中国六大银行中有五家都在“瘦身”,全年共关了361家分行!其中建行关了145家,工行130家,连邮储银行都砍了140家网点。以前拚命扩张,现在集体收缩,说明什么?钱紧了,气也虚了。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根据中国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光2024年一年,全国就有195家银行法人“退出市场”,相当于每4天倒一家。
从2021年到现在,总共有超过307家银行法人机构“被退出”,其中绝大多数是村镇银行、农商行这类基层金融单位,不是主动重组,而是被并购、清算、甚至被迫消失。
很多人还以为是“结构调整”,其实是资金链断裂。企业贷不到款、坏账飙升,银行收入撑不住,只能靠裁员关门自保。这就像是房子着了火,不是慢慢降温,而是突然塌了。
更糟的是,这股风波已经从大陆烧到香港。
《金融时报》和《中国证券报》报导,中国多地银行已经开始针对提款做限制,5万、10万人民币以上要提前一天预约,有些甚至取消大额非柜面转账功能,限额仅剩1000元。
在深圳,不少港人反映,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要求2万或5万元以上取款,必须预约。一位已移居英国的陈先生告诉《大纪元》,他卖了深圳一套房,几百万存款放在银行,结果现在靠“蚂蚁搬家”一点点取回香港。他打算最后干脆“买家俱寄去英国”,把钱变成物品运回家。
与此同时,连香港银行也开始“踩雷”。恒生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已飙到5.32%,远超香港平均水平。外界担心,之前借给中资房地产的大笔贷款,现在正一点点反噬整个港银系统。
你怎么看这波“银行熄灯潮”?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也别忘了点赞、订阅、分享,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