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9日讯】号称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的中芯国际(SMIC)和华虹集团(HHSL),日前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业绩疲弱、前景展望黯淡,叠加被国家“大基金”大幅减持,导致这两家公司的股价双双大跌。其中,中芯国际港股一度跌超10%。
星期五(5月9日),受业绩疲弱影响,国产晶圆代工巨头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和华虹半导体(688347.SH,01347.HK)股价均大幅下挫。
截至当日下午收盘,中芯国际A股跌4.6%,资金净流出9.7亿元(人民币,下同),港股上股价跌4.76%;华虹公司A股报收47.15,重挫9.33%,主力资金净流出676.45万元,港股报收31.3元,大跌11.21%
此前,中芯国际与华虹公司都在5月8日晚间,发布了2025年度第一季度财报。
中芯国际的财报显示,该公司今年一季度营收163.01亿元,同比增长29.4%,但环比仅增长1.8%,低于指引区间(环比增长6%~8%),收入增长不仅低于分析师预期,也未达到该公司的目标。
令外界忧虑的是,中芯国际财报预期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环比将下降4%至6%,毛利率也将从一季度的22.5%下降为18%至20%的范围内(低于指引区间上限)。
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在5月9日的一季度业绩会上解释说,由于工厂生产性波动,今年一季度后半期平均销售单价下降,导致公司的收入未能达到业绩预期,而且“这一影响将会延续到二季度”。
海豚投研则分析称,中芯国际的本次财报和下季度指引,都展现出公司在当前经营上面临的压力,如果公司后续仍不调整去年公布的资本支出计划,毛利率将难以提升。
华虹集团5月8日晚发布的财报则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13亿元,同比增长18.66%,低于市场预期;净利润为2,276.34万元,同比暴跌89.73%。财报解释称,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增加、所得税抵免减少及外币汇兑损失上升,还有部分利润被毛利上升所抵消。
在业绩展望方面,华虹给出了悲观的第二季业绩预期,预计二季度主营业务收入约在5.5亿美元至5.7亿美元之间,远低于一季度;主营业务毛利率将下滑至7%至9%之间。
市场注意到,俗称“国家大基金”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旗下的全资孙公司鑫芯(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减持了中芯国际6,597.72万股,减持华虹半导体633.30万股;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也大幅减持华虹公司1,237.96万股。
据悉,鑫芯香港持有上述两家公司的股份均为H股,这次减持行为不涉及两家公司的A股股份。
针对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当前的状况,《华尔街日报》5月9日的报导分析称,由于中共官方推动半导体“本土化”,该行业的制造商纷纷提高产能,中国芯片行业面临着供应过剩的风险。此外,美国实施出口限制、阻止中国企业获得制造先进制程半导体所需的设备,激烈的内卷竞争引发激烈的价格战,对各公司的获利构成了压力。
报导表示,这两家晶片制造商业绩前景仍不明朗,中美紧张的关系使得其未来更加难以预测。
(记者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