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Export Control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即将于5月15日生效。路透社报导,川普(特朗普)政府正在对其做最后的修改。这将显着加大管制力度,靶心是中共。
事实上,川普第一任期就将人工智能(AI)作为美中较量的核心之一。2018年5月,白宫宣布在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NSTC)下新设人工智能特别委员会;随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要维持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2019年2月11日川普签署了美国历史上首个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令,启动“美国人工智能倡议”,并制定了第一个国家级人工智能计划。2021年1月,卸任前夕,白宫宣布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倡议办公室(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itiative Office),这是川普为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地位、统筹政府与私营部门协作的又一举措。
拜登政府认为“AI不是单一的技术突破,AI竞赛将重构整个世界格局”(鉴于AI和芯片密不可分,本文一体论述),而把人工智能放到“小院高墙”里。一方面,大力投资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科技(最典型的是《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另一方面,不仅在中美双边方面持续升级出口管制,还积极组建美日韩台联盟(CHIP4)以及签署美日荷协议,限制对华芯片技术出口。
但是,基于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的美国传统出口监管思路,在现实中漏洞太多,被中共大钻空子。
比如,对于数据和算法的监管在法律和实践中存在难度,部分公司刻意调整技术规格以规避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管制、部分中国公司通过其海外子公司继续获取受限芯片开展AI研发业务,等等。
因此,即便美国改进监管措施,将作为底层算力的载体,即整体不同类型的AI芯片,包括G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某些专用集成电路(ASIC)作为对华出口管制的重点,引入按照总处理性能(TPP)和性能密度(PD)为标准的先进计算芯片参数界定指标;并调整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对那些利用美国软件和技术设计、但在美国境外生产和制造的芯片对华出口也收紧闸门等等;但是,仍有大量受管制的先进计算芯片通过地下网络等途径流入中国境内,以及大量中国公司通过云计算服务以绕开AC/S IFR的出口管制限制要求,在境外获取算力支持以进行AI模型开发。
虽然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高度重视,美国国会甚至在2024年先后提出《远程访问安全法案》(Remote Access Security Act)和《加强境外关键出口物项国家框架法案》(Enhancing National Frameworks for Overseas Critical Exports Act, ENFORCE Act),要求将云服务以及AI模型出口纳入到出口管制范围内;但在中共的游说和利益集团的阻碍下,两个法案在上一届国会任期内没有通过。
美国政府必须解决这两大难题:(一)如何防止先进计算芯片流向或变相流向中共等美国的竞争对手;(二)如何防止受到限制的竞争对手通过地下网络继续获得先进计算芯片的生产开发能力。
于是,拜登政府在任期的最后时刻(2025年1月13日和15日),分别紧急推出两项政策,即前述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以及“实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额外尽职调查措施”(Implementation of Additional Due Diligence Measures for Advanced Computing Integrated Circuits)的临时最终规则(IC IFR)。
这不仅有将芯片出口管制政策作为其核心政治遗产的宣誓意味,还改变了监管思路,史无前例地采取类似“白名单”的监管模式,针对最先进芯片和某些高级“闭源”AI模型制定全球许可要求,实施目的地、数量和最终用户的三重管制,以使美国政府持续了解、掌握最先进芯片和AI模型的位置、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
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管控框架》,将全球划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的17个国家及台湾可无限制购买;第二层级的约120个国家每年有采购上限;对于第三层级的“重点关注”对象则全面禁止出口高端人工智能芯片。以此确保最尖端算力掌握在美国及其盟国手中,同时阻断中共等“重点关注”政权的获取渠道。
而川普二度执政以来,更将AI技术视为全球竞争的核心。不仅在白宫新设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主管(提名企业家David O. Sacks担任);还于就职宣誓次日(2025年1月21日),川普宣布启动一项投资5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计划——“星际之门”,建设下一代AI所需的物理与虚拟基础设施,包括分布在全美的数据中心。美国OpenAI公司、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和美国甲骨文公司(Oracle)将共同投资,ARM、微软、英伟达将作为“关键初始技术合作伙伴”参与。川普称其是“历史上最大的AI基础设施项目”,将成为美国科技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更重要的是,为减轻人工智能监管压力、激发创新活力,川普先于1月20日撤销了前总统拜登在2023年10月签署的《关于安全、可靠和可信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又于1月23日签署《关于消除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领导地位的障碍的行政命令》,要求制定一项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推进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目前征求公众意见已完成)。4月3日,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发布两份备忘录,为各机构在政府中使用和采购人工智能提供指导。
同时,川普政府强化AI出口管制。例如,H20芯片是英伟达在先前出口管制背景下推出的一款产品,试图在遵守管制规定的同时,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但是,4月15日,美国政府正式通知英伟达,H20芯片未来在出口至中国时需要“无限期”申请许可证。(英伟达称,为此可能损失高达55亿美元。)
而针对AI出口管制漏洞,川普政府又对《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进行最终修订,并与关税战相结合,赋予其更大的威力。根据路透社报导,川普政府的一些修订思路是:
(一)放弃原来的AI芯片出口三级划分,代之以通过“政府间协议”建立“全球许可制度”,以能够获取美国出口管制的AI芯片作为筹码,推动川普政府与各国正在进行中的关税谈判。
(二)大幅降低许可例外的门槛。一般来说,“少量GPU采购订单”远低于训练最先进AI模型需要的数量,没必要管。原先的规则,大约1700块H100以内的GPU出口,适用“低处理性能”许可例外;现在则将门槛降低到500块。
如此,即可有效防止美国的对手、敌人获取最先进的AI系统,同时也为特定盟友保留获取途径。
中共越钻空子,美国的篱笆越扎越紧。这样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越来越精彩。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