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生物体会发出不可见光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25日讯】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提出,人类可能真的是会发光——就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的发光——的生物。

这项跨学科的研究针对小鼠和植物做了实验观测,发现活体样本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发出微弱的光。这项研究表明,所有生命体,包括人类,都具有类似的“光辉”,而这种光辉似乎在死亡后会消失。

卡尔加里大学的副教授、量子光学博士丹尼尔‧奥布拉克(Daniel Oblak)在之前的研究中,曾探测到受试对象发出的非常微弱的光信号。他专注于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与他合作的物理学博士克里斯托夫‧西蒙(Christoph Simon)对生物体中的量子效应也很感兴趣。两人结合各自的专业特长共同研究生物系统。还有四位研究人员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来自生物体的“光辉”是人眼无法看见的,因为它实在太微弱了。但通过使用特殊的摄像机,他们探测到了活体小鼠和植物在承受压力时所释放出的“超弱光子”。

尽管他们也发现死亡的小鼠同样会发出光子,但活着的小鼠的发光量明显更高。研究人员据此推断,这种“光辉”代表着生命的存在,其它生物体,包括植物,可能也具有这种发光特性。

研究团队还发现,与压力较小的情况相比,当处于高温或化学物质的压力下,阿拉伯芥(thale cress)和鹅掌藤(dwarf umbrella tree)的叶子会释放出更多的光。

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人类也会发出光子,但奥布拉克表示人类很可能也会。他指出,根据他的研究结果,没有理由认为某些生命形式会发光,而其他的则不会。奥布拉克将发光这一过程类比为荧光棒:当荧光棒被折断时,内部的两种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会产生反应(从而发出光)。而对于生物体来说,这是一种与能量释放相关的生化过程。

奥布拉克补充道,实验室中检测到的光子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观察到——至少使用他们目前的设备还无法做到。他们还需要采取几个步骤,才能确定在现实世界的应用是否可行。

不过,如果这项技术可行的话,能从生命体中探测到这种微弱光辉,这或许可以用于评估农作物等各类植物、甚至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健康状况。

这项名为“来自活体小鼠和死亡小鼠以及处于压力状态下的植物的超弱光子辐射成像观察”(Imaging Ultraweak Photon Emission From Living and Dead Mice and From Plants Under Stress)的研究,已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2025年5月刊上。

英文报导请见英文《大纪元时报》:Living Things ‘Glow’ With an Invisible Light, Calgary Researchers Find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