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审议新条例 港媒:暗示为习近平退休做准备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7日讯】近日,中共政治局会议罕见审议“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引发舆论猜测。有多个分析认为,此条例暗示中共党魁习近平会下放更多权力,并指为习退休所做的准备。

习近平自2012年上台后,不断强化集权。除担任中共国家主席、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外,跨机构设立十多个“领导小组”,并亲任“组长、主任”。习通过“小组治国”,架空了中共政治局常委及国务院等职能部门,为所欲为。

去年以来,习近平失势的传闻不断。今年5月下旬至6月初,习异常隐身长达两周。同时,官媒异常未按惯例报导5月份的政治局会议。舆论认为,习近平肯定出了不寻常的事。

6月30日,中共政治局举行会议。审议了《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会议声称,设立这个机构的目的是“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并强调“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云云。

中共官媒报导,新条例旨在规范高层的政策协调和审查流程,这些机构要重点“规划、讨论、检查重大事项”。

亲共港媒《南华早报》7月6日报导,新规范针对某些共产党机构,中共正致力于规范其决策过程。观察人士指,习近平在日常事务上正在下放更多权力

这些机构旨在协调特定领域的跨部门政策,具体来说,这些指的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党的领导小组”,其中许多是在习近平任职期间成立或被赋予扩大权力的机构。

报导引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政治分析人士表示,这些党内机构的规定,可能暗示为习近平退休所做的准备工作。

这位分析人士表示,制定这些规定可能是为了规范这些机构,因为现在是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

报导称,但其他观察家否认最新规定是为习平退休做准备,他们认为习正在可能会分阶段移交权力,尤其是他最重要的三个头衔: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家主席。这些头衔都没有任期限制。

资深媒体人中泽克二(Katsuji Nakazawa)7月3日在《日本经济新闻》撰文指,乍看之下,这条例似乎表明习近平手中权力进一步集中,因为其中包含了“集中统一领导”等常用术语。但际上否定了习近平当局的决策、审议和协调机构的作用。问题就在于这些机构的工作方式经常越权。

文章说,新规定将设定这些机构的权限范围,以确保它们不越权。而在中共四中全会召开之前,当局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是不寻常的。

文章认为,习近平正陷入困境,原因在于国家安全与中国的严峻现实之间的冲突。

中泽克二表示,一位熟悉中国政治的专家指,习近平迅速巩固权力的势头“已经过了顶峰”。中共政治局决定审查允许习近平垄断权力的政策协调和决策系统,可能也暗示了回归集体领导传统。

习近平执政以来,除中国经济搞得一蹋糊涂外,中共官场一片混乱。其亲自提拔的大批党政军高官接连出事;其亲自推动的所谓“动态清零”政策,造成无数次生灾害。因而民间掀起“白纸革命”,甚至喊出“习近平下台”“共产党下台”等政治口号。

6月30日,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教授高树超(Henry Gao)在海外X平台发文说,如果习依旧大权在握,这个新机构看起来完全多余。结合近期习忠诚派系的军方高层频繁遭到清洗的状况,这可能意味着习近平正逐渐失去掌控力。

独立评论人杜政6月26日在台湾《上报》撰文透露,其获得两个独立消息源指,北京一位颇有知名度的反习政治老人传来一句话,大意是要大家静待一下,秋天有变,到10月可见眉目。另一位是已故的退休高级军官之子,他说“最近北京官场一直很异常”,但不便多说。作者认为,这两句话如同政治暗语,和近期的种种传言有所呼应。

(责任编辑:唐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