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5千名文化种子 台湾客家夏令营热闹登场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4日讯】台湾第36届全国客家文化夏令营,13日举办开营典礼,历经35载,培育了5千多位学员,成为了客家母语的文化种子,客委员主委古秀妃勉励,一定要持续年年举办。

小朋友打拍子跟着节奏,老师亲自示范,一起为客语的俚俗念词口说艺术作练习。为期3天的全国客家夏令营队13日正式登场,让大小朋友在沈浸式的环境中学习母语。

老师 vs. 夏令营同学:“你跟我说下午你吃什么?汤圆,你呢?仙草鸡,你吃什么?牛肉。”

父亲 vs. 夏令营同学:“我跟着爸爸,来参加夏令营。”

台北客家扶轮社社长(国际扶轮3482地区) 彭瑞明:“希望有这个机会,最重要的就是客家文化语言可以来传承。”

饶平客家文化协会副总干事林玉华:“本身是客家人,饶平客家人,因为我不太会讲,自己有两个小孩之后,就觉得母语很重要需要传承,所以我也跟着小朋友一起学客语。”

第36届全国客家夏令营队在新竹县关西镇热闹展开,客委会主委古秀妃、新竹县副县长陈见贤及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林光华等政要,一起为客家文化的传承献上祝福。

客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古秀妃:“这是最基础一个人文的营队,所有的不只是客家人,不是客家人的人也可以透过这个机会来认识客家(文化),因此,期待年年继续举办。”

客家文化夏令营活动总干事张义品:“文化营有108人,亲子营有59人,这是很热烈的情形, 已经有5582名学员毕业了,5、6千人这些学员,尤其是文化营的学员,他回去以后他会带动当地的客家文化。”

关西镇长陈光彩:“今年算第4次在我们关西来举办,关西是一个长寿乡,也有很多的人文景观,值得大家来参观,来走一走。”

透过口说艺术、童谣或戏曲,也有历史和文学诗词,夏令营让学员能深入体验与学习,使客家母语文化更能广为交流和传承。

新唐人亚太电视彭正乾台湾新竹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