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茶志怪》中的瘟神与疫鬼

德惠

清代古籍《醉茶志怪》是天津文人李庆辰所着,成书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此书记载了当时许多的神奇事件。其中就有关于瘟神疫鬼的记载,在此疫情阶段与大家共享。

清朝同治壬戌年(公元1862年),当时有大瘟疫流行,传染的非常厉害,很多人得病后就死了。李庆辰有甲、乙俩个同乡,在城外忙到晚上很晚了才往城里走,当时已经是四鼓了,也就是四更天,换成现代的时间就是凌晨1点到3点。他们走在回城的乡路上,忽然见到一支“灯烛辉煌”的仪仗队。他们心想不知是什么大人物出行,于是在路边躲闪、避让。

仪仗队走近了,他们才看到仪仗队中间是一个滑竿似的轿子,其上坐着的并不是人类,而是一个相貌很奇特“头巨如斗,赤发云拥,金目电飞”的神灵。过了好久,等仪仗队往西走远了,他们才敢出来。在当时瘟疫流行的背景下,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悟到:看到了瘟神出巡。他们回城后对世人说起了他们的奇遇,也许是因为遇见了瘟神,没过多久,他们就染瘟疫去世了。

李庆辰还记载了一件事。平阳人赵某,在夏季某月里白天睡觉时,忽然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于朦胧间看见一个“白衣麻裙,面貌黄肿”的妇人掀开门帘走了过来,满面都是哀伤恐怖的神色,到了床边妇人就用手按赵某的胸膛。赵某立刻觉的胸闷气短,呼吸道如有东西卡住一样,而且身上冷热交替,到了晚上就患上了疟疾。

第二天病情稍好一点,可那个妇人又过来了,病情立刻复发,这样过了一个多月,赵某已经消瘦的“形骸骨立”,当时还是盛夏,可发病时却需要盖棉被。他对别人说了见到妇人的事情,有见识的人告诉他:这妇人就是疫鬼。于是他请来桃木剑插在卧榻的四角,还请了道家符箓贴在墙上。等那妇人再来,看到这些驱鬼辟邪的东西,“瞋目怒视”,指指划划却不敢上前,赵某恐慌的大喊大叫,只见那妇人把锡制的灯架打翻在地,愤恨难平的离开了,再也没有过来。而赵某的病从这天起渐渐好转了。

按中国古代的观念,瘟疫在另外空间里是由瘟神与疫鬼操控的,瘟神的层次高,奉天意、天象而行;而疫鬼则是具体的在低层空间行事。《周礼·春官·占梦》里讲:“季冬……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疫。”郑玄注:“疫,疠鬼也。”其实瘟神也好,疫鬼也罢,根本上都是要奉天意而行的。

资料来源:《醉茶志怪》

原文:同治壬戌,大疫流行,传染辄毙。邑有甲与乙者,自城外夜归。时已四鼓。忽见灯烛辉煌,仪仗甚伙。数人舁一肩舆,舆中一人,头巨如斗,赤发云拥,金目电飞,状甚奇异。二人惊避道旁,众纷纷向西而去,殆疫神也。未几,甲乙俱亡。

原文:赵某,平阳人。夏月昼寝,朦胧间见一妇人搴帘入,白衣麻裙,面貌黄肿,眉目戚戚然,神色可畏。逼近床榻,以手按其胸,便觉气闷如噎,寒热交作。及晚患疟,越日稍愈。妇复来,疟又作。如是月余,形骸骨立,盛暑常着重绵。或教以桃木剑钉床四隅,更粘符于壁。妇至,瞋目怒视,指划不敢近前。赵急狂呼,妇取锡檠掷于地,悻悻而去,后不复来,病亦渐瘳。

(转自正见网/责任编辑:嘉欣)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