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档案】张学良心腹黎天才的真实身份(下)

【新唐人2012年12月02日讯】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时,身边有一位叫黎天才的人物,曾十分引人注目,但至今却似乎已被淡忘。本文拟探讨黎天才其人其事——着重于西安事变前后。

(接上期)黎天才同北方的两个秘密组织

1927年10月,黎天才被捕,不久便叛向了奉系当局。但后来他重新认识到自己仍可为革命做些有益的事,进而在民族危难中有所作为。究其原委,被人注意的往往是中共“北方特科”对他的影响。原北方特科负责人吴成方先生,晚年曾说黎天才早已叛变了共产党,又被他们通过潘文郁“拉”出来,仍然愿意为党工作。张魁堂先生等研究者也都认同这种说法。

细究黎天才与中共北方特科的关系,必然牵涉到另一位前共产党人潘文郁(问友,闻友)。潘先生曾参加过莫斯科的中共“六大”,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同李立三关系密切”,向忠发倚为“文胆”,王明上台后被派往北方,于“九一八”之前在北平被捕,投向了东北军,随即被中共中央开除了党籍。黎天才在潘“落难”之时安排其生活,鼓励他翻译出版了《资本论》的部分章节。张学良从欧洲回来,黎天才又介绍潘文郁到了张学良的身边,成为张的政治书籍的伴读老师。此时的潘文郁虽已成叛徒,但中共特科仍在利用他。负责抓住潘这条线的是北方特科的吴成方和周遗。据吴先生回忆,他与特科设计,通过潘文郁“拉出”黎天才,让黎再为党服务,用吴的话讲,“我们在政治上影响张学良还是由黎天才出面”。1935年初,南京方面发现了潘与共产党的联系,逼令张学良处死了他。黎天才也遭到南京方面的猜忌,幸赖张学良挺身保护,最后黎承担了用人不当的过失,才得以过关。

黎天才与潘文郁“共事”之时,已与“北方非委”有了联系,他十分清楚“非委”与新的中共中央势不两立,也知晓潘是新中央的人,自然不可能把自己与“非委”的丝丝缕缕亮给潘文郁;而潘文郁因秘密工作的限定和自身的特殊经历,也不可能将自己背后的北方特科的底子交给黎天才。可以说,黎天才与北方特科之间,是一种间接的互相利用的关系,加之吴成方、周遗先后调离,潘文郁被杀,这一短期关系也就完全断了。至于1935年春天以后,黎天才和东北军中前共产党人的活动,更和北方特科毫无干系,倒是应该追究他们和另一秘密组织“北方非委”的关系。

黎天才年轻时加入共产党,一直在北方区组织范围内工作。北方的中共组织,从建党之始就由李大钊先生领导,组织系统内部比较团结稳定。但1927年以来连连受挫,李大钊牺牲,陈独秀去职,新的中央不断派人北上推行“左”的路线,为害日深。北方党组织刚刚以王仲一、韩麟符、黎天才等形成又一茬骨干,人称新的“三块石头”,便连续遭受打击排挤(“三块石头”原是史文彬的比喻,指中共早期北方组织的领导人李大钊、罗章龙、张国焘三人,如支起大锅的三块石头)诚如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中与黎天才交谈时所坦言的:“党以往对北方工作的领导,曾发生错误。”

1931年的1月,中共党史上的“非常委员会”事件在上海发生,罗章龙是“非委”的主要领导人。“北方非委”也随即成立,并成为“非委”最大的下属组织,当时绝大多数基层党支部都倾向于“非委”,黎天才当年的党内同志也大都参加了“北方非委”。罗章龙关于“非委”事件的回忆中,详谈了这方面情况,其中能见到“李渤海”的名字。转来转去,难出老关系,黎天才又悄然成了“北方非委”的特殊成员。当时四中全会的中央有一份给共产国际的正式报告,其中讲到顺直省委(北方党组织改组后的主要机关)时,说机会主义根基较深,反对派的领袖们集中在天津。“非委”在南方、北方先后遇到重大打击,势头锐减:1月中旬有上海的“东方饭店事件”,大批骨干在龙华牺牲,其中包括黎天才的入党介绍人何孟雄;2月间,“北方非委”遭到严重破坏,领导人连续被捕,黎天才的老关系韩麟符、王仲一、吴雨铭、李希逸等人,都在这一时期入狱。张学良将这些涉及共产党的要案悉交黎天才设专门机构审办。自1931年以来,北方地区特别是平津地区被捕的数百名共产党人,绝大多数以各种形式获释,其中黎天才的作用不可忽略。1933年春,张学良被迫下野出国,行前令黎天才经办,释放了北平狱中的一批政治犯,其中的韩麟符、李希逸等人都是“非委”骨干。表明黎天才身居奉系,心在“非委”。几年间,“非委”组织虽迭遭破坏,部分幸存骨干展转进入东北军,随之建立起秘密支部,全得力于黎天才。

西安事变前夕,“非委”领导人罗章龙已进入开封河南大学教书,但同原北方区党组织渊源不断,依然和当年的同志们保持着秘密联系;北方唯余的“非委”组织——东北军“非委”支部中的一批前共产党人,以黎天才、吴雨铭、李希逸为核心,接受罗章龙的领导,继续从事政治斗争。据黎说,他们“处处照顾到我党当时的政策”,辅导张学良研读马列,为他讲解国际和中国工运史,同时又抓住这与数十万大军合作的机会,鼓励张学良谋求西北独立的大局,并于西安事变的前数月,制定了行动方案,其中包括近期的兵变计划和西北独立政府的远景设计。

张学良虽然清楚黎天才等一批人原先的共产党员身份,却未必清楚他们在共产党内的遭遇——早已被视为叛变者了。不谙中共内部曲折的张学良,后来在同刘鼎、李克农以至周恩来的交谈中,无所顾忌地透露出自己早已暗用共产党人于左右了。作为中央特科领导人的周恩来立即以他特有的警觉,一面向中央汇报张学良身边有“脱离党的叛徒”,一面立刻做出布置,制定具体措施防范这批前共产党人。中共中央把“反蒋反政训处的斗争”定为“争取东北军的主要关键”,这是因为,东北军的最高政训处中,由蒋介石派来的正处长,在军中难以施展,而黎天才虽任副职,实为政训处的核心人物,几位“非委”骨干人物也都挂职于政训处。受周恩来直接领导的李克农、刘鼎等,在东北军工作中贯彻了上级的意图。被刘鼎看重的孙铭九等人一度曾对黎天才飞短流长,恐非个人行为,怕也不是少壮派与老派的一般摩擦。

西安事变前夕,在黎天才多重政治身份中,“非常委员会”东北军支部的领导人,是最隐秘的“要职”,他和这批前共产党人在民族危难中的义举,可视为“非委”最后的组织行为。

黎天才与罗章龙在青岛会晤

黎天才后来回忆往事时,曾提到西安事变前他有过一次负气而走的家乡之行:

到西安之后……孙铭九一伙人,常以不肖之心来衡量我,有时在张面前飞短流长,使我无法忍耐下去……某次,我趁张去南京开会,一怒而归返故乡,此(后)张返陕,知我已去,曾对这种人大发雷霆,乃函电交驰,催我回去,初期我不表示任何态度,后来张竟连电催促……

细究起来这一“事变”颇为蹊跷。当时黎天才执掌着东北军几十万人马的军政事务,又与“非委”图谋正紧,再说与他过去所经历的场面相比,不应该突然应对不了几位“后起之秀”,这“一怒”令人费解。

在罗章龙的回忆中,可以找到黎天才此行的背后文章:

一九三五年,文虎(罗章龙笔名,引者注)在河南大学任教,暑假期间往青岛避暑,寓汇泉山东大学,北大旧同学孛爰夫妇(即李渤海与夫人孙菩缘,引者注)来访……

罗先生另一次说起青岛见黎天才的事,见于他的“自传”:

一九三五年暑假,文(罗章龙笔名,引者注)为了备课,前往青岛,当时同往者有何文、梦平,住在汇泉山东大学。附近有绣球花圃。每日课余时间步行到海水浴场,荡舟游泳,有时过栈桥渡舟至小青岛摘黄花满怀而归……

文在青岛游览时间,一天在海水浴场遇见多年不见的李渤海。

两人回忆中的地点会于山东,唯时间难断。

黎天才虽未点明返乡时间,但根据所言线索假之于史料,不难判断出此行当在1936年的夏天。先看黎所忆“趁张去南京开会”的环节,查《张学良年谱》(张友坤、钱进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东北军1935年秋后移师西北,1935年的10月至12月间,张曾赴南京参加国民党的四届六中全会和五大,并数次来往于宁沪间,而此行黎天才作为随员陪同前往;1936年初的1月底、2月底,张有过两次南京之行,时间都不长,数日便归,也不是开会;值得注意的应是7月间的南京之行,这个月的10日至14日,国民党的五届二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张学良7月6日飞抵南京,出席二中全会。会后,张又在上海会见了李公朴等人士,返回西安时间不详,到20日才有在西安处理公务的迹象。这次张出行时间较长,以后再未去南京开会。再看东北军内部,孙铭九等人的张扬行事在1936年春天开始步步升级,黎天才的“无法忍耐”当然不会早于此。所以说黎天才的“趁张学良去南京开会”而归返山东,最大的可能就是在 1936年的7月间。

但这一推断显然与罗章龙所言的1935年夏天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差。问题何在?

罗章龙回忆中的何文当时是河南大学经济系学生,建国后住北京。1995年秋,何女士看到了罗老师的“自传”列印稿,特意将其中“一九三五”的“五”圈改为“六”,她清楚地记得是毕业的那一年(1936年)暑假,罗老师请她一起去青岛的,当时,罗老师托她照管好“侄女”——其实是从老家来度假的女儿梦平,辅导其外语等功课;还将罗老师记忆有误的她妹妹的名字做了订正;后又告诉笔者,当时在青岛,她寄宿山东大学女生宿舍,罗老师另住别处,对于先生的单独活动,自己作为学生既不知情由,也不便多问。

罗章龙正式出版的个人诗集《椿园诗草》(岳麓书社1987年版)中有“崂山吟”一篇,诗的短序言“一九三六年偕魏文、孟平同登崂山作”,崂山即青岛崂山,魏文就是学生何文,她曾用此名,孟平即梦平,时间则确定于1936年。罗先生私家旧照片中,有何文与梦平的合影,注明“一九三六年青岛站(应为栈——引者注)桥”,是罗梦平早年的手迹。

细读罗章龙的遗稿,其中多处出现时间、地点、人名前后矛盾,不甚统一的疑点,或错笔少画、漏字空行的阙误,如将李渤海、孙菩缘写为“孛爰”,明显是有心所为。访之于罗老后人,原来罗老写回忆录时“有意改动一个字,是担心抄家”,“有些顾虑,怕资料被抄走后会惹出麻烦”。

看来,罗章龙回忆中“误”记的“一九三五年”,应订正(或曰恢复)为“1936年”才是。

可以确认,1936年7月黎天才的山东之行与罗章龙有过会晤。罗先生弥留之际(1994年底),他的家人透露出策动西安兵变的内情,后又对老人的回忆文字做了补充说明,“罗去青岛是事先有准备去与李见面的”。至于会晤的内容,黎天才只字未提,罗章龙则笔端、口头多次忆及。

在《大革命时期中共军运工作纪略》一文中,罗章龙有专谈“西京兵变”的章节:在青岛期间黎、孙夫妇二人“来访”于汇泉山东大学(罗当时借寓此校),并说“原来孛爰此番来青访文主要是报导东北军方面同志工作情况”,他俩此行,是东北军中“非委”支部的核心成员黎天才、吴雨铭和李希逸“三人商议结果决定推孛爰出关一行”,这就是他们“来青岛的使命”。黎天才所谈的要点是“汉卿为人通达事理,近来倾向革命,主张打破现状,亟思冲决网罗,为革命出力。察其为人,可与共事。他现有精兵30万,武器精良,训练良好,久戍思归,梦寐不忘北大营,但不知计将安出”。罗章龙的意见则是“宜从政治思想、组织宣传各方面下一番功夫,方能水到渠成”。并说“事宜迅速以赴事机,同时应计策万全以防内奸,你回去代我致意同志们,选定好一个大题目,定能做出一篇好文章来”。罗章龙在“自传”中还说黎天才再次邀请他“驾临东北大学讲学以慰众望”,此言与《黎天才自传》中的张学良“并对我表示要请几位研究马列主义的学者来西安,以讲学为名,实际请他们来参加我们的政治工作,记得当时曾推荐了罗章龙等人”正相吻合。看来,黎天才同罗章龙在青岛会晤,是“非委”谋划西北大局的一步棋。

至于黎天才当年为何舍近求远,选择青岛与罗章龙会面,多年后回忆此事为何又隐去了真相,都是不难理解的。当时的西安军中,开封城里,各种势力各方特工暗中活动,罗章龙与“非委”同仁的活动不宜暴霹,黎天才目标太显,没有理由随意离开西安,因而找了和孙铭九等人的矛盾为借口,选准了张去南京开会的时机,“名正言顺”地走,又“名正言顺”地回来。此行事关“非委”的活动,而中共对“非委”已是定论不变,黎天才回忆起这一段,当然只能避实就虚了。

黎天才在“兵谏”前后

黎天才与罗章龙在青岛的会晤,是否与西安事变有所关联?笔者不敢妄加揣测。但黎在“兵谏”前后的举止,却备受人们关注,这正如高崇民所说:“西安这样一个天翻地覆的大事变,名都教天才兄一人享了。”此话虽为戏言,所道却是实情。

1936年的夏秋之际,西安古城已是山雨欲来,“艳晚事件”发生,张学良担心国民党省党部特务抓人是蒋介石所指使,矛头针对自己,所以决定赶在前面下手。半夜时分,黎天才忽然接到张学良的电话,召他前去。黎赶到时,院子里的卡车已经发动,满载全副武装的士兵,大厅内谭海、应德田、孙铭九等人已领命待发,张学良愤激而言准备杀几个省党部的特务,手令已下,要听一听黎天才的表态。剑拔弩张之中,黎天才相当冷静,他反对张学良泄“一朝之忿”的鲁莽行动,并进一步分析利害:如果有更伟大的计划,借此而起义反蒋,响应绥东,实行抗战,杀几个人也无妨;如尚无下一步计划,只为痛快,那只能与人以借口,陷自身于不利之境,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张学良听罢,收回了手令,又拉着黎天才的手问眼前的一幕如何收场。黎天才为他出主意:省党部的特务部门仍去搜查,文件还要搜检,特务照样抓来,全案交军法处办理,但要避免直接行动杀人。张学良按照黎天才的意思,派人搜查了省党部,解救了当晚被捕的马绍周等人,抄得了特务的秘密档案,更摸到了CC系统密报南京的内容。

12月11日的西安城里,张学良调兵遣将安营布阵,已是成竹在胸。下午,蒋介石忽然要召见黎天才。与张学良商量后,黎天才于傍晚时分到达临潼。蒋介石又一次说到数年来始终把黎看作是自己的同志,是自己的学生,然后便单刀直人地发问:“你知道张副司令究竟是何居心?要干什么?”黎天才不露声色的回答:“ 张副司令对委员长居心无他,他近来的抗日主张,乃由于其所属干部一般的情绪反应……东北军中各阶层之军官,近来因为绥东为百灵庙战役所受刺激极深,人人都有奋起抗战之热诚,据我所知,他们义正词严的对张有过表示……张副司令国难家仇,为环境所迫,他今天也有些进步了。”蒋愤怒地反问:“进步了,进步的意义何解?把共产党引到西安来,这就叫进步吗?西安的报纸可以随便批评我,共产党的刊物,可以自由发行,我走遍全中国,没有一个省份的报纸来批评我,我不想在我最信任部属管辖区域,居然有此等现象发生……西安管制宣传品检查邮电的是何人负责?”黎天才率直以告张学良命自己负责。蒋更为恼火,面红耳赤的斥责道:“你在负责,现在一个好好的西安城,闹得这样乌烟瘴气,我问你,你在替谁负责?你负什么责?”蒋介石不仅追问被通缉的高崇民的下落,还逼问“他们这一种勾结共产党为非作歹的人,都是哪几个人留在西安?是不是都住在张副司令公馆里?”按照张学良、杨虎城的约定,当时东北军方面与高崇民的联系,正是由黎天才秘密进行的,但此刻黎天才一律答以“不知道”,这更激怒了蒋介石:“不知,不知,尽是不知,你不知我知,我倒可以供给你点情报,我这里有张名单,你看看,我愿意听取你的意见,对这批反动分子你认为应该怎么办他们?”黎天才看了蒋介石手中的黑名单,首先断然否认他们是共产党人,又提出把他们送出国去读几年书。蒋介石当然是大为光火,教训黎天才道:“我明白对你说,打不完共产党,就谈不到打日本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都在我手里,你们附和共产党的宣传阴谋,对国家是严重的犯罪。那么你对这个问题,是什么态度?”黎坦然陈词:“往年‘委员长’在南昌的时候,常常强调‘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说法,我认为时至今日客观情势和以前不同了,今天应该九分政治一分军事便够了,绥东敌方既已开始行动,我们应该有整体性的应战计划,我看到飞机场停着那样多的飞机,我认为都应该开到绥东前方……”蒋介石问道:“你的说法,同张汉卿前天对我讲的如出一辙,不知是你受了他的影响,还是他受了你的影响?”显然,蒋已经对黎产生极大怀疑。

蒋介石与黎天才谈话长达一个半小时以上。黎离开临潼时,已是晚间8点多了,这样一次特殊背景下的长时间对话,与几小时之后发生的“兵谏”之间有什么关系,自然会成为事发之初,或是事变平息之后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蒋介石返京后整理出版的《西安半月记》中亦谈到与黎天才谈话的情形(如前述),越发引起了对这一谈话内容和背后文章的关注。黎天才被软禁后,戴笠就曾多次向他询问此次谈话的内容,都被黎天才搪塞过去了。从蒋介石召见黎天才训话到“日记”的内容,至少有一点是可以明显看出的——蒋氏十分清楚黎天才对张学良的不一般意义。

12月11日晚,黎天才离开临潼回到家中,不久就接到张学良的电话,他赶到张公馆时已是10点多了,张学良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决心:“你前些天,不是劝我要做狮子,不要做绵羊吗?我现在回答你,从今天起,我要做狮子了。”张学良授权黎天才负责整个行动的宣传工作,并当即决定在12日凌晨3点多钟的时候,要发出对全国各地方当局的通电、给国民党委员会的电文及给国民党政府的电文,其中应提出几项行动纲领——对时局的主张,要求黎天才立即动手起草。黎天才可谓成竹在胸,短短的一两个小时里,先完成通电的草稿。随张学良等前往新城大楼后,又会同高崇民等人斟酌行动纲领的内容,仍由黎天才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张杨通电,提出了救国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切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事变的当天,便向全国发出。

正是“八项通电”这一明确的政治纲领,使西安事变在政治上立于不败,诚如李济深先生所论,“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事变后赶来西安的周恩来由衷赞许通电和八项主张显示了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如果没有这种内容的通电及其八项主张,事变的意义,将来在历史上更混沌了。”据黎天才自述,当周恩来得知起草者是黎天才后,曾向他说:“很好很好,幸好你在这里。”

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送蒋的同时,周恩来正在张公馆的A楼与人谈话,在场的除了博古还有黎天才。谈话的内容却是令人不解的“叙旧”:周恩来对黎天才起草“八项通电”大加赞许,然后谈及过去中共内部的恩恩怨怨,回顾过去在北方地区的工作失误等等。不难判断,这一谈话非周氏所安排。因为周恩来在中午就忙于通知博古,约张学良商谈要事,故断无同时再约见黎天才的理由,即便相约,也无闲暇聊天叙旧。而在黎天才一方,本来对陕北方面明显是存有戒心,避之犹恐不及,而这一次却送上门去,谈些不关痛痒的话题,特别是他心中十分明白咫尺之隔的高公馆正在发生的一幕,却不露半点口风,直到别人来报,飞机升空,张学良稳稳当当脱身送蒋而去。张学良送蒋的同时,设计委员会正由高崇民主持讨论如何放蒋的问题,消息传来,人人愕然。当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杜斌丞、申伯纯、王菊人、卢广绩等10余人都在场,惟有黎天才未露面,却在与周恩来谈话。这一切,大概不会是出于巧合吧。

张学良抵京后的第二天,即12月27日,曾给杨虎城、黎天才一电,短短的三条电文中第二条是专给黎天才的:“天才兄可勿离陕,切实统制幼稚言论。 ”这一嘱咐令人好生思量,必是张黎间有一番商议,约定了黎天才将“离陕”,否则就无需做“可勿离陕”的指示;必是所约“离陕”的时间甚急,否则就无需在到南京后立即通知。黎天才要离陕,将何去何从?李金洲的回忆,揭开了这一疑团:“张副司令离西安时,曾命随员人等,搭民航机随后赴京,直至十二月卅日,欧亚公司首次复航,以北平军分会办公厅主任鲍文樾为首,黎天才兄,西北总部驻京办事处长杨焕彩,及作者四人,同机飞京。”原来张学良离开西安前有交代,令随员随后赴京。当时接受这一命令为谁?从其后飞赴南京的人来看,不难判断是其中的黎天才。至于为何要黎氏随后赴京,为何张本人到京后又急匆匆电令“ 可勿离陕”,个中原委又是另一段文章,而张学良送蒋前与黎天才有过约定,上述情节亦可为证。

12月29日,黎天才代表西安三方将赴京探视。黎行前电告张学良,很快就收到了回电,张学良在电文中暗示京中情况险恶,反对前往。因为所用电码正是张离开西安时新编的密码,所以黎天才判断张当时还没有完全失去自由,便于12月30日与李金洲、鲍文樾等飞往南京。可见张与黎之间对送蒋的“预后”,是有虑有备的。

作为心腹之人,黎天才从不辜负张学良对自己的一番倚重,在关键问题上是一定要忠言以告的,“艳晚事件”便为一例。这一回黎天才不仅没有坚持反对“送蒋 ”,反而认同了张学良的选择,默默地配合了张学良告别东北军的最后一次行动。或许因为他比别人更多地与南京方面打过几回交道,更容易揣摩出蒋氏的几分心理;或许因为他懂得张学良是一位军人,是一位意气有加的性情中人,却不是“政治家”,此番选择更多的是“东方文化”式的性格因素使然;还有,作为一个前共产党人,黎天才对中共及共产国际的政策和策略必有更深的认识。权衡度量之下,他不仅成为张学良送蒋的知情人、得力者,并在几天后如约飞赴南京探望张将军,即被扣押,成为东北军中继张学良之后被南京方面软禁的又一人。

据李金洲说,戴笠回答李拘禁黎天才的原因为两点:“一、天才兄担任西北政训处副处长,未能弭患于无形,有亏职守。二、双十二事变之前一日下午,蒙最高当局召见,曾受严厉申斥,翌日黎明即发生事变,渠颇有暗中鼓励之嫌。”

蒋介石的《西安半月记》发表后,黎天才更是被严加管束。他曾两次上书,请求去溪口与张学良同处,恰逢戴笠不在京中,其手下的郑介民出于好心,扣下了黎天才的信,又劝道:“你的责任,总不像他(指张学良——引者注)那样重大”,“如果真把你送入溪口,那你只有随着张先生的命运去了。”直至全面抗战爆发,黎天才转至上海后才逐渐恢复自由。

黎天才以其冷静的头脑与过人的才干,特别是游刃自如的应对能力,为张学良所倚重也是情理中事。上述西安事变前后的几件事足以看出黎在诸方人物眼中,尤其是在张学良身边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今之所见对这几件事的历史记述中,却大多避而不谈黎天才其人其事,多少是一点遗憾吧。

黎天才的一生,确实是经历复杂,难以一语评之,倒是他本人不无自信地说过“只问我们对国家人民忠不忠”。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至今仍被海内外所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黎天才的史料如能更多更详地公开利用,将有助于对这样一位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原标题:西安事变中被淡忘的关键人物黎天才

文章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