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大禹治水(三)

《水经注》记载: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禹凿开山两侧的河道,河水绕山而过,这山如砥柱矗立急流之中巍然不动。禹将之命名为砥柱山。从此“中流砥柱”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精神像征传诵。

巨灵擘华山

远古时,首阳山和太华山相连,河水到此被山阻挡。华阴、潼关、朝邑当时是湖泊。要把水放出去,必须劈开两山。为此,神仙云华夫人邀请巨灵神秦洪海力擘华山,并会合众神,西王母亲自坐镇。可谓群仙大会聚。

只见巨灵神秦洪海身体渐渐变大,他用巨手,抓住南面的华山,用脚蹬北面的中条山,两山被劈开,河水从缺口向东奔腾而去。巨灵神的手印留在华山上,称为“仙掌”。由于用力过猛,华山被他掰裂,一高一低,成了两半。高一些的就是现在的华山,又叫太华山,低一些的就是少华山。

禹开龙门

《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吕梁山挡住黄河,山中有一个山口,类似壶口,凿开壶口可以泄洪。禹就开凿了壶口。

在壶口下游约五里处是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大禹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河水出孟门之后,直扑龙门。

龙门山原来是一座大山和吕梁山脉相连,挡住黄河的去路,倒流的河水把孟门山都淹没了。禹把龙门山一辟为二,像打开两扇门,让河水从峭壁间奔流而下。

《拾遗记卷二》中记载,禹凿龙门时,遇羲皇,伏羲赠禹玉简,用于度量大地、山川河流。

后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称之为禹门。民间传说,大禹凿山至此,久挖不开,遂化身为龙,开山辟石,故称龙门。

在龙门的附近有一条涧,叫鲤鱼涧,鲤鱼逆流渡到龙门,能够越过龙门的就会变成龙,即所谓“鲤鱼跳龙门”。

平息雍州水患

《尚书‧禹贡》记载: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积石山位于青海东南部,藏名阿尼马卿山,意为黄河之祖,海拔6282米。

古渤海包括扎陵湖在内的广大地域。黄河在扎陵湖中经过回旋喘息之后,从湖东南散乱地流出,中间又经过一条长约二十公里、宽约三百多米的黄河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入禹所导积石山。

黄河绕积石山东南流出青海进入四川,受到岷山阻挡,折向西北,穿过积石山与西倾山之间的甘肃玛曲县,流返青海,这一段河道就是九曲黄河的第一弯。禹凿通了积石山,又开凿了西倾山、朱圉山(甘谷县西南)。至此,壅州水患平息。

接着,禹又开凿了渭水上游的鸟鼠同穴山、岍山、岐山、荆山,使关中河流、洛水、沣水注入渭河。使华山、潼关不再水溃四溢。岐山到天水之间的平原水退了,危山地区也可以住人了。

这样,禹凿通积石山,导水入壶口,经雷首山—中条山—三门峡—底柱山—析城山—王屋山—太行山—恒山—碣石山,使黄河河道南河自潼关向东畅通,经过孟津、洛水入河处,到大伍,向东经过共水、淇水、浊漳水的入黄河处(今河北肥乡与周曲间),向北分为九条支流,顺利将水导入大海。至此黄河水系水土得以平复。

黄河自大禹治理之后,下游也有过几次改道,但是总体说,黄河为利而不为害,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转自《大纪元》 有删节

责任编辑:又容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