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09月21日讯】《肾脏科名医江守山教你逆转肾》这本书指出,对肾脏来说,水是比人参效果更好的的补药,而且更便宜!那么我们该如何喝水,好好保养肾脏呢?
日本免疫学权威藤田纮一郎曾指出,人体一天约丧失2.5公升的水分,而透过三餐大约可摄取到1公升水分,其次由身体燃烧蛋白质、脂肪等制造出0.5公升的水分。因此每天应喝1公升左右的水,并分6~8次,一次约200毫升,慢慢补充。
不过,由于每个人的活动量不同,所需水分也不完全相同,自然医学博士陈俊旭曾为文建议,可用尿液颜色判定水分补充是否足够:尿液呈现透明或淡黄色,代表摄取足够;呈现深黄色甚至橘色,则表示摄取不足。
睡眠中由于流汗、呼吸等原因,使得体内水分大量消耗流失,因此,早上醒来时会感到口干舌燥血液呈现粘稠的状态。
日本妇产科医师池下育子建议,刚起床立刻先喝一杯常温的白开水,不但为身体补充水分,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肠胃较弱的人则可先在口中含一下水,等到水变温后再吞下。
餐前喝一杯水,由于空腹时水中的矿物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可活化消化酵素,并能缓解饥饿感,避免过食。另外,晚上若要聚会喝酒的话,由于酒精有脱水的作用,因此饭前、饭中及饭后都要补充水分,有效减轻宿醉症状。
不少人因为害怕睡前喝水,导致半夜频频醒来跑厕所,因此极力控制摄取水分。但其实睡觉时身体会悄悄出汗,且嘴巴会张开呼吸,喉咙及身体流失的水分远超乎我们的想像,建议在睡前 30 分钟~1 小时喝一杯开水。
运动过程中出大量的汗,除了水分外,钠等矿物质也跟着流失,当人体失去体重就会产生轻微的脱水症状,出现动作反应迟缓、缺乏胃口,甚至引发中暑或热痉挛。石原有起建议,运动时每 15 分钟补充一次水分,比常温稍低约 6 ~13 度的水也没关系。
池下育子指出,洗澡时因为血液循环变好,老废物质随着大量的汗水排出体外,因此入浴前先喝一杯水,防止脱水症状出现洗完澡后也要喝水,让身体和肌肤获得充足的湿润度,强化代谢力。
藤田纮一郎提醒,由于睡醒时因丧失大量水分,血液十分浓稠,容易出现脑梗塞及心肌梗塞,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记得睡前补充水分。
很多人因为心情不好,要吃甜食调整情绪,事实上,喝水就可以了。心理学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过去,人们会自然地从恶劣的情绪中恢复,跟同一时间有没有吃东西、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关连。
前两者都是在实验前就请受试者先挑好的,并不是研究者随便乱给。 实验显示,看完影片受试者的情绪都变差了,三分钟后,他们的情绪也变好了些,不管他们是否吃了自己挑选的食物、燕麦棒,或根本没吃东西。
这项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研究,透过给受试者多次看让人觉得悲伤、愤怒或恐惧的影片,触发他们的情绪,然后再观察马上看完影片,以及看完影片三分钟后的情形。在这三分钟时间,研究者每次会个别送上受试者认为可以让自己快乐的食物、喜欢但不会影响心情的食物,或是普通燕麦棒,或是根本没给食物。
参与研究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候选人 Heather Scherschel Wagner,本身是相信她妈妈做的法式洋葱汤是专属于她“让自己快乐的食物”,但实验结果让她也觉得惊讶,原来食物对情绪自我疗愈的过程并没有任何加速作用。
由此看来,实验最大的意义在于显示出“人们往往只是在为吃甜食找理由”,如果其实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对调整心情没有帮助,就别吃了,以免影响健康。 当然实验可能存在太过简化的问题,并没有包含其他或长期累积的或严重的情绪反应,因此他们表示将持续研究下去。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项实验也能显示出一个看法:吃甜食调整心情其实是自我催眠。既然如此,为了避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一堆子这个那个病,我们只要告诉自己:喝水也可以让自己快乐呢!
(编辑:张信燕/责任编辑: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