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最终害的是自己

文/刘晓

清朝康熙大帝曾教育儿子们要以宽容仁恕忍让之心对待他人,看到他人有得意的事,要替他高兴。看见他人有失意的事,要心生怜悯。如果一个人总是妒忌他人的成功,对他人的失败幸灾乐祸,又怎么能与人共处呢?这样做只会让自己的心术变坏而已。古人说过:“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存有这样心思的人,上天一定会保佑他的。

的确,没有妒忌心的人,对别人拥有更美好的容貌、更大的财富、更高的才华、更多的幸福,一定会发自内心地祝福和喜悦,其修为已非一般常人可比。反之,一个妒忌心强的人,不管是否表现出来,都会时时让自己生活在不满足中,甚至恶意去诋毁、伤害他人,结果最终害人害己。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缺乏。

《封神演义》中的申公豹得知元始天尊派姜子牙去封神,内心愤愤不平,因为在他看来,与自己相比,姜子牙修炼时间不过四十年,又没什么本事,而自己有千年的修为,本事高强,凭什么他可以去封神?于是,在嫉妒心的驱使下,申公豹无视纣王的暴虐,多方阻碍姜子牙灭纣王,导致无数生灵涂炭,成千上万的修道人毁于争斗中。而在姜子牙灭商后,申公豹先是被压到玉虚宫麒麟崖下,后来被塞了北海眼。死后被姜子牙封为东海分水将军,毕竟他还有着千年的道行。

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流传下来一个妒忌心害了自己的故事。且说宋文帝时期,有个叫殷景仁的人,曾祖曾在晋朝任职,祖父也是官职显赫。因为他少有大成之量,司徒王谧很欣赏他,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因为他“学不为文,敏有思致,口不谈义,深达理体;至于国典朝仪,旧章记注,莫不撰录,识者知其有当世之志也”(大意:为学但不着文章,敏捷有思致,口不谈义理,深识大体,对国家典章朝廷礼仪旧的规章制度,无不抄录撰写,了解他的人知道他有志在当世的抱负),他一路的仕途也十分顺畅,宋高祖还让他做了太子的中庶子,即太子的侍从官。少帝时,被任命为左卫将军。

到了宋文帝时期,殷景仁同样得到了器重,调任侍中,左卫将军不变。当时,他与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骁骑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同为侍中,都在宰相府,他们几个皆以非凡的气度和杰出的才干而冠绝一时,其中殷景仁和刘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曾私下相约:“苟富贵,无相忘!”

后来,殷景仁首先得到提拔,任尚书仆射一职,成为皇上身边的人,而刘湛在朝外任职。因为几位重臣相继故去,没有忘记当初承诺的殷景仁就几次向文帝推荐刘湛,刘湛得以入朝理政。

但是让殷景仁没有想到的是,刘湛不但没有感激他,还认为景仁的地位待遇本不该超过他,现在一下子位列于自己前面,心里非常气愤。在文帝面前,他话里话外对殷景仁有颇多微词。文帝为了平息刘湛的不满,将二人同时提拔,加授给殷景仁中书令、中护军,刘湛则任太子詹事,从级别上是不相上下。但刘湛还是不满意,因为殷景仁的实际权力要比自己大。刘湛更加嫉妒景仁。

刘湛深知文帝非常信任依赖景仁,就暗中与文帝的弟弟、彭城王刘义康勾结,让他在文帝面前诋毁景仁。文帝有时就会将一些话转述给景仁。景仁曾叹息着对亲戚朋友说:“我将刘湛引荐入朝,他一来就咬人。”于是他就称病辞职,屡次上表向皇上辞官,但总不被允许。文帝让他在家中养病,并派人看望他。

刘湛并没有因为景仁的退让而有所收敛,反而与彭城王商议,派人装作窃贼在外面将景仁杀死,认为即使文帝知道,大概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因为皇帝终究不会伤了骨肉亲情。文帝或许觉察到了他们的阴谋,就将景仁迁到西掖门外晋鄱阳王的宅第,并对那里严加防备,所以刘湛等人的阴谋未能得逞。

景仁卧床五年,虽然见不到皇帝,但却与皇帝有秘密的书信往来,每天达十多封,大小朝政皇帝一定要向他询问。但他们往来十分严密,没有外人知道这个秘密。

而嫉妒让刘湛更加疯狂,他决定铤而走险,暗地里结党拉派,谋划着要拥立刘义康为帝,因为只有让刘义康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才能置殷景仁于死地。其叛乱很快被文帝察觉,刘湛和其党羽都被抓了起来。被抓当天,景仁让人给他整理衣裳,因为他卧床很长时间,左右手下都不知道他的用意。当天晚上,皇上出华林园延贤堂召见景仁,将对刘湛的审判都交给了他。刘湛因谋逆被处死。

类似因为妒忌心而导致好友反目的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孙膑和庞涓。二人曾是同窗好友,孙膑比庞涓更有才华,妒忌心很强的庞涓在魏国做将军后,因为担心孙膑的成就超过自己,就将孙膑请到自己家中,又通过诬陷迫害,砍了他的双足,并在其脸上刺字。孙膑装傻成功逃脱,到齐国后被任命为军师,后在战争中将庞涓杀死。

还有秦始皇时期的李斯与韩非。李斯钦佩韩非的才学,把他写的文章给秦始皇看,秦始皇看了很欣赏韩非,就想办法把韩非弄到了咸阳,但李斯因为妒忌心,说了韩非的坏话,导致韩非被关在狱中,李斯趁机送毒药将其毒杀。后来,李斯在秦始皇驾崩后,帮助宦官赵高陷害公子扶苏,并立秦始皇幼子胡亥即位。有辅助之功的李斯的下场却是被赵高杀死,诛灭三族。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嫉妒的人都很残酷。”过多的嫉妒可以使人发狂,做出难以理喻之事。@*#

参考资料:

1. 《宋书》
2. 《史记》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