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习近平连提“极端” 真危机或心理战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6月16日讯】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计划访华,恢复高层沟通渠道之际,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却两次提到了“极限思维”“极端情况”。中共外交学者解读说,这意味着“战争的危险”,但评论人士认为,中共在玩心理战

最近两星期,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已经两次提及“极限”“极端”的情况。

5月30日,在新一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上上,习近平对国安发出警告称:“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一周后的6月7日,习近平在视察内蒙古的一个工业园区时说,构建国内大循环是为了“保证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能够正常运行”,又把危机感引入经济领域。

在习近平一再强调危机意识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正计划在这个月访问中国,重建两国高层的沟通渠道。

在这个时间点上,为什么习近平要强调极端情况?

台湾总体经济学家吴嘉隆:“因为习近平要跟美国对抗,然后美国就用经济手段来对付中国,对中国经济釜底抽薪。习近平强调东升西降,强调要不断斗争,这样的一个想法,跟目前实际经济的运作来讲是没有办法的,所以他会开始考虑极端情况。极端情况包括国内经济崩溃,包括对外有军事冲突,包括被美国进行金融制裁,像一大堆可能的不利发展,他在打预防针。”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就中共的本意来说的话,不可能说跟美国直接就搞崩,但是它也知道,美国和中共之间牵涉到遏制和反遏制的政策,类似于冷战。所以它就采取两手政策,一方面立足于跟美国进行对抗,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来跟你谈合作,谈得拢就谈,谈不拢我们就掰。”

自从今年2月中共间谍气球进入美国领空被击落以后,中方就拒绝与美方接触,两国关系急剧恶化。拜登政府一再表示,希望给美中双边关系建立护栏,以防演变成直接的冲突。

不过习近平态度似乎不同,中共外交政策学者金灿荣对党媒《环球时报》称,习近平提到的极端情况意味着“战争的危险”。 而“中国时事通讯”(Sinocism)创办人利明璋(Bill Bishop)也指出,习近平的用词代表风险意识、危机感及做准备的必要性明显升级。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分析,中共近期一再对美国明显挑衅,其实里面有复杂的心机。

王赫:“中共表面上是很强硬的,它其实内心是很虚弱的,所以它的一些措施看起来雷声很大,其实落地的雨点很小。我举个例子,中共封控了美国的美光公司,叫基础设施里面不得采购美光公司的产品。但是美光公司的产品绝大部分是供给中国的消费者,在那个基础设施里面占比是很小的。所以中共这个措施,更多是个象征性的这么一个措施。它现在巴不得有美国的投资,像美国的苹果,马斯克,它不停地要把他拉到国内来。”

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乏力,失业率飙升。一方面,从博鳌论坛到全国“两会”,官方都大力宣扬降低门槛,吸引外资。但另一方面,领导人又不断警告要为极端情况做准备,不能依靠外资。

旅美时事评论员李林一:“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你说外资要来投资中国,你在那里展现出的又是一种备战的姿态。那么你让外资怎么可能再来投资中国?所以未来,中国的资本都会大量地往外走,而这个趋势我看中共那边是挡不住,尤其是习近平仍然是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时候。”

日经新闻报导,外资对华投资在2022年后半期减少73%。而中共国务院今年也出台政策,要稳外贸稳外资。王赫分析,这也显示出中共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和美国脱钩,或者武力攻台,现在这些政策信号的释放,都是心理战而已。

编辑/尚燕 采访/易如 后制/Tony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