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06日讯】为避开美中贸易战带来的风险,美国太阳能公司Enphase正在把电池制造业务撤离中国,其生产线若重回美国将享受额外税收抵免。跨国咨询巨头麦肯锡的合伙人质疑,是否有必要维持在华业务。有投资专家感叹,中国市场的“超配时代” 已结束,外资避开中国市场恐成新常态。
美中双方互相加征关税,被视为美中第二次贸易战正式开打的标志。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2月4日生效的次日,美国太阳能和电池系统供应商Enphase能源向彭博社证实,该公司正在将其电池制造业务迁出中国。
报导称,Enphase此次搬迁,旨在缓解地缘紧张局势和供应链中断带来的风险,通过将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以外,该公司还可以更紧密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
虽然Enphase的电池组装业务目前有三分之一在美国,但该公司的电池组关键组件来自中国。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科坦达拉曼(Badri Kothandaraman)告诉彭博社:“我们需要在中国以外生产电池组,这也是我们明年的重点。”
科坦达拉曼没有向媒体具体说明该公司从中国撤出的业务将迁往何处,不过,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分析师Javier Rico提示说,Enphase公司如果返回美国生产电池,将可享受额外的税收抵免。
此外,还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著名跨国咨询巨头麦肯锡公司的部分合伙人,一直在质疑该公司维持在华业务的必要性。这些合伙人认为,在中美关系紧张贸易战将再次开打的情况下,继续在中国开展业务,可能不值公司所承担的风险,而且公司在北美的业务所获得的丰厚利润,完全可以抵消撤出中国市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麦肯锡在全球65个国家约130个城市设有办事处。
本周二(2月4日),美国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0%关税的措施正式生效。作为回应,中方随后宣布对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征收15%的关税,对原油、农业设备和部分汽车征收10%的关税,同时加强对一些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
外界担忧,如果美中双方无法通过谈判达成新的协议,两国之间恐将爆发全面贸易战。在此情况下,远离中国市场正成为外国投资者默认的选项。
中国美国商会今年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30%在华美国公司正在考虑将部分业务迁出中国,或已经在这么做。
东方汇理财富管理(CA-Indosuez)的亚洲首席策略师陈达德(Francis Tan)2月5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各方已经出招,但没有人知道这场贸易战真正开始了没有,或是何时会真正升级。现在我会选择更安全的方法,不去与关税对抗。”
持这样想法的外国投资者不在少数。全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数据提供商LSEG Lipper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三个月里,外国投资者已从中国相关基金撤出近120亿美元的资金。
彭博社的报导援引未具名的分析师的观点指出,比起川普与墨西哥、加拿大的协议,美中贸易谈判将更加复杂难解。报导表示,虽然一些投资人仍认为中国市场相对便宜,在中国市场仍可能存在选股机会,但是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愿意承担与关税相关的风险,投资者纷纷低配中国市场,并回避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企业。
澳洲墨尔本资产管理公司K2 Asset Management已经在去年12月关闭了该公司运营25年的亚洲基金。公司总经理兼研究主管布布拉斯(George Boubouras)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感叹道:“中国市场长期超配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