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21日讯】中美贸易战还在升温,除了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外,美国准备对中国所属与运营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以打击中国海运主导地位。外界认为,这是美中战略争端的进一步体现。
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4月18日公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6个月后,美国将对由中国运营或中国所属的船舶,按赴美航程征收每净吨50美元费用,并将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每净吨增加30美元。但每艘船港口费每年最多征收5次。
至于中国建造但非中国运营商的船,则为每净吨18美元或每只货柜120美元,接下来三年里每净吨年增5美元或按比例增加货柜费用。
台湾南华大学教授孙国祥:“这项政策源于美国对中国物流跟船舶业的301调查,显示美国已将供应链节点纳入贸易战的操作对象,因此是美国继芯片,电动车, 钢铝跟关税政策后,港口跟船运被视为战略的控制点。”
台湾南华大学教授孙国祥指出,美国这一政策就是打击中国航运的主导地位,削弱国企像中远、中船集团控制全球航运的战略垄断力量;扶植美国本国造船与航运业;反制中共补贴产业政策,遏制产能外溢的国家资本主义扩张。
孙国祥:“它是一种战略性的贸易壁垒,本质上属于非关税的贸易措施,用以重塑全球供应链跟航运的主导权。川普政策逻辑一贯就是压制中国的全球工厂角色,重建美国的制造与物流的主权。”
其实现在公布的方案,已经比最初的提案有所放宽,原本计划是按停靠美国港口的次数征收费用。通常从亚洲出发的赴美船只,平均需要停靠4个美国港口。
中共外交部称,美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损人害己”,应立即停止错误的做法。
中共商务部也批评说,美方措施是典型的非市场做法,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权益,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等。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陈世民:“中国本身是没有这个资格做批评的。因为的确在过去这一二十年以来,中国的造船业跟它对全球航运的一个影响,已经造成一个十分明显的市场垄断的不公平现象,而美国跟全世界十分明显都对于这样的垄断有高度的担忧。”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陈世民认为,美国的反垄断行为,是一个主权国家本身所拥有的一个权利。中共没有资格对此做出批评。它应该自己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个不公平的垄断现象,如何去改善这种现象,而不是想利用批评来豁免制裁。
旅美时事评论员郑浩昌:“中共在造船方面近年不断加码,特别是2019年底,原来的两大造船界央企北船和南船合并成立了中国船舶集团,中船。这可不是自发的,这两家央企都是在中共统一部署下进行的合并。还有像南车和北车合并成中车,都是政府推动的动作。”
旅美时事评论员郑浩昌表示,中国船舶集团还是中共十大军工央企之一,不仅造商船能力强,它也能大批造军舰。而美国采取的必要反击措施,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贸易战和经济脱钩问题,背后的军事对抗和冷战的意味也很浓。
美国的造船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占据主导地位,但现在仅占全球造船业的0.1%。目前这一行业由中国主导,约占全球商船制造的75%到80%。
陈世民:“目前川普政府征收的港口税当然很明显的会有助于美国自己本身的造船业的复苏,当然,也有可能可以重整全世界目前的货运海运的一个秩序,来避免中共所形成的不公平垄断。”
孙国祥指出,美国征收中国船舶的港口费并非单一的经贸争端,而是中美战略竞争,这是典型的技术、冷战与产业地缘战的叠加。未来恐怕还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政策。
编辑/宋风 采访/常春 后制/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