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23日讯】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蓝图中,中共设置了十个领域内的目标。图为2024年3月13日,中国东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一家玩具厂,员工们正在玩具生产线上辛劳工作。(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九评共产党》姊妹篇《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一书中描述到:“共产主义并非一种思潮、学说,或者在人类寻找出路时一个失败了的尝试。它是魔鬼,亦称共产邪灵,由恨和宇宙底层空间各种败坏物质构成,其终极目的是毁灭人类。”
通过实现全球经济霸权与科技领军,动摇与颠覆西方世界政治制度体系与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是中共达到称霸世界目的的终极超限战之一,也是共产邪灵毁灭人类路线图中最为关键一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经济、政治、科技、金融、军事单极典范,也因此成为中共眼里不共戴天的宿敌。尽管,近代以降,一直到川普(特朗普)1.0时代,美国一直是给予中国最大善意与帮助的国家。
西方对华绥靖政策与全球化时代,为中共迅速从经济上壮大提供了窗口期,它们用国家补贴的经济方式与廉价商品倾销霸占全球市场、捆绑西方自由社会,用偷盗方式剽窃美国先进科学技术,以至最终实现摧毁美国全球霸权。
“中国制造2025”是中共称霸世界野心的长期战略的典型范本之一。现代社会,制造业是否强大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国防安全的核心基石。克林顿时代,美国大力扶持中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来,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500万个制造业岗位流失,截至2015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5年超过美国。2015年5月,中共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是中共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2019年,中共为避免《中国制造2025》成为美国特朗普1.0贸易战重点压制和打击对象,官方文件将“中国制造2025”概念藏匿,用“新质生产力”取而代之。2025年中共两会,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称2025年要推动的目标,涉及商业航天、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等。
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2035/2045”是中共企图经济称霸全球野心的必经之路,本文将从“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总体现状、重点领域透视、战略目标实现手段与全球危害等几方面全面揭露中共制造业的野心,并对“中国制造2025”未来趋势做出研判,探讨世界如何应对与遏制“中国制造202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战胜中共,首先须了解它,正视它,既不能高估它,亦不可轻视之。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总体实现状况
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中共设置了十个领域内的目标,结果如何?美国及世界都在紧盯。
2024年9月,时任美国参议员的卢比奥发布了一份“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工业制造的未来”报告,卢比奥在题为“迎接中国(中共)的挑战”的序言中指出:“共产主义中国是美国记忆中最大的对手。”
卢比奥报告评估,中国在电动汽车、能源与发电、造船与高铁四个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造船能力已是美国的200倍。同时,中共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材料、机器人和机床、半导体五个领域的技术前沿发展迅速,例如,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占据了美国商业市场90%的份额。
国内外各界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评估报告均显示,由中共国家主导的“中国制造2025”,企图重塑全球工业布局和世界供应链布局,并改变二战以来基于规则的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与地缘政治结构。它是习近平与中共喊“东升西降”、叫嚣“美中必有一战”的潜在原因。对于美国与世界来说,“中国制造2025”成败与否,正如卢比奥在其报告中所言:“这意味着北京将更大程度地左右21世纪的价值观——是自由和代议政府?还是专制与压迫?”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实现手段与全球危害
(一)国家主导的破坏性竞争手段
“中国制造2025”实现目标的手段,正常国家根本难以复制,因为它实在是不光彩。根本上,对内是低人权经济,对外则是掠夺式倾销与间谍式犯罪经济。通过国家补贴、偷盗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让、工业与科技间谍、人才偷抢计划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1. 政府补贴
中共政府通过国家资金、低息贷款、税收减免和其它补贴增加对“中国制造2025”产业直接支持,由于中共的不透明性,具体数额尚不清楚,外部估计这个数字可能达到数千亿美元。
以央企为例,中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2024年11月发布《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显示,中央企业加大力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了11项专项行动计划,形成了8大类60个领域201个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总体布局。全年总投资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全球影响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更是实现了32.1%的增长。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即是政府补贴支撑的海外低价竞争模式。《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共政府长期向电动车产业提供巨额补贴、低息贷款和政策支持,使得中国车企可以不受市场机制限制地扩张产能并不计成本地进行低价倾销。即便在短期内无法获利,也能迅速扩张市场份额,挤压竞争对手。等市场竞争者被击败后,再任由其提高价格。
2. 通过外国投资获取技术
外国投资与收购是中共获得先进技术的又一弯道超车方式。英国BBC报导,据美国国会研究,中国政府计划筹集或花费1.5万亿美元用于研发或收购外国公司,以获得先进技术。据该报告称,截至2020年已花费超过6,270亿美元。2016年,中国在美国的收购价值达到顶峰,超过450亿美元。
中国高铁行业是中共利用合资企业获取外国技术的典型例子,德国的西门子、阿尔斯通等高速列车制造商与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青岛四方股份等建立合作关系,中共通过合作关系强迫技术转让,反过来占据这些公司的市场。燃油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大众、福特、丰田、本田、三菱、现代几乎都和中国汽车行业有合作关系,这些国际巨头目前在中国市场面临淘汰窘境。
前美国国务院关键和新兴技术特使办公室政策与战略主任里克‧斯威策(Rick Switzer)曾在国会简报会上披露,“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工业综合体)完全交织在一起,但中国从中受益最多。”“比如华为,如果没有与欧洲、日本和美国的电信设备公司建立合资企业,这家电信公司可能就不会存在。一位中国官员曾经说过,这些公司的老师,教我们如何建立华为。”
3. 人才偷抢计划
人才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素,偷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偷人才,中共的人才抢夺计划远不止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这样的国家级项目。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一份报告显示,早在2020年,中共在全世界设立至少600个人才招聘站,每挖角过来一名海外人才,招聘站可以从中央或地方的政府部门获得高达20万元人民币的酬劳,并获得每年15万元的活动经费。
海外人才招聘站通常由外国当地组织经营,包括同乡会、商业协会、专业组织、校友会、技术转让和教育公司以及中国学生和学者协会(CSSA)。报告说,这种地方级别的招募活动占中国所有海外人才项目的80%以上,搜罗到海外科学家数量是国家级项目的7倍。另据《华尔街日报》报导,2021年,中共从美国挖角了超过1400位中国出生、在美国受训的科学家。
尽管中共偷盗人才的黑手正在遭到美国的斩杀,但它仍在地开发着另一个更为惊悚的人才计划。
综合媒体报导,中共正在开发一种昵称为“超级大脑”(Supermind)的令人不安的新型人工智能平台,该平台已经从深圳市政府斥资2.2亿英镑资助。据业内人士介绍,Supermind将利用人工智能系统来筛选不同技术和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追踪全球数百万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活动,帮助中国为自己的项目找到最优秀的人才。它还将通过挖掘顶尖科技数据库,帮助国家确定将顶尖专家派往何处。它将通过梳理3亿份研究论文和1.2亿份专利来绘制所有最优秀人才所在位置的地图。“超级大脑”是习近平将中国打造为世界科技大国的计划的一部分。
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美国《新闻周刊》:“它们(中共)将利用它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募,或将人们安置在特定的实验室中,以获取不是昨天的技术而是明天的技术,甚至是未来十年的技术的知识和技术。”
很明显,中共正在谋划偷盗未来的全球知识产权。
4. 触目惊心的经济间谍
2025年3月5日,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边境安全和执法小组主席、众议员迈克尔‧盖斯特(Michael Guest,共和党-密西西比州)在全体委员会听证会上陈述,近年来,中国(中共)在美国持续开展跨国镇压、知识产权盗窃和间谍活动。在过去四年中,20个州发生了60多起与中共有关的间谍案件,包括收集敏感军事信息情报以及窃取技术和商业机密的行动。中共每年利用美国的研究和开发成果获利数千亿美元,这些损失使美国普通四口之家每年损失4,000至6,000美元。
5. 大规模网络攻击
听证会上,中国项目高级主任、保卫民主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详细介绍了中共窃取知识产权的策略,中共国政府支持黑客活动Salt、Volt和Flax Typhoon渗透美国网络和关键基础设施,在此过程中收集大量敏感数据。这其中包括美国人日常生活所依赖的服务,例如供水机构、电网、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美国情报官员警告,Volt Typhoon使用的“自给自足”技术标志着中国战术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它们更难被发现。因此,它可以随时破坏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严重破坏,并可能危及美国人的生命。
但黑客攻击和数据盗窃只是开场白。
(二)“中国制造2025”的全球危害
辛格尔顿指出,中共通过在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起重机,在交通管制中的激光雷达设备,军民两用的集成无人机,电网供电的中国电池,各种场景的监控摄像头,不但每年为北京创造了数百亿的外汇收入,而且将美国对其的依赖性成功转化为美国的战略负担。在冲突时期,这些中国制造产品会削弱美国信心,延迟美国的反应,并破坏美国的威慑态势。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已经成为中共地缘政治筹码,被中共武器化,从而削弱了美国的竞争力。
有网友说,中共的所谓创新几乎都是山寨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没有必要过分担心,过分担忧岂不是长了中共的志气而消减了自由世界的威风。诚然,从与中共竞争的战略意义角度上考量,凭借西方社会的民主制度优势本身,足以藐视中共,没有必要杞人忧天。
但从战术角度上来说,轻敌易遭失败。中共的全球威胁从来就不是戏言,世界需高度警惕。就科技创新本身来说,规模和数量也是相当重要的衡量指标,现实层面是,规模来自数量,数量来自与消费者需求,价格决定消费者支出数量,低价倾销如不加以遏制,最后的结果就是劣币挤良币效应。
2020年疫情期间,时任美国国务卿彭佩奥经常公开批评中共,引发习近平不满,习威胁川普说,彭佩奥再这么说,中国将不再给美国口罩。
中共目前处于世界供应链的核心地位,举例来说,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在全球武器出口中,中国仅占有6.6%的市场份额,但从制造武器所需的零部件来看,中国是夜视镜、传感器、显示器等设备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大国,如果中共切断这些零部件的供应,俄乌战争可能坚持不了一个月就得停火,从无人机、标枪到装甲车、爱国者防空系统恐怕都得罢工了。此外,飞机的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系统使用关键的高性能磁铁原材料,钕、镝和镨等稀土材料,全部来自中国。兰德公司表示,在37种与国防应用相关的矿产中,有18种集中在中国。
“中国制造2025”不仅加剧了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与各国军事安全的动荡性,还导致了全球贸易竞争的不公平,中共利用低价竞争击垮了出口对象国的工业基础及其供应链,剥夺了他国工人的劳动权,严重违反他国知识产权法律,违反WTO贸易规则。
不仅如此,中共为了保持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不断采取各种方法规避关税及贸易壁垒,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共对美国的出口在下降,但中共对全球南方的出口与美国从全球南方的进口同步增长,这说明中共将中国制造产品换了个全球南方商标而继续出口美国。
三、美国应对与“中国制造2025”前景
美国川普2.0时代倡导的“美国优先”策略,正是全方位应对与遏制“中国制造2025”的有效战略手段。川普关税大杀器,是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阻断中共廉价商品倾销的绝好手段。川普将对全球各国征收对等关税,这就会有力堵住中共利用第三国绕道倾销美国的漏洞。同时,大量资金正在投向美国,软银孙正义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AI产业建设,台积电在美投资1000亿美元,日前,英伟达黄仁勋也计划在美国本土投资5000亿美元。
在关键矿产上,川普欲拿下格陵兰岛,日前刚刚和同乌克兰签署了矿产协议,让美国在关键矿产逐渐不受制于中共。此前的2月21日,川普政府发布了政策备忘录《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对美国投向中国和中国投向美国的投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标志着美国投资审查机制的进一步加强,突出对关键技术和数据隐私保护,加强对中国投资的审查。日前,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摩尔正计划推出一项新法案,旨在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学生签证,封闭中共留学生有可能会充当北京间谍的管道。同时,川普当局的国土安全部、FBI、边境管理局对中共布置在美国的间谍和非法移民中的谍报人员保持高压态势。
料想川普在解决了俄乌战争后必将腾出更多资源着重部署如何全面遏制中共的全球威胁。“中国制造2025”是中共极权政治制度的产物,然而国家主导与市场调节是中共专制无法调和的矛盾,“中国制造2025”是靠政府调集优质资源支撑起的产业群,不仅消耗国家税收,而且低价策略制造了严重的国内产业内卷,芯片行业就是典型例子,2024年芯片行业有1.46万家倒闭,中共大力扶持的新能源车行业同样面临残酷的洗牌与内卷,过剩的产能必将反噬本已是脆弱不堪的中国经济。
中共经济目前是一个两极混合的矛盾体,一极是野心勃勃地砸钱推动新能源、高铁、造船、核能、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产值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极是房地产衰败,金融风险剧增,地方债负担沉重,人民币不断贬值,失业率高企、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几近熄火。这种两极混合怪胎也正是中共举国体制与极权称霸野心的产物,是一枚钱币的两面,都是真实存在的,国际社会应理智看待。从专制体制的自身弊病来看,国家主导并深度介入的“中国制造2025”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原因诸多。国家兜底的竞争力靠得是砸钱而不是科学的创新机制与符合市场规律的投资布局,资源的浪费远大于创新产出,注定不可长久。这种根本上是投资拉动的经济运行模式,导向与结果都是国进民退,当经济萧条时,便是国退民更退。中共目前处于经济严重通缩状态,中共拼老命砸钱拉动高科技,目的不是为了救经济,而是为保政权,在国际上与美争霸,挑动民族主义情绪,转嫁国内矛盾。国际社会一旦有着清醒的认知,堵住中共倾销的管道,“中国制造2025”就不可能靠内需生存下去。
美国正在行动起来,重塑产业,重振雄风,战胜中共挑战,从而让民主与自由的精神薪火相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红)